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4-05-04

司灵童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注重知识传授的角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主动参与,采用“以生为主”教学法;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教学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摒弃过去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体现以“以生为主”这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教师角色转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脱旧的教学思想的束缚,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来。要认识到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为此,教师要做到: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观的核心是“仓库理论”,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教师站在讲台上严肃认真地讲解,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专心听讲。其结果是,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影响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现代人才的培养。而现代教学观念完全摒弃了这些落后的思想和方式,试图用崭新的教学观来改变这种现象,要求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精深的学问、高尚的人格、友好的态度以及合理言行,都将成为学生观察、注意、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语文学科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其目标应全面体现语文的培养目标,体现语文的教育功能,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学生功课成绩的好坏,不僅取决于教师知识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还与学生是否喜欢这门功课的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若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就能容易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也就能够顺利完成,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亦然。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准确定位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共同和谐发展的良好新型师生关系。(1)真挚:学生中心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体验到教师的真挚,那就是说教师在这关系中是一个真实的人,不会虚伪地遮掩自己,亦不会只是在扮演角色。相反地,他以真正的自己和学生相处,是表里一致的,在教育过程中愿意和学生作个人分享,甚至一旦对学生产生某种独特的感受时也能坦诚地告诉学生。(2)尊重:这其中主要包括了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珍视,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停地传达给对方一种温暖关心;其二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无占有欲的重视。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相信和尊重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人,具有一定的潜质,相信他有能力从本身发掘出有关的资源促进自己的成长。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博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如果我们都能够尊重学生的热情,同时用恰当的语言给予正确的引导,是能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反之,如果由于不尊重学生的感情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那是很难补救的,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3)同感: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永不失掉“有如”这个素质,这就是同感。要达到正确的同感,教师首先要放弃自己主观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和感受事物,从学生的角度看世界。看学生有如他看自己一样,通过这种做法,教师一方面可以放下其他的成见,另一方面又可以将这种对同感的了解传达给学生。(4)关爱:教师应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学习、为人、做事等方面的情况,做到”明察秋毫”。要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鼓励,生活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怀,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当教师的爱流入学生的心田时,他们就会把师爱化作对老师、集体、知识或活动的热爱。

二.改进教法,追求“以生为主”的课堂活动

1.自学为主。自主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指导与激励为前提,以“自主尝试—自主领悟—自主反思—自主应用”为基本程序,实现自主学习的发展目标。整个学习过程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教师引导质疑,激发学生兴趣;学生自读,整体感知。(2)自主学习,谈感悟。(3)主动探究,解疑惑。(4)综合实践,练“能力”。例如让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学写解说词练“习作”;学做导游练“交际”,学会搜集、运用、交际。

2.先学后导。先学后导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做法,主要是让学生先自学教材,最好是老师提供一些自学要求,比如思考题、或导学案、或结合教材内容的实践题,帮助学生自学,同时将困惑注明。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自读自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自学能力得到培养。老师也会通过对自学情况的了解,调整教学设计,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容易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多法结合。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不仅要讲究如何“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还要研究“教”与“学”的相应关系和作用,研究怎样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调控,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思路、途径和思维方式,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学习动机,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率。如通过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增强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把小游戏纳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玩中学、乐中学;多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不要以长者自居,尊重学生的看法,容纳不同的见解等。所以教师要自觉改进教法、学法,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的内容与目标,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只有让学生参与教学,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科学评价,助推“以生为主”的教学策略

评价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和健康成长,所以评价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要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求老师放下架子和师道尊严,杜绝成见,客观公正,注重艺术语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将过去单一的、显性的、静止的评价转变为多元的、隐性的、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切实以“人性化”为原则,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一定不能模式化,不能贴标签,不能首先分三六九等,不能先入为主。应根据所得到的多种信息全面分析,激励其个性发展。同样老师评价学生不能无限制的褒扬学生,不能有意掩饰学生的过错,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评价学生要注意把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态度,看其获得的知识程度和能力发展是否与态度的投入相符合。总之,教学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要以社会的需要为中心。只有围绕中心,才是我们评价学生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学生的头脑是一个待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把这火种点燃。“以生为主”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我们教育者,务必端正教育教学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把“以人为本”切实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文庙街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