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杨君莉
幼儿园文学活动对发展幼儿审美情感有巨大的推动力,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本质上而言,文学作品是以语言表达情感的载体,能让读者对各种事物、人生以及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得到更多的内心体會,特别是有些文学作品的读者如果能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就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目前,幼儿园文学活动中的文学作品形象极为生动鲜明,就是为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其不仅能引导幼儿对情感模式进行识别,还能够利用词语将其中的情感与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进而有利于提升和发展幼儿的社会化能力,由此可知,幼儿园文学活动与幼儿审美情感的发展存在着无法切割的联系。
一.幼儿园文学活动发展幼儿审美情感的价值和作用
(一)培养幼儿自身文学审美情感发展特性
从现实意义而言,幼儿自身文学审美情感的发展年龄特性比较强,大约三岁的幼儿已经逐渐学会感触一些复杂的社会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自身也会越来越对成功、失败、羞耻等情感有所体验,特别是表达心理情感和情绪的体验,如同情、成功、嫉妒等都能直观体现幼儿内心情感发展。针对此,幼儿园文学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理解以上感受表达的情绪,培养学生对文学审美的认知和自身审美情感。
(二)明确幼儿情感定向并让其对审美情感正确感知
幼儿园文学活动能够明确幼儿情感定向,让幼儿对审美情感有正确的感知,从而充分发展幼儿审美情感。因为学前幼儿年龄具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文学活动中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很容易吸引学生,如拟人、夸张、象征等,究其原因在于此阶段的幼儿多坚持以自我为中心,在有意无意之下弥散情感,而幼儿园文学活动刚好能够提供良好的平台,让缺乏一定词汇以及无充足教学经验的幼儿体验相应的情感,让幼儿既能够认识事物,又能够对自身的情绪定向进行理解,最终拥有正确的审美情感。如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阶段就能够清晰真实地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解决遇到的各种事情,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审美情感的丰富性。
(三)文学活动形式的游戏化提升幼儿的审美感知
幼儿园经常开展游戏化的文学活动形式,既能够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约束和不安忘记,又能够让其从自身的情感和愿望出发,运用不同的材料,借助各种事物对人物情节进行创造,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充分宣泄和延伸,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例如,文学活动中的手指歌、颠倒歌等,不仅能够让幼儿成为文学活动的主体,激发起潜在的文学情感,还能锻炼幼儿的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发展其审美情感,为未来的学习带下扎实的基础。
二.幼儿园文学活动与幼儿审美情感的发展策略
(一)明确幼儿园文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审美情感的目标
幼儿园须坚持幼儿的中心地位,明确培养幼儿审美情感的目标,才能够将幼儿园文学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发挥出来,从而有效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情感目标有一定明确度,根据审美情感内涵和相关课程,界定情感目标,以基本需求为基础将在文学活动中选择的作品形式的特征凸显出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例如,文学作品要具有节奏运动的形式特征,内容也要体现多种表现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可采用各种形式创造性地表现文学作品,如表演、绘画、朗读等,进而让幼儿迅速有效地认知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二)选择专业合理的幼儿文学作品
首先,诗歌和儿歌是文学作品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比较鲜明,非常适合朗读。其次,文学作品中也十分重视各种不同的情感基调,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普罗米修斯》等古代神话,是文学作品崇高壮丽的体现;《生日蛋糕》、《绿色和灰色》、《桃花瓣儿》等寓言和诗歌,是文学作品温馨、幽默、欢快、忧伤等的体现。另外,幼儿园文学作品也十分重视选择人物情感,建立在幼儿情感的分化水平基础上,从始终如一的欢快转变为对比情感,再形成高兴-埋怨、内疚-高兴的情感线。最后,就是文学作品的解构模式。幼儿园相关教师需从幼儿的情趣出发,选择三段以上的具有严格重复变化的作品,如《三只蝴蝶》以及具有回旋结构的作品,如《萝卜回来了》,不仅能让幼儿在欣赏作品过程总加强其情感体验,还能够让幼儿感性抽象地对作品的基本结构模式进行概括。如此专业合理地选择文学作品,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审美情感。
(三)营造幼儿情感表达的氛围
因为艺术形象的鲜明独特性和情感的丰富性,所以在欣赏文学的过程中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情感冲动,而欣赏者只能在积累生活形象和理解语言作品的过程中存在艺术的形象。以往文学活动中教师总是根据视觉教具以及自身的分析引导幼儿对作品的内容和词语进行理解,但如此会促使文学作品的形象被分割,其情感力度也还会被削弱。因此,教师要营造幼儿情感表达的氛围。首先,教师自己带有饱满情感地将作品转述给幼儿,让幼儿的情绪受到一定感染。再者可借助音乐乐曲,结合相应的视觉教具触动幼儿的感觉,将幼儿的情绪和情感释放出来。例如,在开展《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文学活动时,此作品主要是讲述在强烈的秋风中树叶娃娃从树妈妈的身边离开,此时树妈妈倍感孤独和凄凉,当春天来临时,树妈妈又重新和树叶娃娃在一起,感觉到十分快乐和幸福。教师可借此情感,营造相应的氛围,利用相关的乐曲进行伴奏,然后将此故事朗读给幼儿听。在朗读到“树叶娃娃都飘走后…”教师可语气停顿,跟着音乐唱起悲伤的歌。接着,当音乐播放快乐的歌曲时,教师可朗读春天来临的片段,读到“树叶重新长出后……”又可以停顿下来,给幼儿唱欢快的歌,如此让幼儿既能够体会到伤心又能体会到欢快。教师借助音乐开展文学活动,给幼儿营造情感表达氛围,以此激发幼儿音乐情感的直觉性,让幼儿更加强烈和深刻地识别和体验文学情感。
(四)引导幼儿理解审美心理、审美感知以及审美情感
幼儿园教师不仅要重视文学活动的开展形式,还要在文学活动形式中体现文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为充分发挥文学活动游戏的创造性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从均衡发展幼儿的心理审美出发,着重强调文学活动中的情感元素。在审美活动部分环节过程中,教师要快速抓住现场的信息,辅助引导幼儿欣赏体验文学知识,让幼儿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下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情感。从本质上而言,审美意象的产生和审美行为的创造,其中的特性具有同等性,所以在幼儿理解审美情感、培养审美情感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以文学活动为主要依据,接纳文学知识当中存在的情感,并将其表现于文学活动,从而让幼儿能够在成长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实践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幼儿园文学活动对发展幼儿审美情感的作用价值以及策略,从中发现,要想提升幼儿的审美情感,教师在幼儿园文学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此活动对发展幼儿审美情感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即开展此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自身文学审美情感发展特性、明确幼儿情感定向并让其对审美情感正确感知和提升幼儿的审美感知。因此,教师要明确幼儿园文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审美情感的目标、选择专业合理的幼儿文学作品、营造幼儿情感表达的氛围、引导幼儿理解审美心理、审美感知以及审美情感,才能有效提升和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进而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二幼儿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