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4

陈利霞

内容摘要:目前,我们一部分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是在背实验、背目的、背现象、背结论、背重点等等,还有一部分小学科学教学是学生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但课堂无任何效果,最终却走到“背中学”的现象当中。本文就对目前科学探究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做一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 探究活动 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学就是要在“做中学”。但目前,我们一部分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是在“背中学”,背实验、背目的、背现象、背结论、背重点等等,还有一部分小学科学教学是学生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但课堂无任何效果,最终却走到“背中学”的现象当中。面对这种现象,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分析总结当前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研究解决办法,构建有效的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策略。本文就对目前科学探究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做一粗略的探讨。

一.小学科学探究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1.探究内容不实际,探究活动走过场。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不够,对探究实验内容不能切合实际的整合,致使大多数探究的实验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不符。学生在做探究活动实验时,因缺乏探究能力而无从下手或随意摆弄,探究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走过场,毫无意义。

2.探究习惯未养成,探究活动无秩序。虽然良好的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但是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由于少,没有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才进实验室或刚到导入环节就开始偷偷摆弄材料,心思已到到眼前的活动材料上面,而到了真正的活动环节,他们却只顾着抢玩材料,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甚至于打翻了水、打破了烧杯都无所顾忌,课堂上闹哄哄,老师扯着嗓子叫学生却充耳不闻,更不要说学生会认真倾听老师的暗示、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及时记录得出的结论、不断交流自己的看法等,一节课就这样“热热闹闹”的结束,毫无效果可言,最终走上了“背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老路。

3.探究分组不合作,探究活动无激情。学生探究活动往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但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性格上的不同和探究能力上的高低等原因,真正参与科学探究的学生只占少数。在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承担全部探究任务,成了小组探究活动的主角,其它学生成了观众。有调查发现,有五分之二的学生基本上不参与小组活动,只作旁观者,看别的学生探究。这种分组不合作的现象在我们科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屡见不鲜,且成为一种常态。

4.探究过程懒动脑,探究活动不够深。虽然“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位科学老师的心,教师都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活动过程,但是学生科学探究作表面功夫,多动手,少用脑的现象却普遍存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问题刚提出,学生就摩拳擦掌,准备操作,缺乏了有根据的猜想,缺乏对研究方案的思考与制定,也缺乏组员之间思维的碰撞。这样虽然能保证较长的探究时间,然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动了手,到底在探究什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却说不上来。

二.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造成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中的低效益的原因,我认为是多方因素的综合结果。

1.社会因素造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效率低

至目前,大多数家长仍然认为小学语数外是三门主课,而其余都是副课,只要主课学好就行,副课可有可无,虽然教育部门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家长和社会的认识仍不能彻底解决。所以学生将学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数外三个学科的学习上,老师和学生都不得不应对这些学科的考试压力,致使科学学科仅做为可有可无的学习内容,不能从时间和精力上得到保证。

2.信息來源造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效率低

科学探究活动是为初中的物理、化学等学科打基础,其实验探究来自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切可引起学生兴趣的现象都能整合到科学实验当中。但是,小学阶段,《科学》教科书几乎成为学生科学探究学习唯一的信息源,它们比较空泛,尽管做了很多的改进,但仍未能切合学生生活的环境,没有针对学生本土特点,缺乏情感,单调枯燥。

3.课堂教学造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效率低

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沟通,鲜于理解与帮助,不会合作。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策略,表现为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这些都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表面性质的,学习中所体现的或能训练的思维过程大多是低质的,最终获得的知识往往又具有很强的纯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因不能有效迁移而无法灵活应用。

三.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尽管多方因素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科学教师身上,教师在科学探究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成为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有效性的最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努力形成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1.整合适当的教材资源,确立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实验内容

有的实验内容过于浅显,有的实验内容没有探究的价值,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的去做,没有顾忌到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这样的探究只能让学生失去兴趣,成为白耗时间无意义的探究。所以,做为科学科任教师,要钻研、重组教学材料,精心选择或设计适合探究学习的实验内容,才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重点内容主要包有:一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实验内容;二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探究内容;三是拓展性的实验探究内容。

2.建立合理的实验小组,实现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实验目的

确立了有价值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认真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建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预设等。如何分组,如何分工,如何讨论、如何收集材料,如何表达与如何交流等就成为重点。为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就需要将班级的学生按照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及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实验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但角色应该经常轮换,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3.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保证和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就要变成探究活动的促进者。所以,在确定小组合作探究内容→组建合理的实验小组之后,就要注重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于实验探究的目的、方式、过程、结果等,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符合学科实际且具有个性富有特色的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模式,真正的将自己变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逐步去做:产生兴趣--科学实验--认真观察--详细记录--不断探讨--得出结论--交流经验--实现目的。在此过程中,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2019]PLG668)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实验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