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比较文学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

时间:2024-05-04

秦烨

内容摘要: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在跨文化语境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诸多困境、矛盾与挑战。在日常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从业者如何以文学研究的手法,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系统、不同学科之间创造一种崭新的关系,值得深思的问题。此外,如何运用理论?如何处理东西方方法论的不同?如何解决理论与文本之间经常存在的紧张关系?也是学术界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当探讨并解决的重点。

关键词:比较文学 问题意识 文化自觉

比较文学的研究,是以超越语言、媒介和时空造成的壁垒,对广义上的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并在不同的传统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所以可以说,比较文学从学科的建立开始,就直接面对了文化交流中最根本性的困难。根据刘耘华教授的观点,民族、语言、文化三者的相互缠结形成了世界上最坚固而难以逾越的精神壁垒,它既是“民族自我认同的最佳黏合剂”,又是“跨民族交往与融通的天然阻障”,该彼此背反的二重性一直是比较文学所面对的基本矛盾关系,即“内与外的张力”(刘耘华,2018)。

比较文学之所以要挑战这中根本性的困难局面,是为了以文学研究的手法,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系统、不同学科之间创造一种崭新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可以是事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观念性的模拟。

要实现以上两点,比较文学的学生需要面对两方面的挑战:首先,是对浩如烟海、没有边界的文学传统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第二,是能够提出有新意、有学术意义而又可行的切入点,对材料进行贯通和整合。有鉴于此,本文提出,培养比较文学的新一代学者,首要是要培养他们懂得如何提出有效的研究问题。

提出有效的研究问题,是一切学术研究的基本素养,但同时也是最高要求。历来的学者,有大量知识积累者,也有记忆力超群者,更有智力过人者,但真正能推动思想进步、研究范式突破者,皆是擅提问题之人。

何谓擅提问题?其要点如下。第一步,需要对研究材料有充分的掌握,而这也是比较文学本身的内在要求。但掌握材料,并不是单纯的求多、求全。这一点正是比较文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如何让学生有效地领悟数量巨大的文学传统,以及同样大量的研究著作?其方法,并不在于有系统地阅读,而在于回归研究发生的历史现场。学术研究的系统,是人为构建的,它虽有其内在理路,但并不反映其实际生成的过程。某个系统的建立,某个范式的突破,往往源于一些具体的、有待解决的难题,或者学者个人所遭遇困境(包括思想上的,也包括个人经历方面的,而且二者往往相互纠缠)。在对这些困境、难题和障碍的解除中,一条路径逐渐显现,而学者本人所掌握的材料,也逐步被串联起来,由此才建立日后巍峨的系统。

学生们学习这些系统,第一步正是要回归这些困难生发的具体语境,了解前辈学者所经历的困惑、造成这些困惑的原因和历史、个人背景。这样一来,文学史和文学理论,都不再是冷冰冰的体系,而是鲜活的思想史。学生也更易于通过同理心,摸索先贤思想的历程,从而更深切的体会学术传统形成的因由,并对其作有效掌握。

在初步掌握学术话语形成的因由之后,第二步是进行具体的写作训练。这方面一个有效的办法,是从对非事实性的、观点性质的注释运用的练习开始。一篇文章中,什么材料需要注释?被注释的内容可分为什么层次?简单来说,约定俗成的内容可不作注,源于某个学派的、已成共识的观点,可注可不注,但需要在论述中点到。没有成为共识的某派、某人观点,需要注释。这些不同层面的观点,可以通过具体的注释作出相对明了的区分、比对。在此基础上,写作者可以做自己的价值判断,也可以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写作者的论述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进退有据,既不泥古,也不无中生有。(朱青生,2013)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一步,是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这必须是建立在第一、第二步充分的训练基础上。每个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比如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作出选择。但这种选择,是一种具有充分自我认识、充分学术积累的选择。这样一来,可有效避免无意义的选题、伪命题、不具备科学性、可行性选题等常见的问题,也可以避免选题过大或者过小。诚如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接受访谈时所言,“我们的任务就是告诉学生为什么文学是接触世界文化、探索其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最好方式,是提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有效基础。无论学生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接受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训练都是必要的。”(大卫·达姆罗什,2010)这正体现了比较文学领域中提出有效问题的其中一个动机和切入点。

除了文学分析的基本方法、研究手段和文学理论的基本原则等核心内容之外,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发展史和研究方法的讲授也是日常教学中不能忽视的环节。在这一点上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理论?如何处理东西方方法论的不同?如何解决理论与文本之间经常存在的紧张关系?

回答这些疑惑,需要重新回到本文的核心,也即问题意識上来。比较文学的教学,尤其需要注意不要以某个理论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灌输,无论这个理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因为理论即方法,而方法永远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换言之,理论、方法都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经验。它们可以丰富我们的“工具箱”,却不能成为学术研究的不变原则乃至“信仰”。以理论为先,再去界定问题、处理材料,无异于本末倒置、削足适履。这也是盛行各种文学理论的比较文学,尤其需要注意避免的。做到这几点,有助于扩大研究视野、发现新的研究对象、更新文学观念与方法。

上述几点,是人文学科研究的通理,如包弼德(Peter K. Bol)2017年初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中的数字人文”讲座中开宗明义的指出,“人文学科不是自然科学、不是社会科学,从学科角度来讲,它被其所研究的对象——即文化现象所限定。同时,人文也是一种学习与思考的方式:它既意味着学习文化现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些文化现象去进行思考,不断反思我们自身的生活与价值。因此,人文是种文化生产与反思的传统,它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带有断裂性特征。”(杨光、张弛,2017)另一方面,由于“文学创作涉及心理和记忆的问题,文学流通蕴含着社会和政治意义”,今日之文学乃是跨学科研究的主体,一方面“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带我们进入区域研究、人类学、历史和宗教的领域”,另一方面“文学作品反过来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观念的检验场,因为文学深刻地折射出社会的张力和问题”(大卫·达姆罗什,2010)。

此外,这些问题也与现今世界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乐黛云和蔡熙所言“文化全球化要求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更多地相互理解、沟通和对话”,如何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改善人文环境与文化生态早已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意义日益凸显。通过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从多种文化的文学文本来研究某种共同的文学现象,同时又反过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达至多种文化的比照与对话、彰显国别文学的特点与价值。另一方面,“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只有具备文化自觉,才有可能建设多元共处、共生的全球社会。“而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乃是加强文化自我更新的能力。这样才能取得适应新时代环境自主性。”(乐黛云、蔡熙,2013)

王国维“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红楼梦评论》(1904)、《屈子文学之精神》(1906)首创双向阐释、互为语境的比较文学实践;1907年鲁迅进一步提出“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爱生自觉”的比较原则,《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等,都是近代中国学者提出有效研究问题的经典范例。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前辈的范例,可作方法论意义上的参考和借鉴,但不能一概复制。如前文所言,每一个学者,都是思想史上的独特存在,其自身学术背景,以及所面对的个人境况、时代大环境,都是不同的。这一点,放在当今学者身上,同样适用。所以在比较文学教学中,必须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从而作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对时代和自身进行新的反思、提问,以推动学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耘华.比较文学学者是世界的仁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5/2(4).

[2]朱青生.十九札——一位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83-90.

[3][美]大卫·达姆罗什.新方向:比较文学与与世界文学读本[M].陈永国、尹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97-298.

[4]杨光、张弛.包弼德北大演讲:高等教育中的数字人文[EB/OL].(2017-01-17).http://www.ihss.pku.edu.cn/about/index.aspx?nodeid=72&page=ContentPage&contentid=722.

[5]乐黛云、蔡熙.“和而不同”与文化自觉:面向21世纪的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访谈录[J]. 中国文学研究,2013/02:106-107,109-110.

本文系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跨文化语境下的MCLC期刊研究”(18YJC75103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國当代文学研究的第三空间”(16ZWC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秦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20世纪英美文学、当代西方文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