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马素倩 杨可
内容摘要:苗族舞蹈在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构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和民族特征。贵州晴隆县苗族“格尼角抓旮”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但该地区格尼角抓旮舞的传承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存在生存空间逐渐缩减,传承出现断层,有人们保护意识逐渐淡化及传承与保护的局限性等。因此,对该舞蹈的传承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具有必要性。影像记录的出现,使格尼角抓旮可以用视频和图片结合的方式保存下来,并可以通过网络传媒广泛传播。利用影像记录的传播方式来吸引观众、感染观众、让更多的人关注、保护和传播此文化,引导苗族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了解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格尼角抓旮 影像记录 保护与传承
“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相互交往的文化群体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等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是人们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的独特的适应方式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人们在这个环境中的所有活动都必须能够承受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能够主动地保持和复原这个环境的相对平衡和动态稳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优势,由此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1]。这揭示了文化存在的生态意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较为新颖的学术思路。晴隆县苗族格尼角抓旮舞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社会变迁、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它的产生代表着本地的习俗,是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一个民族古老的价值观,也包含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本源,经过对格尼角抓旮生存现状的调查得知它的发展存在了许多问题,因此采取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本文以晴隆县中营镇新红村四印苗的原生态舞格尼角抓旮为例,在探讨文化生态视野下格尼角抓旮传承困境的同时,分析影像记录在格尼角抓旮中的运用以及对它的保护与传承所起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生态视野下格尼角抓旮的传承困境
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中指出:“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来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的规律的一种学说。[2]”至今,学界从文化生态的视野下运用影像记录来保护和传承格尼角抓旮文化的成果更少。格尼角抓旮是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经济文化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格尼角抓旮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受当下环境的變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变迁,因此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难题。
(一)格尼角抓旮生存空间逐渐缩减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苗族村寨,无论是在生产活动中,还是在各种风俗活动中,都可以看见苗族优美的舞姿,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一些原生态民族舞蹈逐渐消失。从目前苗族格尼角抓旮的生存状况来看,其生存空间主要集中晴隆县新红村及六枝特区部分村寨。在新红村除了每年正月初三举行的花场会跳格尼角抓旮以外,其他时候跳格尼角抓旮的人很少,舞蹈生存的空间正在慢慢缩小。
(二)保护意识逐渐淡化
晴隆县中营镇新红村作为传统苗族村寨,苗族群众接受教育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本民族原生态舞格尼角抓旮文化价值的认识严重缺乏,保护意识不强,迫使一些原有舞蹈动作遗失。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苗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快速融入到进城务工的洪流中,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对本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渐行渐远。近年来,苗族格尼角抓旮的保护问题也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但大多是短期的行为,做一些比较浅显的工作,对苗族格尼角抓旮的保护与传承缺乏主动性与长期性,舞蹈保护工作宣传不到位、参与的人较少、资金不足及措施不完善等。所以,舞蹈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三)传承出现“断层”
格尼角抓旮的传承出现“断层”状态,一方面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方式满足不了当地民众追求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生活,大部分年轻人进城务工,村寨就剩下老人和儿童,格尼角抓旮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举步维艰,年轻人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没有精力投入到格尼角抓旮的传承工作中;另一方面是受现代文化的冲击,手机成为现代人主要的通讯手段,现代文化的影响,年轻人更喜欢现代舞,久而久之,对格尼角抓旮的认同逐年下降,直接影响格尼角抓旮的传承,导致格尼角抓旮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状态。
(四)传承与保护的局限性
民间舞蹈具有多样性。正所谓“十里不同风”体现的便是民族舞蹈多样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得不同民族间舞蹈交流频繁,相互影响,互相吸收的力度加大,不同民族舞蹈相互融合,促进了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间不同的舞种,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自身的表现力,但从整体来看,由于借鉴中受到其他舞蹈的影响,未能保持自身的特点,从而促使了文化的趋同,失去了自身的民族特色。
表现形式趋于舞台化。在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带动下,旅游市场借助民间舞蹈格尼角抓旮来宣传开发旅游业。一方面因受商业化倾向的影响,使舞蹈随意改动,失去其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盲目追求金钱利益,促使舞蹈能统一的展现出来,任意改动编造舞蹈的表演,极大破坏了舞蹈的民族特色。
传承方式单一。晴隆县中营镇新红村的苗族同胞来自于江西,格尼角抓旮文化也仅仅存在于中营镇,另外此舞蹈仅有一位传承人,传承方式是单一的口耳相传,原本的格尼角抓旮舞文化比现存的要丰富很多,但是由于传承方式的单一,久而久之便遗失了一部分,再次,格尼角抓旮属于原生态舞,没有音乐形式,在传承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纰漏,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因此,对苗族舞蹈格尼角抓旮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来保护和传承。
二.文化生态视野下格尼角抓旮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一)保护舞蹈的传承环境
保护舞蹈的自然生态环境。苗族聚居的喀斯特岩溶山区之间,境内峰峦起伏、江河纵横。在这种特别的自然环境中,苗族群众发挥了本身的想象力,创作了形式多样的苗族舞蹈,这些民族舞蹈的产生可以说和他们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
保护好苗族舞蹈的文化生态环境。苗族格尼角抓旮能在中营镇新红村生存至今,不只与自身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关,还与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关。苗族格尼角抓旮的文化生态包括舞蹈、唢呐、吹芦笙、敬酒、唱歌等新型文化生态圈。所以要保护和传承好格尼角抓旮,首先应当保护好它们的文化生态圈,构建好其舞蹈生存空间,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
着重保护苗族格尼角抓旮舞的生存空间。新红村作为四印苗聚居地,是格尼角抓旮最好的生存环境。地方政府应当重视及建立格尼角抓旮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开展民俗活动、婚礼习俗,旅游节庆等让更多人了解格尼角抓旮,使格尼角抓旮得到永久的传承和发展。
(二)舞蹈的传承措施
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最大群体,是舞蹈传播的主要对象,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活动、节日等方式了解民族舞蹈。每一年大年初三,晴隆县中营镇新红村都会隆重举行民族节庆活动,在活动中格尼角抓旮舞必不可少的一项,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接受了格尼角抓旮舞的感染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播。格尼角抓旮是苗族群众在长时间的生产和生活中沉淀下来的,它的存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折射出原始苗族先民古朴的生活气息。它以舞蹈的形式存在,传承都是用模仿的形式来实现的,而这样的传承方式往往会造成传承上的缺失,使得其不能完整继承。针对此类现象,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此种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保护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使用数字化的保护、利用法律条文进行保护、采取传承人的主体保护以及使用影像记录保护等方式,然而使用影像记录形式的保护在格尼角抓旮舞文化的传承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运用影像记录的传播手段对格尼角抓旮文化进行保护,即使在当今异地扶贫搬迁新态势下也能使格尼角抓旮的传承更为完整、更为鲜活、更为真实客观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影像记录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渠道,它成为了文化保护和记录传承的工具,不仅在于影像记录具有记录与保存功能,还在于它传播的功能,使得其在格尼角抓旮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对格尼角抓旮的保护和传承上,它是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记录方式。
三.影像记录在格尼角抓旮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新媒体艺术是将网络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艺术形态,它使用现代化的媒介方式如手机、计算机等,通过艺术行为方式的不断创新,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与审美思维的艺术表现。[3]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经历由映像艺术发展成为视像艺术,再次发展为视频艺术,进而发展为录像艺术,最后发展成为如今的新媒体艺术这样的一个过程。新媒体艺术它将了影像、图像,声音以及文字等各方面融为一体。近年来,影像记录手段被广泛使用,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保护传承手段,也成为了格尼角抓旮保护及传承的有效载体。在民族舞蹈的传承中就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载体。例如:“在彝族的《铃铛》经典舞蹈文化传承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民族风俗习惯与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同时,适应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可在舞蹈内容上继承传统的朴实风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在舞蹈动作上融入部分现代舞,且将原生态表演转移到舞台上,继而借助舞台的灯光、音效、背景、色彩等的运用,更好地凸显《铃铛》中所要傳达的彝族风俗文化,达到最佳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状态[4]。”在格尼角抓旮舞蹈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为了提升传承效果,还应将现代器材融入到舞蹈的表演中,以此来吸引群众对此文化保护与传承高度重视。
格尼角抓旮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完整保护与传承相对较难。而影响记录作为一种新型的保护手段,它具有及时性、永久性、完整性的保存特点,可以将格尼角抓旮更为完整的保护与传承,使用影像记录可以克服传统保护方法的缺点,影像记录可以使格尼角抓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延伸,让其所在的生态环境在影像中立体,相对比较完整的记录下来。新科技日新月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族舞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过去言传身教的方式基本上已近被新兴的技术手段所取代,成为新的保护传承方式,虽然在传承和保护方面还有很大的运用空间,但这种新兴的保护手段的前景是可喜的。此外,影像记录在保护和传承中的运用,还在于影像记录本身具有较大的功能作用。
(一)重现功能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影像记录的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直观,而且人们也喜欢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影像记录的传播能使其更有力的变现出“格尼角抓旮”发展过程中更为真实,使其在传承过程中能保持原有的风貌,就时代背景和影像的技术手段而言,我们运用影像记录手段来保护传承方式,用照片或视频的方式对此类文化的记录保存,而这对于异地扶贫搬迁进程中格尼角抓旮的传承保护而言是极具意义文化传承方式,影像纪录对此类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得此类文化的传承传播突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
(二)永久完整保存和传承功能
格尼角抓旮作为民间舞蹈,它的传承仅仅依靠传承人的言传身教,难免在传承过程会遗漏,甚至中断,这样一来使得我们的文化肯定会消失殆尽,针对此种情况,用影像记录的手段将其保存记录下来,即使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出现断层,我们还能使用影像记录保存的资料来对其进行传承。在格尼角抓旮文化传承中利用影像记录,不仅能使其传承与发展,也让此文化传播突破了地域对此文化的传播限制,即使在文化变迁中,也能永久完整的保存并传承。
(三)记录传播功能
影像记录往往都是借助手机、电视等媒介来进行传播,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使其在传统与现代间搭建桥梁,将少数民族原生态舞文化融入到现代化的语境中,在人们追求现代化文化的同时,也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将新的媒介运用到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能提高此类民族文化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各种媒介在展现格尼角抓旮图片及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增进人们对此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能潜移默化地激发人们对此类文化的热爱,进而产生对此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情感,这种方式总比强制要求人们传承的方法更有效。同时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能使人民群众自觉加入到保护和传承的行动中去。长此以往,影像记录对此的影响就更为广泛、更为有力、更为有效。
(四)具有研究价值
影像记录能给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影像记录,可以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并了解到格尼角抓旮及其发展现状,同时还能增强人们对格尼角抓旮的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影像记录还可以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参与保护的意识,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更有效。
四.结语
从影像记录传播的覆盖率及传播速度来说,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它的传播是真实的。对民族舞蹈文化的展示能让观者直接、亲切的感知,这非常有利于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及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把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影像记录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向了一个热潮。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多媒体传播渠道,为“格尼角抓旮”打造了全方位的传播平台,也为“格尼角抓旮”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格尼角抓旮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不同社会力量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影像记录在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优势,还要提高本民族的参与意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格尼角抓旮”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德林.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传承[J],贵州社会科学,2013(6).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53.
[3]马凌燕.影像艺术的概念范畴与审美特征[J],艺术百家,2006(2).
[4]果崇英.文化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舞蹈传承问题研究—以羌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12(08).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异地扶贫搬迁进程中晴隆县苗族格尼角抓旮文化的影像化保护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710666034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马素倩,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生;杨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