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依法治校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时间:2024-05-04

何进祥

内容摘要: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依法治校步伐。分析和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对于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推进全面依法治校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 依法治校 形势 对策

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不能完全适应依法治校新形势的要求,急需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及措施。

一.依法治校的涵义

简单地讲,依法治校就是依据法律法规治理学校。具体内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一是要明确什么是“依”?“依”就是依据、依照的意思,它不仅指利用法律作为工具和手段治理学校,也包含了在运用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学校管理活动时不能同上位法相抵触,把法律作为治理学校的根本依据。二是要明确什么是“法”?就高职院校而言,“法”包含国家法律法规、相关部门规章、学校章程、学校及其内设机构的规章制度等,在学校治理和教育教学管理中要体现国家权力、社会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平衡与制约。三是要明確什么是“治”,“治”是治理的意思,强调依法治理学校的过程,通过权力运行和权利保障,实现学校各种利益的平衡。四是要明确什么是“校”,“校”即学校,是依法治校的对象,在学校内部,治理的核心是要处理好学校教育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平衡与冲突。需要强调的是,“法”和“治”是依法治校的核心,必须弄清楚“法”包括哪些?“治”该怎么治理?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依法治校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

二.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推进依法治校面临的形势

(一)国家层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促使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必须加快推进依法治校进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如何执政、采用什么方略治理国家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探索过程。1954年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文革”十年,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为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提升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确立了依法治国新的目标任务。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指出在稳定解决十几亿人的温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都需要法治建设能协同跟进,都需要依法治国予以保障。

国家要依法治国,高职院校就要依法治校。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应该是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治校的基本方式。通过法治,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促使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必须加快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了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2003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通知》。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在这些文件精神指导下,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同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一道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并取得初步成效。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1993年颁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民族教育开始迈向法制化轨道。2008年作出“实施依法治州战略”的重大决策,制定并实施《西双版纳依法治州战略行动方案》,极大地加快了依法治州进程,也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依法治校。但认真审视、总结和反思,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依法治校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面对日趋激烈的办学竞争和相对复杂的办学环境,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只有加快推进依法治校,才能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大力推进依法治校,是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三.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加快推进依法治校的对策

(一)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一要制定好章程。制定和依照章程办学是推进依法治校的重大举措。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各职业院校制定章程的进度相对滞后,要迎头赶上,弯道超车,抓紧制定。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规章制度。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对校内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对不符合学校章程和改革发展要求的、与上位法、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的,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内部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要坚决废止或者重新修订;重视制度创新,对于需要通过制定来规范和解决的问题,要制定新制度。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研究和制定制度时,还要考虑本地方的民族自治条例在法律法规,与地方性法律法规想统一。

(二)要改革创新,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已有的决策机制,存在不够民主科学、人治大于法治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需要注意的是,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相对于其它高校普遍存在起步晚、底子薄等问题,民主决策机制建设也相对落后。因此,必须加快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第一,要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落实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党委部署。第二,要进一步健全党代会、教代会、党委会、学术委员会、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等重要决策性会议的议事决策程序。第三,进一步完善决策执行效果评估,做到政策公开公正。保持决策与执行还有监督权之间相互制衡,从而促进学校的廉洁高校管理。第四,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决策制度,通过不断完善,提高总体决策水平向着科学化发展。

(三)要尊重师生,依法以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要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在教师的聘任和管理上,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依法管理;充分尊重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各项权利,建立健全学术活动的保障与监督机制,依法保障教师享有各项合法权益和待遇;充分发挥教代会和群众组织作用,更好地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权利和利益;依法健全校内纠纷解决机制,把法治作为化解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式,依法处理学校内部各种矛盾纠纷。二要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把法治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成为具备法治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基本权利,保证学生在使用教学资源、评奖评优、资助就业等方面受到公平公正对待;做好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使之成为代表广大学生权利、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组织。

(四)要加大宣传,营造浓厚依法治校氛围。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法制意识相对薄弱,法治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一要通过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努力把握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教育与惩戒的平衡,实现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二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法活动,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使之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三要加强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深入开展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丰富法制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四要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渗透到学生行为规则、日常教学要求当中,凝练到学校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当中,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五要发挥法治专业人才等资源优势,结合“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承担、积极做好面向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化进程。

(五)要尊重学术,保障教师学术自由和教学自主。尊重和保障教师的学术权力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学术领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是教师的学术自由和教学自主权力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违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为此,一要大力倡导思想自由、学术自由,通过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教师的科研权力、学术权力。二要不断完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体系,进一步健全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规范学术自由行使范围,坚决制止学术不端行为,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依法行使和享有学术权力。在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规则和基本要求,保障教师行使教学自主权,做到课堂讲授有纪律。

四.结语

大力推进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只有面对形势,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分析,采取有效对策,加快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