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观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有感

时间:2024-05-04

文环环

内容摘要:BBC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已经播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且不讨论节目本身,这里想谈一下由此节目引发的对教育的反思。从先进人才的培养这个本质上讲,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比英美,这不只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因为从基础教育我们就开始偏离的教育的本质。我们的孩子分数高,并不代表基础教育做的好,恰恰暴露了我们基础教育的问题。基础教育不是死记硬背拿分数,学生也不应该是乖乖听话的流水线上的产品,基础教育应该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发展思维和个性,培养“智慧的学生”。教师更不可以是學生学习的控制者和命令者,打破权威,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只有当我们消除教育中的功利主义,真正以人的发展为本做教育时,才能做好教育。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师 学生

基础教育的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而且对于基础教育的评价,我们多以分数为标准,分数高就代表基础教育扎实,分数低就表示基本教育薄弱。在观看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时候我有了一个疑问,我们的这种评价客观吗?如果客观,那么请问为什么英国的高等教育为什么不落后呢?按理说,基础就没有打好,高等教育如何会更好的发展?这部影片对我的震撼很大,也许是因为以第三者的身份观看的原因吧。我想从基础教育的教师观、学生观、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学生观

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可表述为: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创造的志向之确立,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好多学者把基础教育解释为打基础的教育。这不免让好多功利性的老师理解为为分数“打基础”。我所认为的“打基础”是为开发潜能打基础,而不是死记硬背拿分数;是为发展个性打基础,而不是“乖巧顺从”;是为终身学习打基础,而不是考上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在纪录片中,英国的数学老师,说学习就是自己探究的过程,是培养兴趣的过程,不是让他记下这个或者那个。或许你会为我们基础教育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你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很高。方展画在价值的追问一文中介绍美国教育家贾尼丝·萨博归纳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 一种称之为培养“聪明的孩子”的教育, 一种称之为培养“智慧的学生”的教育。聪明的孩子对于一个问题能够知道答案,而智慧的孩子则能够提出问题,聪明的孩子是带着兴趣去听,而智慧的孩子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聪明的孩子能理解别人的意思,而智慧的孩子能概括抽象的东西,聪明的孩子侧重于完成作业,而智慧的孩子则会自己寻找课题。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培养的是聪明的孩子。在观看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纪录片的时候,后续的采访中,有一个学生这样评论中国的教育,她说“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我不喜欢,感觉就像是在一个统一的流水线上生产一一批听话聪明的孩子,我觉得那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把教育比喻成流水生产线,这和屠宰场有什么区别!为了取得当前的“好成绩”,我们一直在揠苗助长。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磨光学生的兴趣,剪掉学生的个性,成为老师眼中听话的乖学生。

二、教师观

为何素质教育一直不能好好的实施,好多人提及这个问题就会自然的说到,这都是体制问题,是高考这个指挥棒在作祟,我不否认高考体制的影响,但是仔细想想,为什么高考体制能起作用,难道英国就没有竞争吗?对,你会告诉我英国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我也承认。这个纪录片中有太多的歇斯底里,老师焦虑无助的歇斯底里,学生无法忍受的歇斯底里。这一切,在我眼里都是悲伤的,包括最后比赛结果是中国老师获胜。如果以浇灭孩子的爱好和学习的兴趣换来机械记忆、理解后的高分,我想问那又怎么样?英国孩子每天有效学习时间5小时,参与中式教学的英国孩子每天要进行长达13个小时的学习,请问2倍多的时间比要怎么样换算?我突然想起了我们小学学习过的一篇语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内容如下: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又不是叶子。”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这是一篇小学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内容,课文暗讽了一个急功近利、割裂事物之间联系的人。那么这个故事放在教育活动中,那些只要分数的老师和只是葫芦的人有区别吗?

在纪录片中还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就是中国老师一直在强调规矩和权威。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能挑战老师的权威,上课不能随便提问问题,要坐端正,不能说话,当然也不能交流,除非老师允许。在中国挑战老师的权威是对老师的一种极其不尊重的表现。叶澜在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中说到,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为何中国学生的创造性在世界水平中居中下,就是这种从小渗透在我们教育中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使得我们觉得伟大的人做的是绝对是伟大的事,不可以怀疑老师认为正确的事,或教授的正确的知识。我们从小卑躬屈膝,惧怕权威。而没有拥有权威时的惧怕和拥有权威时的无法无天是相辅相成的。叶澜在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一文中指出: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不可能离开教育观念的,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但它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顽强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或者改革现有的基础教育,最先改革的是老师的教育观念。只有老师教育观念的革新才有基础教育真正的改变。

三、价值观

价值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纵观中外学者对价值概念的种种理解,可以将其概括为“主观价值论”、“客观价值论”、“关系价值论”三大类。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正确揭示了价值概念的不同方面、不同侧面,在价值哲学的研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随着学生个体年龄的增长自控能力一随之增长,小学是其自控能力最差的阶段。而人格的养成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趋于稳定,小学阶段是其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在我国的师资力量的分配是学历越高就教高学段,学历一般情况能代表个人的综合素养,因此我们就形成了一贯的思维和看法,即:教育小学生但凡识字的人就能教,中学则需要比较优秀的人才,教大学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专家。小学幼儿园阶段是整个链条的基础,是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低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要求也低了。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投入在不断的加大,我们为什么没有世界综合排名较前的学校,就是因为本身我们的基础教育的根基没有打好,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世俗功利的驱使,使得我们认为高学历就等于高收入、高物质享受。所以当今社会才会有如此多的怨声。比如我们熟悉的“教育万能论”、“教育致贫论”、“教育救国论”。

其实教育并没有承担如此之多的功利性作用,这些功利性的作用的表现只是教育在提升个体精神追求、升华个体的生命价值过程中的附带物而已,就如你逛商场买了东西别人给你的赠品一样。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