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孟淑华
内容摘要:《淮海集》收秦观诗四百三十余首,其《秋日三首》(其二)有句“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这是一首闲适诗,涉及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从这首诗中可以探知少游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及最初对闲适的追求和自身的人生理想。
关键词:秦观 《秋日三首(其二)》 教育理念 政治思想
中國古代就有“四书五经六艺”之说,四书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子收徒讲学时,便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可以说,这些是中国古代最为正统的“教科书”,是为正宗。相对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前者才属于正统教材。像楚辞这样的,基本相当于今天的言情、武侠小说之类的娱乐书籍。
秦观有诗《秋日三首》(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秦观勾勒了一副这样的画面: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没有风,小院里也没有落叶,几只青虫相对,正在吐丝。秦观《秋日三首》“写乡居生活,时在熙宁、元丰年间”,周义敢先生的《秦观集编年校注》没有对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予以界定,从内容看“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作于熙宁乡居时期的可能性较大。
秦观三次参加应举,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厚。这一期间秦观正准备参加科举,去实现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六《秦少游字序》:“秦子曰:‘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效至计,以行天诛,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于是字以太虚,以导吾志。”正如孙斯提在其《挣扎与超脱,冲淡与妩丽——秦观闲适诗研究》一文中所说:“这种书写,往往带有着许多羁绊,而这种‘羁绊,当是入世与出世两极理想追求的相互制约,入世则有出世的羁绊,出世则有入世的羁绊,在这种矛盾中,少游早年的人生自我设计中就有了追求闲适的思想基础。”这就是秦观自己追求科举功名却“饮罢呼儿课楚词”的是时心态。因为秦观在入世出世之间内心抉择不定,当他自己选择了入世的时候,却把内心对于逍遥、浪漫、自然的追求用“课楚辞”淋漓尽致的寄托到了儿子身上。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现代父母常常有这样的问题:作为父母,他们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想在下一代身上弥补过来。这种理想更多的是出于对子女的爱,也是出于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的那份向往。正如孙斯提在其硕士论文中所说中国古代文人“入世则有出世的羁绊,出世则有入世的羁绊” ,秦观三次科举,一定也是身心俱疲,沧桑无奈。而作为一个对科举魂牵梦绕苦苦追求的中国古代文人、疲于科举的秦观,一个“课楚辞”活脱脱将其内心的另一份被藏匿起来的追求书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正如流传网络上的那个《鸟不飞想让蛋飞》的段子,大意如下——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一种是干脆呆着不飞;第三种是生个蛋让蛋去飞。反观秦少游的“饮罢呼儿课楚词”则显而易见是诗人自己飞累了,知道飞的痛楚与艰辛——体会到了入世的奔波与无奈,想让孩子歇歇脚步。
一千年前的古人秦观的诗歌貌似暗合了我们当今一种教育理念,即快乐教育。当今人苦苦探讨“选择精英教育还是快乐教育?”的时候,苦苦追求入世的秦观选择了让孩子快乐。
秦观那个“课楚辞”的儿子秦湛,字处度,官宣教郎。绍兴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所谓致仕一般指退休、辞官之类的。少好学,善画山水。词存《卜算子》一首,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常州是江苏省地级市,通判,从它赋有监察职责的角度讲,有点像现代的纪委和检察院的合体,而纵观秦湛一生的仕途生涯,由于受元祐党人子弟的限制,秦湛仕途无望,遂游学于外,成为中官梁师成的座上客,时人非议之,此不赘言。
回观秦观的这首《秋日三首》,作于乡居期间的这首闲适诗却早已暗合了其过岭后诗的精神内涵,“少游一生,经历着求闲与得闲的历程。读书漫游,他心存羁绊;宦海得意,他渴望解脱;贬谪乡居,他灵魂超脱。”
本文透过秦少游涉及子女教育的《秋日三首》(其二)一诗,参悟到秦观在子女教育上对于闲适自然的追求,更是读到秦少游早期诗歌创作中闲适思想的萌芽。撰以此文,以期对秦观研究聊尽绵薄。
(作者单位:辽宁阜蒙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