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朗读与朗诵实训教学法浅析

时间:2024-05-04

逯杉楠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深、素质教育推行时间有限等一系列复杂原因的影响,广大高校中相当一部分教研人员在朗读与朗诵教学中还存在着对朗读与朗诵实训的目的认识不清、对朗读与朗诵的实训方法认识不充分等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大量资料和一线教研人员的反馈,以朗读与朗诵实训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对高校朗读与朗诵实训教学的目的、方法和基本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朗读 朗诵 实训 教学

一.引言

朗读与朗诵是通过一种语音创造的方式将文字转化为语音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朗读与朗诵者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技巧,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性与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将朗读与朗诵的结果转化为一种极具震撼力的口语形式。学生通过朗读与朗诵不仅可以有效的掌握大量的词汇知识与语法知识,同时对于汉语语言的听辨能力也会得到较为显著的提高,因此朗读与朗诵实训值得在高校当中进行大力的推广。此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朗读与朗诵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非常显示的意义,其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当中,各种演讲、宣传与辩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朗读与朗诵的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朗读与朗诵的实训目标分析

(一)语音目标

因为在朗读与朗诵的过程当中,必须是要使用普通话,当前阶段的普通话是以北方地区的拼音为标准的,同时也结合了北方方言的某些特征,在语法规则方面普通话是以现代白话文为基本规则。因此,在进行朗读与朗诵的过程当中,需要达到语音标准,符合普通话的基本要求,在韵律方面要与普通话一致,从而使得语言尽量的规范化。

(二)语言目标

无论是通过文字写作还是通过语言表达,在朗读与朗诵的过程当中,都需要充分挖掘相关作品当中词语的概念以及语法修辞等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同时还需要学习作品当中的结构布局以及情景描写等内容,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音表达能力。

(三)朗读与朗诵目标

在朗读与朗诵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做到表达准确、清晰,同时还需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变化,肢体语言也要做到完美与恰当。所谓的准确就是要求与规范一致,并充分把握朗读与朗诵材料的情感基调。清晰则是指在语音发音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到准确无误,发音方法与发音部位都需要趋于明确;而所谓的富有变化则是指整体的朗读与朗诵需要具有一定的起伏,而不是如流水一般平缓。肢体动作完美与恰当则是指在朗读与朗诵的过程当中,身体的动作需要自然有节奏,同时还需要配合与朗读与朗诵的内容,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其中的内涵。

(四)艺术目标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的,通过朗读与朗诵,可以深入的体会到作品当中的情感与道理,并可以对其中的精妙之处进行品味。同时朗读与朗诵的方式比阅读在文学艺术的品味方面要更有效。要使得使诵读者和听众走向文字作品的更深处,使有声语言里饱含着、浓缩着深刻的体味、独特的感受、熟练的技巧、音声的魅力,使朗读与朗诵或者听感成为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三.朗读与朗诵的实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朗读与朗诵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虽然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是我国目前教育的主流。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在教育的实际过程当中仍然注重学习内容的讲述,而对于朗读与朗诵并不是非常重视。此外,由于受到教师个人意识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将朗读与朗诵的教学进行弱化处理,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并不会为学生提供朗读与朗诵的相关教学。但是在实际当中,朗读与朗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高校教师对于朗读与朗诵不够重视必然会弱化朗读与朗诵实训教学在高校的地位,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不注重朗读与朗诵规律的探索

目前阶段虽然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会为学生提供朗读与朗诵的教学,但是实际上这种朗读与朗诵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意义。这种朗读与朗诵,仅仅是大声的读书,并没有对朗读与朗诵的规律进行必要的探索,从而导致朗读与朗诵只不过是语音学习的后续阶段,严重影响了朗读与朗诵教学的实际质量。

四.朗读与朗诵的实训方法研究

(一)加强对于朗读与朗诵教学模式与规律的探索

朗读与朗诵的最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文字的必要讲解,运用语言的方式将文字信息当中所表达出来的内涵有效的宣扬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不能完全被文字所束缚,因此,其教学的模式应该与文字教学与具体的知识教学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进行朗读与朗诵教学模式的构建当中,环境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构建出较好的环境才能促进学生对于朗读与朗诵的领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加深。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对于朗读与朗诵的规律的认识,只有把握住最基本的规律,才能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

(二)激发学生对于朗读与朗诵的激情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讲述,朗读与朗诵的重要性,通过内在的动因激发学生对于朗读与朗诵的激情。此外,教师还需要改变朗读与朗诵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朗读与朗诵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与朗诵的过程当中配上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进行朗读与朗诵,通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而增强对于朗读与朗诵的魅力感知,从而使得学生爱上朗读与朗诵。朗诵的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扎扎实实的思想基础和丰富的形象内容的。它是朗诵者抛开了虚伪、浮夸、做作之后而产生的真实感受,是思想的升华和凝练。

(三)加强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与讲解

朗读与朗诵需要将文字材料转化为语言材料,因此,文字材料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朗读与朗诵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若要掌握极具深情的朗读与朗诵方法必须要对文字材料的内涵具有较高的领悟与了解。首先教师需要度文字材料的结构以及节律进行必要的讲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将文字的结构转化为朗读的速度与节奏,从而使得学生在朗诵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把握相关整体的节奏,并将内在的情感外化在朗读与朗诵的过程当中。

五.结语

朗读与朗诵教学,既是辅助高校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也是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桥梁,更是弘扬国学、强化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有力抓手。面对当前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朗读与朗诵教学有被“边缘化”可能等一系列不利局面,全面加强朗读与朗诵教学、同步实施朗读与朗诵实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在不断提升课程地位,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与规律的基础上,对高校朗读与朗诵实训进行进一步的必要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军民. 古诗词朗诵对初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策略的影响研究[J]. 语文建设,2015,(29):6.

[2]程思睿. 普通话测试中“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的语体特征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9):125-127.

[3]林捷鹏. 既是语文课,也是美育课——浅谈诗歌朗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5):246+244.

[4]郭玉斌. 朗诵中的情感从哪里来[J]. 语文建设,2010,(12):72-73+76.

[5]鲁景超. 让朗读丰富我们的人生——“第十二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观后[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9):132-134.

[6]陆澄照. “朗讀”、“朗诵”界说质疑——兼及语文“朗读教学”之得失[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1):119-124.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