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析新时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时间:2024-05-04

李慧颖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会产生相应的变革。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因此,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着个体的发展,还对国家命运有重要影响。此外,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信息更加敏感,其价值观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冲击。由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因此,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干扰,导致自己面对实际问题无法做出理性判断。所以,把握新时期的社会特征,积极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新时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价值取向功利化

当代大学生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备受家人的呵护宠爱,因此,更加关注自我感受和价值,过于看重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缺乏远大的目标与理想,价值取向过于功利化。部分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或入党的动机都不再单纯,调查显示,将近70%的大学生认为担任学生干部的目的是为自己将来就业增值。关于专业课选择的调查则显示,只有30%的大学生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将近一半的大学生都认为专业选择应根据就业趋势需求。这种功利化倾向甚至存在于大学生的恋爱和婚姻选择中,将近70%的女大学生认为物质是恋爱和婚姻的前提,这是择偶的基础。而在个人价值实现中,许多大学生将“挣钱多少”作为重要的价值衡量目标。

2.理想信念模糊化

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显示,只有40%的大学生有明确的人生追求,将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或“还未考虑”,甚至还有小部分大学生认为生活不需要追求和理想信念。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将社会现实想象的过于残酷,进而产生沮丧、颓废的心理,不再树立人生目标。而对于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也有许多大学生认为共同理想离自己太遥远,只有先实现个人理想才能谈共同理想。可见,理想信念的模糊化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障碍。

3.价值观念不明确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还未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固定的核心价值观,这无疑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调查显示,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多数情况下都是人云亦云,具有鲜明的从众心理。面对社会负面信息或理念,无法做到理性思考或坚决抵制,甚至逐渐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侵蚀。可见,当代大学生还缺乏明确的价值观念。高校应当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准则,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政治经验不足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肯定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拥护和坚持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并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丰富的社会经验,未能形成理性的政治理想信念,甚至做出偏激的爱国主义行为。调查数据表明,将近95%的大学生明确表示爱国教育很重要,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因此,应当用理智的行为表达爱国情感,并不断提升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偏激行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法适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合理行使自身的批评监督权,在寻求政治权益时应当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在具体行为中要做到张弛有度,并将爱国主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二.新时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策略

1.合理运用现代网络平台

首先,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服务网站,并在其中加入政治、心理、道德、人际关系等内容,使学生能得到各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同时,也可以建设贴吧、论坛、QQ群等,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还可以设置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解决在学习方面或生活方面的心理问题。其次,高校还可以设置“微视频”平台,鼓励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校园生活或者师生互动为内容,自主拍摄微视频,并上传到微视频平台和校园网站上,以此来起到宣传大学生新风貌、传播正能量、提高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应帮助大学生建设一些善于拍摄、编剧、剪辑的专业性学生视频团队,并派遣相应的教师给予指导,鼓励微视频体现大学生的特点,但要在严格检查剧本,不能胡编乱造,并且要注重传播社会正能量。在角色方面,高校师生都可以参与演出,并且可以举行校园之星等角色推举活动,以加大微视频的宣传力度。再次,要加强网络监管、高校网络管理人员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管理网络信息的同时,要重视把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大监管力度,避免消极思想的传播,确保思想政治网站的正确舆论导向。还要培养优秀的大学生网络监控人才队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网络监督的实施者,更加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2.整合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资源

高校要注意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的交流,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对于一些问题家庭,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做到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结合,同时,可以给家长一定的思想教育指导,以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此外,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建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范,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价值观教育向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但长久以来,枯燥的理论灌输严重影响了价值观的培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虽然有着各自的侧重点,但是它们也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强与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机制。要重视学校教育的规范作用,强调社会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加强家庭教育的长久影响,整合三方面的资源转换为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协力。

3.紧密结合社会实践

高校要和当地社区和社会团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根据调查表明,一些高校为社区、养老院进行长期的、规律的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同时,高校也要建设自身的实践基地。要发扬团队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建设,学校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大学生利用实践基地的资源优势,以积极的姿态加入到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水平,以保证实践基地的有序发展。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关系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成败。它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传统,显示了大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品质,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氛围。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举办一些辩论赛和演讲赛。并引导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世界,完善自身的认知体系,更加理性的分析和看待问题。此外,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关注学术自由,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各项潜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以高效社团为依托,举办相关的话剧比赛、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围绕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方面可以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价值观教育的趣味性,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完善核心价值观。高校也可以邀请社会先进模范人物到高校开展价值观教育讲座,依靠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或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让大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自觉接受道德教育,进而自主修正价值观。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多样化,价值标准也呈现出鲜明的多重性,价值观念受到各种冲击。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一些不良信息也通过现代媒体与网络进入大学校园,部分大学生逐渐受到这些消极信息的侵蚀,导致价值体系断裂,价值取向呈现迷茫状态,并发生诸多过激行为。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若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构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为价值观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时间支撑。促使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2.宋英巨,周德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J] 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9

3.李晓宁.校园“宗教热”、“民族热”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4.高锋,李铁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流行文化 [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

5.康厚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讨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6.张远新,何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J] 思想教育研究,2007

7.杨丽娟,石艳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微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