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郝晓霞
内容摘要:以往我们对语文信息的理解大多局限在教师、学生或文本呈现出的显性信息,而忽视了对其中重要的缄默知识,即内隐信息的掌握和学习。本文则以高中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运用缄默知识理论,从其视角来重新解读其中风采各异、独特鲜明的人物个性,还原文本表层背后隐藏的他们性格中本质的一面。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 缄默知识 内隐信息
英国科学家及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他的《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通常也译为默会知识、内隐信息),他在书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 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 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①波兰尼由此提出他最著名的认识论命题—— “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②。以往我们对语文信息的理解却大多局限在教师、学生或文本呈现出的显性信息,而忽视了对其中重要的缄默知识,即内隐信息的掌握和学习。本文则以高中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运用缄默知识理论,从其视角来重新解读其中风采各异、独特鲜明的人物个性。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只有短短298字,却把战争的起因、经过及战后事宜交代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人物个性也如明镜照物、妍媸毕现。我们常在评价《史记》的写作特色时说到“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褒贬色彩、宏大主题往往不明说而隐含其中。其实选自《左传》的这篇《烛之武退秦师》同样在极其短小的篇幅蕴含了丰富的缄默知识,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人物鲜明的个性,隐藏在战争危急形势的大背景之下,也成为“离间计”成功使用的心理前提。让我们披文入情,走进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还原出他们性格中本质的一面。
一、郑伯勇于自责、善于审时度势的“能屈能伸性”
文章第一段:“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短短29个字,已经交代出了战争的起因与郑国形势的危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8个字蕴含了这样的缄默知识1、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已被秦晋占领,说明秦晋联军来势凶猛进展迅速;2、秦晋联军分别从两个方面包围郑国,暗示郑国危在旦夕。
在这样危急的形势之下,郑国君臣是如何惊慌失措,是如何紧张应对,文中均未具体体现,我们可以想象满朝文武一定是无人敢担此重任,郑国大夫佚之狐竟然举荐了一个年过七十且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圉正”烛之武,何谓“圉正”?“弼马温”是也,一个小小的养马的长官。难得的是佚之狐敢于举荐,更难得的是作为堂堂一国之君的郑伯竟然也敢于大胆任用,甚至不惜降尊纡贵亲自拜访,并在烛之武面前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不管他是出于“病急乱投医”,还是出于“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郑伯的身上我们都可以体悟出这样的一层内隐信息,他跟历史上的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一样,为了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达到目的,善于审时度势,能屈能伸,不失其有为君主明智理性的一面。
二、佚之狐明哲保身、敢于大胆举荐的“狐性”
从文字表层我们感觉佚之狐有“伯乐”之才,大胆举荐了烛之武。但据史料记载,郑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何乐而不为。所以我们可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之前他没举荐,到现在事到临头、情况危急才举荐呢?也许有嫉妒、红眼病的因素或其他隐情?不得而知。
三、烛之武沉稳敏锐、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豪情率性”
从文中可看出,烛之武对国家大事了解得非常透彻,有胆有识。但让我们感到辛酸,扼腕叹息的是他作为三朝元老,却始终得不到升官,一直担任着小小的养马长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佝偻,步履蹒跚。”③他拒绝郑伯的一段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与其说是拒绝,倒不如说是含蓄流露出自己的满腹委屈与牢骚。但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再多的个人委屈都暂且抛诸一边,一口答应了郑伯出使游说秦穆公的要求。
这样的烛之武怎能不让人敬佩?尽管怀才不遇,却不放弃自己的希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途径。否则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会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率性无疑是后人敬仰他的主要缘由。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四、秦穆公利益至上、不惜背信弃义的“见利忘义性”
当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一番劝说后,权衡利弊,得知灭郑国有利晋而不利秦,文章仅用一个字“说”(通“悦”),就活脱脱写出了秦穆公见利忘义的嘴脸。“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要知道晋文公可是自己的所谓“秦晋之好”的女婿啊!可是当他听从烛之武的一番说辞,作出自己的判断后,他竟发自内心地为自己感到庆幸而“悦”——幸好没把郑国灭了!秦穆公只考虑国家利益,不考虑世间人情的冷酷性、见利忘义性可见一斑。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有做得更绝的,连丝毫的愧疚感都没有。如果这时他不想帮自己的女婿晋文公灭郑,他完全可以找个理由偷偷撤军,即使与郑国结盟也可以暗中操作偷偷进行,也不必将矛盾公开化。可他偏不!他不仅立马调转风向背叛盟友与自己原来的敌人郑国结盟,而且还派出自己的三员得力大将帮助镇守郑国。“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见利忘义性被秦穆公演绎到了极致!
五、晋文公隐忍冷静、高瞻远瞩有见地的“理性”
文章结尾一段,当原来的盟友秦国背叛自己反与郑国结盟,并派大将帮助驻守的消息传到晋国军中,恐怕任谁也得火冒三丈,所以晋国军中群情激愤,“子犯请击之”。子犯这会请求攻打的已不仅仅是郑国,恐怕更欲灭之而后快的是自己昔日的盟友秦国。但我们看到这时的晋文公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与理性,说出了这样一番高瞻远瞩有见地的话:“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予,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遭遇背叛,盛怒之下的晋文公依然能保持这样冷静理性的头脑,该是怎样一位胸襟豁达、沉稳隐忍、意志坚定的非凡之士啊!日后的史实证明晋文公确实大有作为、终成霸业。
晋文公为何能有这样豁达的胸襟、隐忍的气度?这跟他早年历经坎坷的经历不无关系。当晋国王子时被后母迫害,王权之争时被兄弟排挤,流亡他国时被歧视、侮辱……正是长期的苦难磨去了他的骄躁之气,变得坚韧、隐忍、理性。他的三点“不仁、不知、不武”,既是对部下情绪的安抚,也是对自己情绪的克制。一个能用理智战胜情感的人注定是不寻常的!
《烛之武退秦师》短短的298字,却让我们通过对文中缄默知识即内隐信息的挖掘与体味,读出了丰厚的意蕴与精彩,不可谓不为“情韵并美,文采照耀。”其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李商隐的《锦瑟》有人认为是对美好青春感情的回忆,有人认为是对人生鼎盛繁华的留恋,只要我们仔细揣摩、涵咏,不难发现缄默知识视角下的许多文本拥有了属于自己独特感悟体验的别样风采。
参考文献:
①波兰尼著,英,《个人知识》,[M] 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波兰尼著,英,《隐形维度》,[M]伦敦,1966年版。
③冯梦龙著,《东周列国演义》,[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作者单位:如皋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