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课堂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时间:2024-05-04

刘艳丽

内容摘要:要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摈弃旧的“保姆式”的教学方法,着重引导启发,重视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语文课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关键词:语文课堂 学生主体作用

语文教师的任务是要认真研究,语文教育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激活语文课堂,我经过两年的实践和尝试,初见成效。在教学中,我把“自学”“讨论”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课堂主要时间放在学生独立实践的学习活动上。这样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其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根据单元要求和本文学习重点认定教学目标。例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确定教学目标为:1、文章描写春天的顺序。2、作者借助何种修辞方法准确生动地描写春天景色的。3、作者如何抓住特征描写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的。4、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学习细致的观察景物的方法。这样,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们在学习中就有了准绳,做到了有的放矢,抓根论本,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自学尝试。传统的教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而自学尝试则是把一些基础知识和“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拿到学生面前,让他们自学尝试,一解决,可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记下文章的体裁、作者、时代、作品出处;2.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疑难字、词、句;3、再读课文(精读),列出结构提纲;4、掩卷思考,写出文章内容梗概。

“自学尝试”是完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基础环节,也是展开讨论、解决专题的前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自学内容,介绍良好的自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学习目标和要点,列出若干知识点,再设计出相应的讨论题,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分组讨论,分组一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人数适中,不宜过多;二是注意成绩和实力,上中下恰当搭配,讨论方式是:一名主持人,一名记录员,按题目讨论争辩,各抒己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巡回指导引领,合理控制讨论的时间和进程。

四.集体评析。将讨论题根据学生基础分派各小组,由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将本组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教师随时补充纠偏,随时评讲,拿出标准答案。集体评析是讨论的深入深化,教师的补充纠正,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认识达到统一。

五.系统小结。这一环节既是知识的归类,也是对教学目标的检测,小结内容一般是知识点的归类,重点难点的分析、梳理,学习本文应注意的问题。文章在思想、写作等方面对自己的启迪。小结方式:首先由下、中、上三类学生各选一名,依次发言、小结,最后由教师全面总结。

讨论发言,小结、答辩等,都是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其中包括思维、想象、归纳、综合等能力的培养,是一系列的创造性精神活动,一是构思成熟,材料、提纲、发言稿写好,就要输出信息——口头表达,每个学生都变成了信息输出端。在小组或班级发言、讨论,一人一个腔调,意见互不相同,甲说甲的理,乙说乙的理。就会形成思维的交锋,有道是:同是一题文,各自擅其妙;同是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妙,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言人人殊。这时老师从旁点拨,推波助澜,因势利导,就会形成讨论争辩。久之就能形成答辩高潮,在讨论答辩中,提高学生思维、逻辑、辩疑、识别等能力,这样,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达到理想境界,我们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就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启发教学的实质是: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怕积极性、主动性,训练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

要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摈弃旧的“保姆式”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引导启发,重视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语文课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给他一袋干粮,不如给他一支猎枪”。“教人学会不如教人会学”。“教是为了不教”这些名言都是老教育家的经验之谈。我们应该把它当成座佑铭,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教书育人,唱好提高教学质量这台戏。

(作者单位:河南汝南县教师进修学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