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80后作家作品对当代大学生阅读的影响及建议

时间:2024-05-04

吴琼+李雯

内容摘要:近年来80后作家作品的盛行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的目光。本文在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文献法、访谈法,从阅读的心理、目的、习惯及效果出发,探究80后作家作品对当代大学生阅读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阅读建议弥补大学生在80后作家作品接受中的不足与缺失,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关键词:80后作家作品 大学生 阅读影响

一.前言

80后作家作品自上世纪末以其鲜明的文学风格、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迅速占据了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深受青少年追捧,对青少年尤其大学生这一重要的阅读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批评家、学者对80后作家作品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作品本身而忽视了对接受主体的研究。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潜在审美意义不会自己释放出来,而是有待于读者阅读。可见读者自身的阅读在文学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

人们接受文学作品是为获得审美的愉悦。优秀文学作品其内在的理想和情感能够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进入一种审美的境界,使心情得以放松,心理得以调节,人格得到丰富和提升。[1]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其素质修养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素养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读的书,特别是对陶冶情操起作用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大学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大学生有自由阅读的权利,选择广泛但也孕育着迷茫和偏颇。如何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家长、教育者以及文学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基于以上目的,我们在武汉高校随机抽取1000名大学生,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80后作家作品阅读情况做了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数据进行的分析。

二.80后作家作品的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80后作家作品通常是指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作家创作的,以青春题材为主,反映青春期迷惘、叛逆、疼痛与忧伤的青春文学。由于网络的普及、出版方式的丰富,如今更应强调其特点为:以青少年为主体受众市场,以80后为主要创作力量,以青春题材小说(校园、玄幻、武侠、动漫等)为主要创作内容,倍受14~20岁年青一代受众群体追捧的书籍、刊物以及相关阅读网站。[2]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求知欲极强的群体,阅读的任何书籍都可能对他们趋于成熟的三观产生影响。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以文学类、文化类、生活类、学术类、就业考试类书籍为主。而对文学作品,88%的同学“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坚持每天读和几乎不读的比例都很小。可见大学生对文学作品兴趣不大没形成习惯。但在很少的文学作品阅读中,83%的同学表示阅读过80后作家作品,并观看过由之改编的影视作品。谈及80后作家作品时,他们认为书中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时甚至觉得书中主人公就是自己,且语言新颖有很强的时代气息,符合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但学生在阅读时也有自己的判断。尽管喜欢80后作家作品,他们也认识到了其中的弊端。很多学生指出作品语言虽然华美,但缺乏思想内容跟生活阅历,只是放纵感情的宣泄,呈现出模式化倾向。

80后作家作品存在弊端有不少质疑,但调查中的绝大数大学生表示这不会影响他们阅读时的兴趣。“不能说某一社会背景必然产生某种相应的小说模式;可是某种小说的叙事模式在此时此地的诞生,必然有其相适应的心理背景和文化背景”。[3]他们对80后作家作品的喜欢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急于评价这一趋势是否正确,而是通过对其影响的研究,掌握其阅读心理,进而去引导。

三.80后作家作品对大学生阅读影响的客观表现

阅读的一般定义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4]我们掌握的知识除实践外,基本是来自阅读。阅读兴趣、阅读心理以及阅读习惯中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是决定阅读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80后作家作品对当代大学生阅读的影响毫无例外也通过这几方面展现。

(一)积极影响

1、激发了阅读兴趣

兴趣是指以一定的活动、事物或人的特性为对象,个体在积极的爱好倾向上的选择所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通常人们对于未知的东西、自己有能力解决的、与自身有契合点的问题易发生兴趣。在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青春文学都处于缺失状态,寥寥无几的青春文学不像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一样构成自己的系统。80后作家作品的大量涌现弥补了青春文学的空缺。而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早已远离儿童文学,成人文学对他们又显得为时尚早,因此他们急需可以反映自己这一代人生存状态与精神面貌的文学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与80后作家的时代并不遥远,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和心路历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正直青春年华,80后作家作品所表现的青春历程反映了他们的心声,在浅显、通俗的语言中表现他们眼中的社会并不时传递一些生活哲理,引发了他们与作品的情感共鸣,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兴趣和阅读欲望。

2、满足了舒缓压力的阅读心理

叶舒宪从人类学角度指出:“文学是人类精神生存的特殊家园,对于调节情感、意志和理性之间的冲突和张力,消解内心生活的障碍,维持身与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健康均衡关系,培育和滋养健全完满的人性,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文学作品的阅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现代社会的隔膜使他们的青春期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他人无法理解只能寻找一个虚拟的世界来寄托。加之从出生起就处于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他们更关注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在阅读上更倾向于与自身相近的文化。一方面要摆脱青春期产生的一系列困惑,又要应对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力与危机感,他们迫切需要一种归属感,而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心理学上讲,文学阅读的选择就是使心理由于某方面的缺失而引起的不平衡达到平衡。而文学的阅读宣泄和补偿了这种心理。问卷显示,不少同在阅读80后作家作品时会产生疼痛、压抑、虚无等心理感觉,毫无疑问这是他们与作品产生共鸣的结果。这种共鸣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的羁绊,直接进行精神交流,找寻本真的自我。endprint

3、实现了开阔思维的阅读效果

80后作家作品以奇特的构思、感人的情节、多变的语言、多向度的思维方式为读者堆砌了一个青春城堡,展现了一个酷似现实却又更为神奇的世界。当今社会需要想象力与创造力,大学生也正处在想象力丰富的阶段,繁忙的大学生活之余,阅读一些风格迥异的80后作家作品,丰富了想象力,开阔了视野。阅读是大脑通过文字信息的特殊加工来完成。不同风格的80后作家作品思维方式迥异,且多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作,给大学生很大的思维冲击,拓展了他们思考的角度和行为方式。在访谈中,一些学生谈及到80后作家作品影响了他们的写作风格,这对于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无疑可以说是一个突破,有利于打破一直以来的僵化的应试思维模式,体验文学的灵动性。

(二)消极影响

1、形成不良的阅读习惯

21世纪大众媒体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与文学的关系也发生着改变。大众媒体的多样性使80后的创作和传播更加快捷,却也导致了读者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心理。许多大学生坦言阅读80后作家作品就是受媒体的影响,因为好奇随便看看。非相关专业读者不会花很多时间研读文学作品,而是靠大众媒体来了解。于是被大众媒体打造、装帧精美的80后作家作品一下子吸引了眼球。然而这种吸引只暂时满足了好奇心,看过很快就会忘却。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心理主要体现在阅读媒介的选择上,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阅读80后作家作品时倾向用电子设备阅读,而阅读经典作品时仍习惯于纸质阅读。由普林斯顿大学赞助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民众使用电子阅读器阅读,不易于掌握阅读内容,目光随着信息游离,大脑容易很快速地扫过阅读内容,缺乏思考与理解,且容易忘却。可见快餐式的阅读心理不仅不利于掌握知识,且极易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

此外,阅读80后作家作品时,近90%的大学生只是粗略浏览,只极个别同学会反复阅读且摘抄其中句子。可见大学生对80后作家作品的阅读仅停留在获取信息上,文本知识性和教育性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自己的思考跟创造性认识。而文学作品的魅力更需要反复品味方可体会得出。

2、沉浸在虚幻的阅读状态中

上文提到80后作家作品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补偿作用,但这仅仅是暂时的。当他们沉浸在作品时,易陷进文本低迷、高亢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但获得瞬时“高峰体验”后回到现实,强烈的反差使他们更加失落与孤寂,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不愿从这种低迷的状态中走出来,沉浸其中,不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此外,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关键期,其思想情感或者观念意识处于最易接受或排斥阶段,并在三观方面最终定型。

3、产生责任意识淡化的阅读后果

“存状态的思索。80后作家作品多描写青春期的自我感受,如郭敬明“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自身体验上,过分强调自我而忽视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易导致以个人为中心的冷漠与狭窄。阅读80后作家作品产生的共鸣,会进一步激发读者的深层次心理活动,挖掘其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读者的思想行为自由化。大学生有着特殊的使命,显然长期阅读80后作家作品不利于责任感的培养。大学生在多元化、国际化社会中,受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影响较深,已形成个人主义观念强、集体主义观念弱化的特性,对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有所缺失。如果继续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可能会导致一代人责任意识的丧失。

我们通过研究大学生受众的特点及80后作家作品对青少文学不是一种指向作为客体的物的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5]以接受主体为例,接受者在阅读中总会从最初寻找心灵抚慰上升到对生年阅读产生影响的规律,积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顺应大学生的健康成长。80后作家作品影响下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对策,包括青少年的自我完善、80后作家作品自身魅力的提升、学校的引导策略、家庭教育的配合以及政府的管理和引导。

四.对策与建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6]一个人精神的健康成长除外界因素影响外,主体的自我反省和主动修炼更为重要。当下大学生对于世界的未知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使得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验,当受外在媒介、同辈群体等社会因素影响时,会不自觉地选择这种趋势下的文学作品。虽然80后作家作品为他们的情感找到一个宣泄口,但长远来看,过分沉浸在这种阅读中不利于他们的精神成长,大学生应该明确这一点。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选择那些具有丰富的社会底蕴,可以激发读者对整个社会、人生及人性思考的优秀的文学作品。

学校和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其健康成长负有重要责任。学校可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书评等多种形式读书活动,开必读书单等引导其阅读。老师在平时课堂有意识引导学生鉴赏作品提高其品位。家长以身作则,积极引导。

作为文学生产最直接的80后作家、出版商和文化市场,要增强责任感,打造知识含量高、思想深度深的80后作家作品精品,杜绝在市场利益驱动下粗制滥造、庸俗不堪的作品,引领趣味高级的阅读风尚。同时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市场文化机制,加强政府和网络相关部门执法力度监管力度。

五.结语

80后作家作品以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图书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对大学生的阅读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此,我们不应急于评价这一趋势是否正确,而是通过对其影响的研究,掌握他们的阅读心理,使新时代的文学能够更加适应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大学生能接受更多经典文学的熏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文学对人生的指引作用,这也应是文学工作者、教育者及相关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及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P194.

2.魏冬、于丹丹. 80后作家作品解析[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1): 84-86.

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3

4.王余光.徐雁.中国读书人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版社.1999:350.

5.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71

6.苏祐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3.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