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通向心灵自由的门票

时间:2024-05-04

雍小英

《路书》是一张通向心灵自由的门票。生活是一个樊笼,更是一个模具,每个人都在冥冥之中注定的位置上徘徊挣扎,逃脱不了,却总是想要逃离。结果,一切都要回归原点。在和现实的斗争中,在生活的磨砺中,在联系日益频密中,人们之间却越来越生疏,心灵越来越寂寞。这种孤独寂寞感强烈地吞噬着每个人的心灵,无处述说,难以述说。

“我寂寞,我寂寞……”咒语似的回音缠绕耳畔,好似空谷回声延绵不绝。独居深山的道士是寂寞的,时尚美丽的女人是寂寞的,工作稳定的中年男人也是寂寞的。所以,道士希望有人在这山里住几天,女人喜欢去陌生的地方游玩几天,“我”则是希望按既定的路线做一次旅行,到达一个地方(无山寺)“无烦世”。可是我没能到达,我偏离了自己的目标,继续回到烦事中来。

“我”认真对待生活,一丝不苟,就像精心侍弄那些花草;“我”认真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博得上下一片赞扬。生活平淡不惊,可是这样的生活,怎能让人甘心?“我”的不满,“我”的喜怒哀乐,在妻子看来不值一提,而旁人更是不能体会。于是,“我”动怒。于是,“我”被一扇门长久拒绝。于是,“我”重新回归角色。尽管,有了一些质的不同,但是,“我”更加上心地对待生活,“我”把花儿照顾得生机勃勃,“我”把妻子依然当着唯一可以倾诉的人。可是,她,告诉“我”,她寂寞。生活原本就是寂寞。

生活的密码是咒语般的三个字:“我寂寞”,无人破解,无人逃脱。

于是,制定一个路书,满足一下心灵。

只是心灵,还是无处安放。

整篇小说,作者叙述的语气是何等平静,一幅无所谓的姿态,却在清新自在的文字里,展露技巧。短篇小说更能见证作者的技巧和讲故事的能力。因为篇幅限制,不允许有废话闲段占据内容,所以读者不能忽略一些貌似轻描淡写的地方。《路书》中客厅墙上儿子幼儿园时期画的线条画,写得很是详细。两幅风景画的内容和线条正好显示了作者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自然,真实,不被外界挤压得变形。

渴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不是雾霾浓重拥挤不堪;渴望简单纯粹,而不是沾染势利媚气;渴望展现自我,而不是迎合别人。所以,儿子稚嫩的简笔画“我”视为精品,“我”把心灵的渴望寄存在儿子的铅笔画里,挂在客厅电视墙上。可是渴望永远在画里,在纸上,现实中找不到,即便是大家蜂拥而至的无山寺也没有,因为道士说他也着急,他也寂寞。心灵无处安顿,在哪里都是寂寞的。因为生活中有一根无形的线时刻绑住手脚,因为世俗早已让人的心灵变得复杂,变得浑浊。

《路书》以一份邮件揭示小说主题,一反作家常规的写作习惯,也更新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觉得后面应该还有内容吧?其实不然,邮件结束,小说戛然而止。结尾韵味悠长,读者深思,也会情不自禁返回去重读全文。

于是,路书的象征意义就出现了:这是一份向往自由的计划书,是一张寻求心灵解放的门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