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村里的汽车简史

时间:2024-05-04

青柳

1

在幾千年的历史中,黄土高原横亘在大地上,天辽阔,地苍茫,沟壑像被历史擦碰的伤疤密密麻麻地遍布其身,而流经这里的河流则是这方水土上人们休养生息的大动脉。世世代代,年复一年,残阳如血般在毛乌素沙漠上映照。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陕北的人们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了下来,到了我们这一代终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们还小的时候,在村子里见到汽车是极为罕见的。有些年头甚至比娶新媳妇还难得见上几回。比如有一年村子里可能娶回来七八房新媳妇,但却难得来上七八回汽车,甚至有些年头整个一年,汽车就不会到我们的村子里来。

村子里一旦开来一辆汽车,全村人都会去围观,尤其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看着那些突突地冒着黑烟的庞然大物,拉着比几头大牲口合起来都重的货物,从村庄口的那道长坡上不费吹灰之力地下来又上去,就会好奇地在那些外来的车上跳上跳下,这里瞅瞅那里摸摸。车主人一次一次地劝告恐吓都无济于事,总有些胆子大点的孩子不管不顾地模仿着司机的样子,坐在驾驶员的座位上,手握着方向盘,嘴里发出嘟嘟……的声音,仿佛车已经在他们的操控下跑出去了很远。

那时候汽车到村里来是有目的的。大多是一些商贩,在三轮车或拖拉机里拉着日用品来村子里卖,或者用农人们的谷子、黄豆、玉米、土豆等交换。大人们一般会在换完白面、大米、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的时候,用多余的粮食换些糖果和饼干、水果之类给我们吃。换回来的白面、大米之类要等到过节日了,或者家里来客人了才能吃到。而那些换来的零食父母一般是不会一次性给我们的,他们会分一两颗糖果给我们,或者拆开来一卷饼干给每个孩子分上几片,其余的都藏了起来。过几天了,感觉我们的口再次馋得厉害了,就会再分一点给我们。我从小就能藏住东西,往往把父母分给我的食物,吃一点,又偷偷地藏起来,等过一两天了,妹妹和弟弟吃完了,我会再拿出来我的,分给他们吃。这些时候往往是我们这些小孩最高兴的,一段时间都沉浸在家人们换来的糖果、饼干等食物的美味中。

2

村子里汽车的发展史,也是村子里的人们的一本生活史,参与和见证着村子里的生活。记忆中的那些逝去的岁月,被这些汽车迎来送往,送走了清贫的日子,迎来了日渐好起来的生活。

我七八岁的样子,具体的时间忘记了,那时候我还在村子里读小学,有一天黄昏,村子里突然开回来了一辆三轮车,方向盘像是一对长相好看的羊角,立立正正的,仿佛要刺破那个夜晚。这个事件引起了村里的一阵议论,大人小孩都争相去围观,有人问询买这样一辆车得多少钱,有些好奇的人还打探买回来这辆车能干什么。

那些年月,村子里的人们已经陆续进城,有些人连家带人一块搬进了城里开作坊,有些人家则是男人和年长的劳动力在农闲时节开始跑去城里打工挣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那条路慢慢地忙碌了起来。村子里买回来的那辆三轮车经改造,作为了客运车辆往返于神木城和我们周边的村子之间,一趟一趟将村子里的人们源源不断地送进了城里,也将城里的人们一趟一趟地拉回了村子里头。同时拉回来的,还有那些我们在村子里从来都没有想象过的城里的故事。这辆车就像架设在城市与我们村子之间的桥梁,人们从桥的这边走到桥的另一边去,需要早早起床,到太阳快要落山了,才能勉强地赶到另一边去。那时候的路还是土路,路上坑坑洼洼的,尤其是夏天遇到了下大雨,路面会被雨水冲出来很深的渠,有些路段还会被彻底地拦腰冲断。遇到这样的情况,或者车在路上有了故障了,人和车有可能就要在外地或路上停留一天或者几天,甚至更长。

3

汽车给村子里带来了生活的便捷,也改变着村里人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间,村子里的车逐渐地多了起来,有拖拉机、三轮车、农用车,还有解放车,等等。这些车在农忙的时候帮助家里送粪,犁地,也将农作物从地里运到场上,然后再帮助人们从场上运回到家里,直至农作物进入存粮的仓库。有些风调雨顺的好天年,这些车还会将多余的粮食拉到城里的农作物收购站卖出去,再把卖粮所得的钱从城里送回到村里的家里来。农闲了,车主人们又驾着各自的车一溜烟地跑出村子,奔忙在这些乡村的土路间,从各个村子收买农民们多余的粮食,然后拉进城卖给城里的收购站。冬天了,农民们不需要种地、施肥,他们就用卖掉收来的粮食得来的钱,买了农民们需要的大米、白面,然后拉到各个村里去卖,一来一去,村里的人们也不用愁粮食卖不出去,也不用愁没办法买到生活用品了。到了春天,这些车主们又会拉种地用的化肥和村子里的人们交换。也有人开车走出村子,奔着城北面的厂矿去,或者是在厂矿之间拉煤,或者是在煤矿里买上煤,送到农村去卖。农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们也赚到了钱。

村里的半大后生们,看着同村的人开车赚钱了,便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私下里合计合计,于是也卖了家里的牲口和粮食,不够的再向亲戚朋友借上,然后去买了车,开始干起了开车赚钱的生意。那时候买车,大都是用来当作劳力,当作改善生活的助手的。而不像现在,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工具。车越来越多,有那么几年,每年过春节,人们开回来的各种车辆,从能进到的村子的最深处,一溜儿摆开,顺着大路每年都能停上二十多辆。

村子里突然之间热闹了起来,一年四季,隔三岔五地就会有车辆进进出出,人们再也不把汽车当成一件稀奇的事物了。随着村子里的车辆多起来,人们对外面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再也不感觉外面的世界多么遥不可及不可思议。外面的生活不断诱惑着村子里的人们,开始是那些年轻的后生们,他们再也不把目光紧紧地盯在了土地上,开始陆续地走出去,在城市里学各种手艺。再后来便有人举家搬走了,去城市里寻求各种生存方式。这时候,这些车又将这些人和家庭送去了不同的地方。

4

娶媳妇、嫁女子是每个村子都会有的喜事。由于村子里都是同名同姓,在祖上是一个祖宗,所以一个村子便是一家,是一家便不能通婚,所以村子里的媳妇大都是外姓。娶媳妇便要到十几里路或者更远的地方娶。过去娶媳妇要在约定好的日子的前一天或者当天,由四个轿夫早早抬着轿子去娶,娶亲和送亲的一路步行相随,鼓乐队每过一个村子还要热热闹闹地吹打一回。有时候太阳已经落山,早已过了上灯的时间,但新媳妇还是没有娶回来,亲朋好友和一村子的人便聚集在村里的路口焦急地等待着,都想一睹新媳妇的容颜。在我的印象里,我们村抬轿子娶媳妇,最远的一次是一年冬天到四十里外的村子娶一个姓刘的媳妇。冬天,天本来黑得就早,人们在村口连续转悠了好几趟还不见回来,还看不到新媳妇究竟长什么样子。村里有些人等得不耐烦了,心里想着,娶回来了,媳妇什么时候都是村里的,见得到的时候多得是,便带着小孩子一起回家了。可小孩子们心里却不这样想,他们也不一定是为了看新娘子的美貌,而是为了那份热闹。我们一群小孩子是近亲,便和几个稍微年长一点的人一起出村子五里外的地方去等。媳妇子娶回来时,大概已到了晚上九、十点,天凑巧又没有月亮,黑得不见五指,所以下轿时新媳妇也没有看上,大家就又一窝蜂似的挤进了为新媳妇准备好的洞房里。

不知什么时候,由谁最先想起来的,村子里的四人抬的大花轿,便换成了各种各样的汽车。用不用车和用什么样的车当然要经女方的同意,如若女方不同意了,执意要用花轿,则男方还需要雇用花轿,而双方考虑路途遥远了,同意用汽车,男方则需要想办法来向村子里有车的人家借用车辆。有时候借用车辆也能难坏一家人。村子里车辆不多的那些年月,恰巧又遇上了有车的人家的亲朋好友娶亲,娶亲的人家又要想办法从另外的地方借用,实在借不来了,那就得像雇花轿一样从外面的村子里雇用。

最初用拖拉机和三轮车,后来那些大车多起来了,人们就大多用成了大汽车。用大汽车娶亲,新人们可以坐副驾驶室里,不用到家了满身都沾满了路上的尘土。娶新媳妇最初是一辆车,所有的人都坐在上面,后来有些讲究排场的人家用成了两辆车,新娘子和送亲的坐一辆,剩余所有的人坐一辆。汽车开进了村子里,也开进了娶亲的人家的心里,久久在半空中高悬的心、不安分的心,又落回了主人的肚子里,也暂时的安静了下来。这热热闹闹的场景,伴随着荡气回肠的唢呐之声,在陕北的高天厚土之间,一代一代传续着,在这时候,随着人们日益好起来的生活,又向时代深处迈进了一大步。人们的日子终于又有了全新的盼头。

娶媳婦是这样,嫁女子也同样如此。也由原来的四人抬花轿改成了汽车。不同的是,当汽车驶进村子的时候,有些大人便会撺掇村里调皮的孩子使各种坏,把汽车的油箱的油门关了,或者给汽车的轮胎放气,让他们尽量地迟走一点,仿佛不愿就这样把养活大的一个姑娘,无缘无故地从村子让人带走。好像这样,这个女孩子就能在村子里留了下来。但最终,这车还是在全村人齐心协力的围观下之下,随着女子的亲人们,慢悠悠地开出村子,然后举行了送别仪式,一股烟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看着远去的车辆,女孩子的亲人们又会流下不舍的眼泪,亲人们又开始有些怨恨这车辆,好像这个女子不是被人给娶走的,而是被这车给带走的。

5

时至今日,时代已将人们的生活推向了新的高潮,汽车已经不是衡量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标准了。村子里无论穷富的人家,小汽车已基本成为必备的出行工具,有的人家还不止一辆,男人一辆,女人一辆,小孩子们也会各有各的。有的人家买了几万块钱的,还有的人家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汽车。但村子里再也热闹不起来了,过去的那些生活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村子里的人也一年难得见上几回,小孩子们更是成为陌生人,见到了也认不出来。在一次村里的白事上,我就听说过这样的一件趣事,一个人告诉我说,在神木市医院附近,有一次他开车和村里的另一个孩子的汽车撞了,车停下来的时候,两人都指责对方开车不守交通规则,差点打了起来。后来报了警,交警来了,才知道彼此都姓乔,他又问那个孩子是哪里的乔家,等对方说出了村子的名字,才知道两人是一个村的,两个人都感觉无比的尴尬,为在如此的一个小城市,却连自己村子里的人都不能相互认出来。

路修得四通八达,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烦恼。事物就这样在矛盾中将人们的生活一次一次推向了高潮。车基本都可以开到楼下门前了,人们接送小孩子上学,或者走出小区去买菜,都要驾驶上自己的小汽车。大街上、巷道里路的两旁,小区的院子里和大门外,车停得像蚂蚁似的,密密麻麻。遇到节假日了,各个高速公路上,由于自驾的人太多,车辆黑压压的,有时候会接连堵上几个小时。眼看见的一段路程,但就是迟迟不能到达。而遇到村子里逢事,村子的各个角角落落就会停满了颜色各异的小汽车。

开车也不再是男人们的专利。大街上随处都可以见到女人们开着自己的爱车,油加得足足的,喇叭按得嘟嘟的,游刃有余地穿行在红绿灯之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