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风从延安来

时间:2024-05-04

戈帆

春天的河水,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两岸的山花,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古时马贩子利用这里气候宜人、草肥水美、交通便利的條件,常从宁夏、内蒙古赶马于此交易。当地有眼光的人纷纷用木桩筑起马圈,开起了马店,也给这里带来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马栏,穿流其间滋润着这块土地的那条河叫马栏河。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经是陕甘宁边区通向外界的南大门,是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前沿哨所,也是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各地仁人志士就是从这里进入延安。边区所需的粮食、药品等物资,都是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入革命根据地。因此,马栏也是西安乃至全国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

在七八岁时,我陪母亲坐着人挤人的敞篷班车去马栏看望父亲。那次我们从镇上出发,沿着蜿蜓曲折的山道东北而行,绕过崇山峻岭,穿越茂密森林,到达转角时已是晚饭时分。一个远亲冷眼慢待我们,一口水都没喝就打发我们到马栏河边的公路上去等车。

初春的傍晚咋暖还寒,路上没有车也没有人,只听到湍湍的河水声。不一会,传来了嘀嗒嘀嗒的马蹄声,还伴有时隐时现的马铃声。我远远地挥手,好心的车夫终于停下车来,一番询问后勉强捎上我们母子去马栏见到了父亲。这是一次难忘的马栏之行,之后有几次公务可以路过我都绕道而行,不想勾起当年那心酸的回忆。

这几年,红色马栏的热度一次次滚烫着我的心灵,我决定专门回趟家乡旬邑,去领略红色马栏的风采。咸旬高速贯通后,我利用国庆长假开车独自前往。一踏上这块土地,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瞻仰着维修一新的土窑洞,聆听着讲解员生动的述说,马栏的每一处革命历史遗迹都留有红色的记忆,我的思绪似乎也回到那个战争年代。

马栏是革命人才的摇篮,这是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陕北公学、鲁迅师范、边区二师都为中国革命培养输送了宝贵的人才。

说来陕北公学也很神奇。西安事变以后,原想建“陕北大学”。蒋介石认为陕北一块小小的地方,已经成立了抗日军政大学,不能再成立什么大学了。后来有人提议仿照上海公学的名字,就叫“陕北公学”吧。1937年11月1日,开学典礼在延安城东的清凉山召开。毛泽东也来了,他满怀激情地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1938年全民抗日情绪进一步高涨,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人数激增,陕北公学的校舍严重不足,延安的粮食和日用品供应也日趋紧张。这时国民党加紧反共,在通往延安的路上层层设立关卡,沿途堵截、逮捕去延安的青年学生,所以党中央决定在距西安比较近的马栏地区,设立陕北公学分校。

抗战一周年纪念日那天,仅有一百多名学员的分校正式在马栏以西的看花宫开学,到十月猛增到一千七百多人。学校的条件极其艰苦,学员常常几百人挤在一起听课,有时在零下十多度的露天上课,有时赤足冒雨上课。当时除国家供应口粮外,衣服多是学员自备。李维汉曾经回忆:“分校还是刚刚坠地的婴儿,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却已对我们抱着莫大的希望,历尽千辛万苦跑到分校来。”他特别注意以自身的优良作风影响学员,呵护这个“婴儿”健康成长。

陕甘边界处有个何家山,离分校约七十里地,学校在那里建立了一个“陕公新村”,师生轮流到那里边劳动、边学习、边做群众工作。李维汉带领师生一边唱着劳动号子,一边在两千一百多亩的荒地上种起了土豆、谷子、糜子、麻子、蔬菜。另外学校的合作社还试验自制肥皂,生产草鞋,实现了自给自足。学员自己动手打土窑洞一百多孔,还盖起五间大瓦房。

“今天我们又在这儿团聚,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抗日救亡要我们加倍努力,忠诚团结,紧张活泼,战斗的学习。努力!努力!……”这是校长成仿吾为陕北公学创作的校歌,这首歌经常响彻在看花宫、门家、坪坊、照庄四个学区,在当地百姓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1939年1月,陕北公学总校从延安迁到马栏,与看花官分校合并。半年后全部迁回延安,与延安鲁艺等整编后全部开往晋东南前线。陕北公学在旬邑创办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共培养了七千多名抗战干部。这些干部毕业后奔赴全国各个战场、各条战线,为团结社会各个阶层共同抗日,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任何时候青年都是属于时代的。武汉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的父亲就是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决定上陕北公学的。他的父亲春天从潢川到武汉,先坐火车经郑州、石家庄到达太原,后来步行到西安,经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前往陕公。从太原到旬邑,仿佛有无尽的山,石头山渐渐变成了黄土山,连绵不绝,沟壑纵横,但他父亲一路的心情是无比兴奋的。在分校学习期间,他父亲的一首长诗获得了第一名,奖品是几本毛泽东的书,他一辈子都珍藏在身边。

几经寻觅,我终于来到马栏以西看花宫村东山沟的陕北公学旧址。这里依山傍水,很不起眼的一排排土窑洞坐西向东依次展开,土窑洞在塬畔下错落有致地散布在黄土坡上。望着这些低矮潮湿的土窑洞,怎么也想象不到,在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月,它就是令人向往的陕北公学,这里还曾有过一段如火如荼的激情岁月。站在崖边远远望去,仿佛看见学生整齐地坐在崭新的窑洞前的空地上,互相拉着歌,歌声弥漫了整个沟壑,也弥漫了湾下那片留下青春激情新开出的荒地……

马栏的鲁迅师范在当时也颇有影响,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鲁师”。1938年4月从陕北的延长县迁到马栏办学的后,实行军事编制,除开设文化课外,还结合实际开展军事训练。在生活条件艰苦,办学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全体师生坚持自力更生,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后来又开设高级师范班,学员由办学初期的一百三十名增加到三百多名。尽管鲁迅师范在马栏办学仅一年零三个月时间,1939年6月北迁与延安中学合并,但它在周边几个县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我的一个堂兄就是鲁师毕业走上革命道路的。

从马栏村向东北望去,在马栏河北岸的阳山上,也有一排排土窑洞清晰可见,那就是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旧址。1940年初,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在马栏创办。时任关中地委书记的习仲勋亲自任第二师范首任校长。组建初期,仅有一个班级,五十七名学生,条件非常差。为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学校曾五次迁址,最终选择了距关中地委机关比较近的地方作为校区。那年雪花飘舞的初冬,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经过全校师生五十多天的艰苦劳动,在马栏河北岸的山坡上,三十八孔新窑洞终于打成,新校区诞生,全校师生无不欢欣鼓舞。上课时,学员们坐在用树桩制成的板凳上,把自己的膝盖当课桌,学政治、学文化。学员们经常高唱《第二师范校歌》《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歌曲,抒发着革命豪情。尽管当时生活艰苦、学习紧张,但学员之间却结下了终生难忘的同学情和战友情,和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地有条件的家庭都愿意将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孩子送往这里,接受高级文化和革命教育。

这里是大生产运动的热土,这在马栏随处可以感觉到。1940年,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对八路军的给养,蒋介石下令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和经济封锁,给边区军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国民党陕西当局宣布,任何商人不得出售商品给八路军,违者以资敌论处。为了战胜极度的物资困难,加强根据地的基础建设,坚持抗战,党中央号召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在关中地委的领导下,马栏地区的军民积极垦荒种地,迅速掀起大生产运动的高潮,相继建立了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厂和仓库,兴建了大礼堂、会议室和工字房。

顺公路而下,我来到当年修建的“红军桥”。这是1941年驻马栏的红军,为方便军民的生产和生活,在马栏河上修建的七孔石拱桥,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桥”。当时这里还流传着一句赞扬红军桥的顺口溜:“红军桥面宽又宽,八个墩墩七个眼。百姓走着心喜欢,康庄大道通陕甘。”虽然经历了八十年的风风雨雨,这座石拱桥依然坚固如初,巍然屹立在马栏河上。

大生产运动中,马栏地区的部队、机关和学校齐动员,自己动手,争取自给。部队官兵提出“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间”的口号,整田开荒,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迅速增加,同时又为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呈现出“猪羊满圈,骡马成群,瓜菜满地,粮食满囤,人畜兴旺”的景象。到1942年,军民开荒上万亩,每年增产粮食二十多万斤。马栏地区农业、工业、商业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经济欣欣向荣。军民丰衣足食,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1942年秋天,在新修的工字房内举办了军民大生产成果展览。现在,工字房已成为马栏革命事迹展览馆。目睹一幅幅记录着当年革命战争的老照片,不由人想起革命战争时期艰难困苦的岁月,对老一辈革命家肃然起敬!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从小就喜欢唱、喜欢用二胡演奏的曲子—《绣金匾》,就诞生在马栏这个地方。

陕西是紅色资源大省,在革命年代的三秦大地,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经典革命歌曲。《绣金匾》就是在那个年代诞生于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新正县马栏区三乡(今旬邑县)并唱响全国的红色经典歌曲之一。

这首歌的作者叫汪庭有,祖籍陕西商南,两岁时因老家闹荒旱,全家人逃难到富县。1936年,二十岁的汪庭有来到了马栏区三乡杨家店子村落户定居。他从小就喜欢唱歌,每到一处都能很快学会当地民歌,有的歌只听一二遍就会唱了。他在开荒种地时,一边劳动一边高兴地哼着歌儿,从歌声中感受着一种力量,唱不完、唱不够,将歌声完全融入了生活中。有时他还自己编歌唱,因为不识字,没法记录,就只好编好一节后马上教给村上的孩子们唱。到过年时,他就带着村上的孩子把自己编的新歌唱给群众听,很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绣金匾》就这样逐渐地唱开了: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你一心爱我们,我们拥护你!

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得红,金匾上绣的是,边区陕甘宁;二绣陕甘宁,世事多太平,军和民大团结,大家一条心。

三月里是清明,金匾绣三层,金匾上绣的是,模范八路军;三绣八路军,抗战下决心,对民众多恩情,爱国爱人民。

四月立夏天,金匾绣得宽,金匾上绣的是,八路军大生产;四绣军生产,比民忙大半,夜晚间守警戒,白天务种田。

五月五端阳,金匾绣得亮,金匾上绣的是,边区老百姓;五绣老百姓,抗战最热情,组织起自卫军,打倒小日本。

六月热气腾,金匾绣花云,金匾上绣的是,民众的劳动;六绣民劳动,有利有名声,行行出状元,“二流子”成英雄。

七月里七月半,金匾绣得宽,金匾上绣的是,妇女的生产;七绣女生产,织布又纺线,加入识字组,要当女状元。

八月里八月半,金匾绣得圆,金匾上绣的是,边区合家欢;八绣好家常,卫生身体强,全家人都和气,民主好商量。

九月里九重阳,金匾绣得长,金匾上绣的是,移民上天堂;九绣难民来,政府好优待,老户们帮助他,吃用有办法。

冬天里天气寒,金匾十绣全,金匾上绣的是,政府恩情宽;政府恩情宽,冬学到处办,有吃有穿有文化,快活过新年。

《绣金匾》唱的是《绣荷包》的调子。从歌词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及革命领袖最纯真的爱,对劳动生产的热情,展现出一幅边区党政军民同心同德、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美好图景。时任关中分区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一次军民联欢会上听了汪庭有与孩子们合唱的《绣金匾》以后,握着汪庭有的手说:“你唱的这首歌不但好听,而且内容太好了!我推荐你去各县乡演出,并到延安去演出,让毛主席亲自听听。”1944年11月,汪庭有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教英雄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获得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甲等艺术英雄的称号。

在革命战争中,歌曲属于革命者、属于人民,我党就是这样带领着中国人民一路高歌,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苦难走向辉煌。马栏,像一颗镶嵌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南端的明珠,在中国革命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