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农979,一个小麦专家的传奇

时间:2024-05-04

高凤香

2016年6月6日,刚刚出院的王辉又一次走进宝鸡岐山县“西农979”的麦田。走到地畔望过去,齐刷刷一层麦穗,平整得像精心挑选的仪仗方阵,太阳照上去,发出金灿灿的光芒。地边有一行杨树,杨树被风一吹,哗啦啦地响,树叶上的金光筛下来,洒在麦地里,穗子亮得像一条条竖起的金链子。

王辉一路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这一年,积劳成疾的王辉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治疗,天一下雨,他躺在病床上心急得跟猫抓似的。原本家人带他到周公庙转转,散散心,没想到车一进岐山,他却不想去了。

是啊,对王辉来说,世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小麦大田丰收的景象。每年六月初,当成千上万亩麦子翻滚着金黄的麦浪时,王辉来到黄淮麦区,站在田间地头,望着金灿灿的麦穗,心头涌动的是一个小麦育种人40余年的探索与革新,是一代大师赵洪璋的培养与扶植,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是一个农家子弟吃饱肚子的渴望与梦想,是一个麦田守望者“育得金种慰苍生”的不变初心……

一粒金种

2006年4月,阳光铺天盖地洒下来,河南驻马店水泉汪村的数千亩麦田就亮起来,王辉戴着一顶草帽,站在一群农民中间,跟他们一起观看“西农979”的长势。如果没人告诉你,你一定认不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陕西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王辉。常年在地里奔波,他的皮肤已被阳光染上黄土的颜色,衣服也扑成一层灰土色,两只鞋子常常是干净着走出家门,晚上带一脚泥土回家。

水泉汪村自2006年试种“西农979”,一家看一家,到第三年,全村所有的地都种上“西农979”。穗子抽齐后,家家户户相约着去地里看麦子。远远地,看到一层绿油油的麦穗,直挺挺地向着阳光,细细的麦芒浮起一层碧色的青雾,像谁给一望无际的麦田罩了一层碧绿的轻纱,又像是巧手的织女举刀裁过一般,整齐匀称,高低一致。密密麻麻的叶子藏在饱满的麦穗底下,不低头看,还以为“西农979”这种小麦没有叶子似的,亮光光地长出一地穗子。

弯腰从地畔看进去,靠近麦根处很少有阳光,密实的叶子交叉着,把阳光托起来,聚拢到穗子的位置,使穗子能够充分享受阳光的照耀。这样的株型结构,漏光极少,光合作用很充分,成熟期会明显提前。

2005年5月,在国家小麦区试点,30多个品种,一眼望过去,其它小麦还绿盈盈的,“西农979”的穗子已明显泛黄,颖壳皮儿都撑破了,露出明黄黄的籽粒。王辉抚摸着一粒粒麦子,眼里流露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千般爱怜。他看过来看过去,爱不释手,大弟子孙道杰提醒他,该走了,他才不得不站起来,朝前走去。

在河南新乡区试验点,一场雨水一场大风过后,很多参试品种倒伏在地,青绿色的麦穗东倒西歪地耷拉着,穗子还没有长饱满,瘪瘪的样儿令人惋惜。而株高75厘米的“西农979”,却像个从风雨战场上凯旋归来的战士,昂扬着一颗颗坚挺的头颅,迎着五月的阳光,尽情地吸收养分。王辉说:“一个品种好不好,要看它是否经得住大的自然灾害。经受得住,就是好品种。经受不住,就会被淘汰。大风一吹,麦子早期倒伏,就没有产量。后期倒伏,收割就添麻烦。”因此,选育“西农979”时,他特别注意抗倒伏这个性状。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看到“西农979”迥异于其它品种抗倒伏的表现,惊喜地给它记上又一大优点。

条锈病和赤霉病是黄淮麦区小麦两种最主要的病害。“西农979”是高抗条锈病和中抗赤霉病的优质小麦。得了条锈病的小麦,叶面上挂出一道道黄色,铁锈一般醒目,叶子软塌塌地向两边垂下去,麦穗又短又瘪,无精打采。而“西农979”的叶子却青绿青绿,围着茎干斜上耸立,叶叶精神,麦穗又长又饱,根根麦芒似细针,刺向天空。

染上赤霉病的小麦,有的穗子没灌浆就干死了,有的穗子半截黄半截绿,是即将病死的前兆。即使外观看起来完整的穗子,剥开一看也是干瘪病粒。而“西农979”除个别穗子会感染赤霉病外,绝大部分都能健康生长。

看到麦子成熟期一场场雨水落下来,有的品种麦穗发芽的情形,王辉欣慰他育成的“西农979”没有穗发芽的现象,即使收到场里,淋过雨水,也极少有发芽的。农民不懂科技,但是,他们能用肉眼看清“西农979”的耐穗发芽特性。抓一把穗子上发芽的其它小麦,再抓一把浑圆饱满色泽纯正的“西農979”,两相对比,不用细想,来年的麦种选择自然倾向于“西农979”。

五月底,王辉喜欢顶着日光流连于成片成片的麦田。微风吹过,麦香味儿到处弥漫,深吸一口,满肺腑都是“西农979”的香。王辉对爱人说,总觉得麦香在自己的身体里上上下下跑,常常迷得他直到日落西山,月亮升起来了,还不想离开。王辉回家晚了,爱人起初很生气,说王辉不只把麦子当孩子,还把“西农979”当成了情人,跟他时不时地发牢骚。后来,因为心疼他老跑地里送饭,渐渐地爱上了小麦,也理解了王辉对麦子痴迷的独特情感。十八年来,王辉带着他的育种团队,早出晚归,从最初的小偃六号与西农65亲本杂交,小偃六号与小偃504亲本杂交,到跟陕213亲本杂交,再到跟陕229亲本杂交,各个系谱杂交的后代继续杂交,集优交配,协调选择,综合选优,最终选育出创新型小麦新品种“西农979”。

集五六种优势于一身的“西农979”,半冬、早熟、多抗、高产、优质、广适,具有很强的生产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国审通过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广大农民争相种植,陕西、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都有大面积种植,河北、山东、重庆等省市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农业部连续七年推荐它为黄淮麦区主导小麦品种。李振声院士评价说:“该品种较好地协调了‘冬性与早熟、优质与高产等负相关性状间的矛盾,填补了黄淮麦区优质高产、冬性早熟品种的空缺,为该区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奠定了品种基础,为优质麦产业化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了重要的品种支撑作用。”

直至今天,王辉都难以忘记“西农979”在河南举行的三场声势浩大的观摩会。2006年5月,在偃师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普特副校长带队,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麦专家、农业科技人员和粮食经销商300余人,一到麦田,就引来偃师农民群众的围观。专家们一边观赏,一边评价,啧啧称叹。农民也凑到跟前,把“西农979”的优势夸了个遍。大田观摩结束,回到会议室,王辉教授讲解了“西农979”的综合性状和推广价值。会后,偃师市种植的“西农979”全部被订购一空。

2007年5月,前任校长孙武学带领数十名小麦育种研究人员亲临河南辉县考察,看到数千亩连片的“西农979”丰产方后,说“好品种不进中原难成大品种”,提出“把品种直接种到农民地里,让品种直接与农民见面,让农民自己挑选好品种”。为此,学校在省内外建立了小麦新品种示范园20个、示范基地59个,推广“西农979”,让更多的农民接受“西农979”,为国家的粮食增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农979”,书写着一个小麦育种专家的传奇故事。2016年9月21日,被评为“三秦楷模”的王辉被各大媒体报道后,连祖祖辈辈不种地的很多城里人都知道了他和他的“西农979”,知道了他的“西农84G6”、“西农1376”、“西农2611”、“西农2208”、“西农9718”、“西农9872”、“西农9871”、“西农822”、“西农165”、“西农20”。有些小麦育种人穷其一生,都培育不出一个新品种,而他,却在“西农979”之后,短短十年间,又育成了6个小麦新品种,一个比一个品质好。这与他早年积累的经验,与“西农979”选育的巨大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今,西农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成社说,学校为推广“西农979”,特地让餐厅蒸了6万个馒头,给全校师生品尝。那一天,偌大的笼屉里冒着腾腾的热蒸气,学生排着队领馒头,教师排着队领馒头,领到馒头之后,塞到嘴里,咬一口,越嚼越香,越嚼越筋道。师生们奔走相告,“西农979”磨出的面就是好,蒸出的馒头就是好,能嚼出筋丝来。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各个地市的学生,回到家乡再绘声绘色地宣传,“西农979”的名声就传播出去了,小麦专家王辉的名字也长了翅膀一样到处飞。

2012年,王辉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站在领奖台上,王辉捧着亮闪闪的证书,仿佛捧着一粒主宰国家粮食命运的金种子,心潮起伏。40年了,他苦过,累过,但是,当他看到黄淮麦区一望无际的麦子时,看到家家户户满场院晾晒的麦粒时,看到农民合不拢嘴的喜悦时,他心里涌动的是甜蜜,是幸福,是别人永远无法体会的责任意识。而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赵洪璋恩师曾经给予他的遗传育种经验的启蒙与指导。

一代大师

王辉的小麦育种推广办公室,摆放着两辆文物级的架子车。孙道杰说,木质的是赵洪璋老师用过的,铁质的是王辉老师用过的。翘起的车辕手把都磨去了一个角。木头的磨掉宽一些,长一些,铁质的磨掉的浅一些,短一些。这深深浅浅的磨损,记录着一代大师赵洪璋育种的艰辛历程,记录着一个小麦专家王辉成长的艰苦岁月。

1964年9月,王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农学系,幸运地遇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导师——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教授。赵洪璋是中科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他培育的“碧蚂1号”和“丰产3号”曾引起黄淮冬小麦主产区小麦品种的两次更新换代。

王辉是个勤奋踏实的学生。大学同学王书良说,他爱打乒乓球,每天早早起床向操场跑时,就看见王辉夹着一本书走了。问王辉,那么早,夹着书到哪儿去了。他说,找个僻静的地方看书,遗传育种的书特别厚,老师讲得快,纯粹理论,很难理解,自己笨,所以,得提前看,反复看。

还不到早饭时间,学生大多没起床,王辉一个人坐在操场一角,读他的《育种学》。书放在腿上,读一读,勾勾画画,圈圈点点,疑难问题全标出来,想一想,不得其解,课堂上就认真听,不懂的地方再去请教。王辉的学生孙道杰说,这门课难在老师讲育种后代处理方法,没见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第一次听赵洪璋老师讲课,是关于“碧蚂1号”的专题。一场报告下来,王辉知道了“碧蚂1号”、“杂交”、“系谱法”等概念。会后,他找赵老师借来讲义,认认真真抄一遍。他记住了150到200公斤的产量,记住了“碧蚂1号”9000万亩的最大推广面积,记住了碧玉麦和蚂蚱麦的组合杂交,记住了抗倒、抗病、高产的特点,记住了中外、冬春不同小麦基因源合流后的遗传潜力。

第二次听赵洪璋老师讲课,是关于“丰产3号”的专题。他提前借来讲义抄写,边抄边勾画重点,边用心记,懂得了小麦增产50—100公斤不是神话。“丰产3号” 茎秆健壮,耐肥抗倒,穗大质佳,比村里解放后种了十多年的碧蚂麦产量明显提高。而赵老师利用来自西北欧冬性极强的晚熟品种做杂交亲本的探索精神深深感染了他,让他明白,在小麥育种领域,要想取得卓越的成果,须得有打破传统观念的思想。

那时候,王辉在三号楼上课,晚上有时住在农作二站。二站是西农的农场,是标本区、试验区,二站种着赵老师的“丰产3号”。王辉从试验区走出去走回来,看见“丰产3号”长起一层淡绿色的雾时,他就会做梦。梦里自己也变成一棵麦子,长在赵老师的田里,跟“丰产3号”一样茁壮。赵老师有时带着王辉他们一班学生到地里实习,看着麦子讲。株型、根系、叶子、麦穗、产量、性状等等,书本上原本死的知识全都鲜活起来。

播种、杂交、选择、考种时,王辉力争跟着看一遍,有时还能亲自操作。每次参与实践活动,王辉都有一种新鲜感、兴奋感,比起单纯学课本知识,王辉对小麦育种的程序更痴迷,更有兴趣。

特别是看到“丰产3号”成熟时的画面后,王辉更坚定了自己从事小麦育种的人生志向。即使离开学校43年后的今天,王辉依然能清楚地回忆起那个画面。赵老师试验区的地头插着“丰产3号”的木牌。年轻气盛的王辉看着一层整齐的小麦,呆在那里,心头忽然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圣感。王辉的老家在杨凌,自家的麦地就在两公里外的五星村西魏店,从小长这么大,哪见过如此整齐的麦田?哪见过如此神奇的画面?哪见过如此痴迷小麦育种的老师?

1968年9月,王辉从大学毕业,被安排到兰州军区21军部队农场锻炼,1970年再分配时到了陕西眉县良种场。良种场有300多亩地,麦田占到200多亩。王辉是唯一的大学生,也是唯一的技术员。眉县良种场主要给整个眉县的农业生产供应良种。如果良种选不好,就会影响全县农民的一料庄稼。在这里,王辉读懂了赵洪璋老师严谨育种的良苦用心,深感肩头责任的重大。从1970年到1973年,王辉在地里蹲了三年,他仔细观察各种农作物的长势,尤其关注小麦各个阶段的生长情况,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良种场一年能种五六个品种。哪个品种表现好,去杂后来年再繁殖;哪个品种表现差,第二年就被淘汰。眉县农业局每年都会选送新品种,试种一年,表现好的,经过再繁殖后送给生产队大面积推广。王辉在眉县原种场的三年生产实践,累积出大堆的问题,急需要老师为他指点迷津。

1973年9月,王辉申请调回原西北农学院给赵洪璋老师当助手。在赵老师的长期濡染与熏陶下,王辉掌握了小麦育种的系列技术活儿。

九月整地,十月播種。整地时王辉会去地里察看。撒肥料要均匀,旋耕机旋地深度要达到15公分,耙耱要平整。如果哪个地方不平整,他就拿起耙子耙一耙。即使小小的一个坑,他也会走过去耙平。种地时,谁划行没划直,他会要求重划一遍。小麦材料摆放好,他要全部检查一遍。一个品种没放好,他瞅一眼就能看出来。跟王辉干了几十年农民工的老徐(女)说,别看王辉平日乐呵呵的,但是一旦摆材料出了差错,翻起脸来,比汶川地震的反应都可怕。王辉照着赵老师的话给她讲,育种是一门科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材料一旦混淆,十年之功都有可能付之东流。

冬春季的田间观察,王辉背一个包,包里装一个本、一支笔,边走边看边记录,任何一个细节都不会遗漏。冬天的早晨,沉沉的一觉醒来,麦苗全都看不见,白茫茫一片。老远看见一个雪人,蹲在麦田里。走近一看,是王辉。他三刨两刨,刨开后手扶着麦苗头偏来偏去地看,再用笔在本子上写一写,写完后又刨一层雪盖住麦苗。麦子起身的季节,王辉跑试验地的次数更多了。他一会儿走进去一会儿走出来,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着,笔杆摇动得更快了。

整穗去雄,是王辉的拿手绝活儿。他拿着小剪刀,蹲到一株发育良好的麦穗下,拉过麦穗,一刀一边,两下,麦芒全都不见了。再接过镊子,上部一下,基部一下,无用的小穗就掉下去了。再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捏住麦穗,用食指轻轻压住内、外稃顶部,右手把镊子轻轻插进去,内、外稃的合缝张开后,夹一个出来再夹一个出来,连续清理三次,一朵花的去雄就结束了。

采粉授粉,王辉能把握住最佳时机。麦子即将扬花时,王辉去地里守着,看到父本麦穗中有1~2朵小花已经开放,他用手把开花的麦穗轻抹2~3次,同时多抹几个麦穗。稍过片刻,就有大量小花的内、外稃张开,露出花药。他赶快将麦穗弯进光滑纸片叠成的容器中,用镊子轻敲麦穗,将花粉振落在容器中。去雄后第二天上午,王辉先取下母本麦穗上的纸袋,一只手捏住麦穗,另一只手用毛笔蘸取刚刚采集的父本花粉,自上向下轻轻抹在柱头上,授完一侧再授另一侧。

盛夏分类选择。下地选穗前,王辉会像赵老师一样,反复强调育种目标的重要性。他说,品种的突破首先是育种目标的突破。育种目标既要适应当前的生产水平,又要促进生产的发展,还要满足农民的需要。当地主栽品种是制定育种目标的基础,育种家要善于找出在当地条件下经常起作用而且作用比较大的性状,作为主要目标。

临时工在他的指导下按照标准去试验田选择,选上的麦穗用红头绳绑住。金黄的麦穗上浮起一层鲜艳的红头绳。临时工选完后,弟子们去选,把不合目标要求的全剪掉。最后王辉去地里选。他拿着一把剪刀,走一步,上下看看,剪掉一根红头绳,再走一步,又剪掉一根红头绳,红头绳落到泛黄的叶子里,格外醒目。王辉继续剪,剪的同时,又让弟子们去绑住自己没有选中的另外几株。剪到最后,弟子们的脸色都变了。王辉一看,劝他们说,没事的,这很正常。哪里有天生的育种专家?都是靠经验累积出来的。当年自己跟赵老师下地,也是如此。后来,他一有时间就往地里跑,蹲到麦田里看麦子,看得久了,觉得每一株麦子都有个性,每一粒麦子都是孩子。他甚至坐在地里,抱着麦子,给麦子说一肚子的心事。麦子好像也懂了他的心思,摇一摇,就摇出了自己的性状特征。于是,他就能看到麦子的品质里去了。

七月份,室内考种。王辉坐在实验室正中间。孙道杰和其他人坐在两边。每个人面前摆一张小碟子,底下放着一个大桶。收回的种子装在纸袋里。同一组合的倒进每个人面前的碟子里,挑出病粒、瘪粒,留下饱满的色泽透明的,剩下的倒掉。弟子们专心致志地挑选,王辉一边看一边讲,时不时地把他们选中的种子拉出来一碟,说这个不能要,顶部没熟到头,说那个不能要,屁股有黑胚。这样反复几次几年后,弟子们选的株行、穗行也过关了。

师从赵洪璋教授,王辉练就了过硬的育种技术。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更加严格地训练他的团队。不管哪道工序,他都精益求精。经过七年的努力,王辉培育出他育种生涯中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1991年,“西农84G6”通过省级审定,赵老师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西农84G6” 省审通过,增强了王辉选育优质小麦品种的信心。他感谢赵洪璋老师,钦佩他博大开放的胸襟与气度,更欣慰的是,人生能遇到这样一代大师,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切中肯綮的指导。而赵洪璋老师勤勉、精进、俭朴、吃苦耐劳、淡泊名利、大济苍生的人生境界,更成为他不断磨砺自己的精神导向标。“西农84G6”之后,时隔14年,王辉能选育出推广面积累计上亿亩的“西农979”,与赵洪璋老师当年的栽培与濡染密不可分。

王辉的办公楼一进大门挂着一幅赵洪璋教授蹲在麦田的照片,他的办公室摆放着一张赵洪璋老师的老照片。张玲丽说,王老师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赵洪璋老师的像。如今,接手小麦育种事业的孙道杰也离不开王辉教授的引领。孙道杰走在推广办公室的库房,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边走边讲解,说起堆放的各式工具如数家珍。他摩挲着架子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磨损掉的车辕手把,满含激动地说,靠北墙的一张黑板,赵老师曾经在那里给学生们讲过育种要领,王老师也站在那里讲……

一代大师的成长离不开另一代大师的引领,赵洪璋师承沈学年,他的“碧蚂1号”的杂交组合就是建立在沈学年教授大力推广碧玉麦和蚂蚱麦的基础上。王辉也离不开赵洪璋教授的引领。从沈学年到赵洪璋再到王辉,西农大的这些小麦育种专家,他们师脉相承,环环相扣,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为我国小麦良种选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个梦想

1943年10月16日(阴历9月18日),陕西杨凌李台乡五星村西魏店王家,一个男孩的出生让初当母亲的女人又喜又愁。喜的是,头胎就生了一个顶门杠;愁的是,日本侵略者对杨陵的轰炸。1938年,蒋介石曾在西北农学院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因此,在王辉出生前的两三年,日本鬼子对学校施行了三次轰炸,导致附近村民20余人伤亡。西魏店距离学校不远,村民惊恐慌乱,一度躲到渭河滩避难。

解放后,战乱年代出生的王辉有幸进入小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寒,王辉读书时印象最深的是饥饿。地里打不出粮食,亩产50斤左右的小麥,无法喂饱一家人的辘辘饥肠。在杨陵姚安小学读高小那两年,王辉天不亮就起床,给书包塞块干硬的玉米面馍,头顶星星,深一脚浅一脚地去学校,边走边啃。不敢吃完,啃到不饿就行,剩下的塞进书包,等到肚子咕咕叫时再啃几口。从西魏店到姚安小学,沿途要经过一片片麦田。麦子刚种下去,他们一帮学生娃就盼着出芽儿。过完年,地气上升,王辉去地里挖荠菜时又盼着麦子快快长高。麦子扬花时,凑到跟前捏一捏,瘪瘪的,恨不得拽一下让它飞长。等到麦穗鼓起来,肚子饿到实在忍不住时,他就去掐一个穗子,揉搓着吃。麦子黄时,地里到处是弯腰弓背割麦的农人,王辉也帮着家里割麦子,打麦子,晒麦子。虽然累,但心里乐呀,终于有麦面馍吃了。但是,吃不了几顿,又变成干硬冰冷的玉米馒头。

王辉说,在杨陵中学读初中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顿顿喝糁子。糁子稀得能照见天空飞过的麻雀。情况好的,能吃到玉米面和麦面掺和在一起蒸的馒头。他却很难吃到。靠什么打发饥饿?王辉的同班同学杨树忠说,他经常看见王辉,一个人坐到操场看书。王辉说,看书入迷了,真能忘记肚子饿,远离吃饭的同学,待在操场僻静的角落,闻不见别人吃馒头的香味,心里好受些。学校每个月给贫困生发三块钱助学金,他偶尔还能买个馒头吃。那时,吃一块麦面馍,是他最大的梦想。

现年八十岁的退休老教师马一平,提起王辉,夸得不住口,说王辉当年在学校担任学生会主席时就立志学农。叔父王谦在西农读书,大学毕业又在西农教书。读高二后,王辉有时放学会去叔父那里住。走上五台山,站到西农大校门前,他就想,高中毕业,一定要到这里上大学,学小麦育种。闲暇时,叔父给他讲沈学年,讲赵洪璋,讲李振声,讲他们的科研成果。特别是西农培育出来的小麦新品种,对王辉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毕竟,麦面馒头的香味,是他学生时代挥之不去的记忆。

叔父喜欢给王辉讲西农辉煌的历史。王辉从叔父的聊天中,了解到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来龙去脉,知道了于右任选址杨陵建校的原因,也对杨陵适宜各种作物试验的三道塬地貌有了理性而宏阔的认识。

叔父给他讲中国古代农业,讲五谷,讲后稷。他知道后稷。打小父亲就给他讲后稷的传说。后稷是有邰氏姜嫄生的,爱干农活,喜欢教老百姓种庄稼,栽培出来的百谷茁壮茂盛,穗大粒圆。尧舜让他负责农事,他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父亲讲的故事早早给小王辉种下了从事农业的梦想。再加上叔父的引导,饥饿感的煎熬,使王辉从进学校那一天起就爱上了小麦。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是北方粮食的主打品种。小麦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王辉学生时代萌发的梦想,决定了他日后肩头担子的分量。

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王辉能够在政府的资助下读完小学中学,是值得欣慰的事。生在杨凌,长在杨凌,读书在杨凌,小麦育种的本领来自于杨凌,来自于西农大,来自于赵洪璋老师,所以,毕业后,他又回到杨凌工作,把最旺盛的生命献给了小麦育种事业,献给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农科城。他一直干到70岁才退休,退休之后,又被学校返聘。他离不开麦田,离不开他的小麦研究室。即使住院,每到播种季节、收获季节,也要想办法去地里转转看看。四十多年来,育种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解决不掉,他无法心安。小麦育种是他最大的心事,相比身体的疾病,国家粮食的安全更让他牵挂。他说,不管去哪儿,没有小麦,就没有风景。小麦育种已经融入他的生命,仿佛他的血脉,难以分开。

王辉坚守着自己育得金种慰苍生的人生梦想,把育种故事写进了泥土里,写在了三秦大地的麦浪上,写进了浩浩荡荡的黄淮海麦区。读他的育种经历,就是读一部平凡中创造辉煌的传奇故事。自2005年推出“西农979”之后,王辉带着他的团队,选育出一个又一个优质小麦新品种。这不只是一个小麦育种专家的传奇,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团队的传奇,更是杨凌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区的传奇……

他无愧于“中国好人”、“时代先锋”、“三秦楷模”的光荣称号。

2016年10月12日,在“三秦楷模”王辉教授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指出,王辉教授是农业科学家特别是小麦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是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从事科研四十多年,刻苦钻研,执着守望自己痴迷的麦田,践行着“培育出更多更优小麦品种”的初心,彰显了他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

2017年1月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师一上班,就收到一份陕富面业集团赠送的“979小麦胚芽粉”。欣慰的同时,禁不住深深感叹,他们领到的何止是一款科研新产品,何止是一盒营养新食品,更是王辉教授对老百姓身体健康牵挂的责任心啊!

冬日的午后,王辉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端详着包装盒上鲜亮而又刻骨铭心的一行数字,眼角热辣辣的,麦浪滚滚的金黄麦田又一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