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伊朗和以色列的谍战恩怨

时间:2024-04-23

储殷

今年5月,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亲手扯下台上黑布,成摞号称伊朗研发核武器的秘密文件暴露在聚光灯下。这些文件,据说是以色列特工从德黑兰偷出来的,有半吨重。此前他已在以色列国防部用英语发表电视讲话,指认伊朗对国际社会隐瞒研发核武器的秘密计划。情报机构搞到的这些文件显然是内塔尼亚胡对伊高调指控的依据。

几天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内塔尼亚胡随即发声,称赞特朗普的决定“勇敢而且正确”。内塔尼亚胡的情报指控被拿来当做美国失信于国际社会的“合理性”解释。

这次事件如同伊朗和以色列之间谍战恩怨的一个缩影:两国互为不共戴天的敌国,谍战恩怨颇具戏剧性,而美国则如幕后黑手,在背后推波助澜。

伊以谍战剧,还要从两国情报机构的渊源说起。

以色列的“摩萨德”(全称为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是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和当年的苏联“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等齐名的情报机构,杰作频频,在国际社会大名鼎鼎。而伊朗作为中东地区强国,事实上也有实力不俗的情报实力,伊朗作为什叶派穆斯林国家,恐怖袭击发生概率比欧洲还低,就是最好的例证。曾经,两家情报机构曾有深度、密切的合作。

以色列建国后,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曾是继土耳其之后的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穆斯林国家,尽管遭到伊斯兰世界宗教保守人士的抨击,但伊朗还是和以色列开启了长达近30年的蜜月期。

这一时期,出于共同防御阿拉伯国家和苏联渗透的原因,同时双方也都是美国的盟国,两方结成了“外围同盟”。1958年,伊朗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下建立情报与国家安全组织,简称“萨瓦克”。萨瓦克与摩萨德的情报交流也随之展开,有消息称,萨瓦克的情报人员有不少接受过摩萨德的培训。

不过萨瓦克还有一个别号:那是伊朗人“最受人憎恨和恐惧的机构”。由于伊朗国内矛盾尖锐,反巴列维声浪此起彼伏,萨瓦克除对外搞情报之外,对内处决异见人士也是一把好手。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伊朗成立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朗新政府的伊斯兰意识形态决定了伊以蜜月关系难以为继,伊朗不再承认以色列,两国关系急转直下,但双方情报机构却仍是剪不断理还乱。

1980年,伊朗和邻国伊拉克之间的民族矛盾、边境纷争、教派冲突不断激化,最终使两国走向战争。出于对付两国共同敌人伊拉克的目的,伊朗和以色列仍然维持了合作关系。战争期间,以色列秘密地继续向伊朗提供军火。

1981年以色列实施“巴比伦行动”,出动14架飞机长途跋涉,成功偷袭并摧毁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20公里处的奥斯拉克核反应堆,这一行动据说也得到了伊朗的情报支持。

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1991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次年美国领导的多国联军对伊拉克发动打击。随着萨达姆麾下的武装力量在海湾战争中被多国联军摧毁,伊朗和以色列的共同敌人消失,两国不可调和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台面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伊朗仍拒不承认以色列,并积极介入巴以冲入,通过各种渠道支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反抗以色列,也支持黎巴嫩境内的真主党武装,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情报机构的身影。

以色列国土狭小,缺乏纵深,对国家安全有异常严苛的高标准,伊朗在以色列周边培植反以势力的行为已足以被以色列认定为敌人。

2003年,伊朗宣布成功提炼出浓缩铀。以色列十分警觉地意识到伊朗有可能发展核武器。即便到今天这种可能性仍然很低,但这种可能的存在即是以色列所不能容许的。

从2010年至2012年,伊朗先后有三名核科学家遭到暗殺。2010年,伊朗境内核设施疑似被植入病毒,大量设备瘫痪。这些据说都是以色列情报机构的成功战例。

总体来看,伊朗自伊斯兰革命后便遭到美国制裁,横向国力对比已远不如巴列维时期,这种实力衰落也难免影响到伊朗情报能力。

伊朗目前自然没有实力渗透到以色列从事破坏活动,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伊朗情报机构能保证自己的核设施和重要军事目标安全,仅发生零星几起暗杀和黑客事件,已足以说明自己的业务能力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