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活的“毛边”

时间:2024-05-04

【适用话题】宽容 理想与现实 接纳 执行力

有人喜欢在学习之前,先读几篇“打鸡血”的文章或看一部励志电影以激励自己。虽然看完后会热血沸腾,但效果往往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因为这些励志电影和文章,没有给你展现生活的“毛边”。

什么是毛边呢?找一块粗糙的布料,用力把它撕开,断口处会有很多冗余的丝线,这就是毛边。励志电影不会给你展示这些毛边,因为它会极大地削弱故事的戏剧性与张力,拖慢节奏,带不动剧情,也就带不起你的情绪。

曾经有编剧总结了一个基础的故事模型——英雄之旅,里面包含故事创作的七要素:目标、阻碍、努力、挫败、意外、转弯、结局。事实上,很多励志内容都是按照这个模子刻出来的。于是,你看到:主人公设定目标,夺得长跑冠军;遇到阻碍,缺乏专业指导;他发奋努力,每天苦练;再次挫败,由于训练不科学,与冠军失之交臂;发生意外,邻居恰好是退休的国家队教练;剧情转弯,生活将两个失意的人绑到一起,他们决定携手找回尊严;光明结尾,两人齐心协力终于站上了领奖台。你看完这样的故事后血脉偾张,发愤图强,然而当你翻开练习册:嗯?跑道呢?哎?我的国家队教练呢?哎呀!状态不好,那赶紧看看主人公是怎么解决的,可主人公好像从头到尾状态都很好,他跑了几天,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可你在学习中需要面对的是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而这些毛边,除非对剧情有助力,否则不会出现在剧本里。

我们生活在媒介编织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不会展示毛边的——明星好像从来不会出汗,剪辑师不会让你看到语言节目选手忘词的窘境。同时,我们正生活在越来越多的即时反馈里——算法机器24小时待命,当你无聊时第一时间向你推送搞笑段子;外卖小哥迟到十分钟,你就能获得补偿金;那边的商家说一年包教包会,这边的店主说他这儿只需要一个星期。

这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毛边不见了。

可现实生活里的毛边,是永远抹不平的。一旦把媒介和即时反馈带来的幻觉等同于现实,人就會越来越无法忍受真正的现实。

很多人立志写作,却迟迟不肯动笔,因为手一放到键盘上就发现,原来写作真的需要时间,需要一点一点、走三步退两步地完成,少一步都不行。

让我们常想毛边,提高执行计划的韧性;让我们常念毛边,照见他人生活的不容易,构建宽容的生活。

(林冬冬摘自微信公众号“韩大爷的杂货铺”)

【素材分析】现实不留情面,面对没有滤镜的生活“毛边”,我们要正确认知。对于自己,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会在抱最大的期望同时,也做最坏的打算;对于他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期望一劳永逸,努力的脚步一步也不能少。

【速用名言】

1.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英国文学家 王尔德

2.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当代作家 毕淑敏

(特约教师 康虞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