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王晓卿
冯昭奎/著
2018年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自1860年以来,四次科技革命一波接一波地兴起、衔接、交迭,构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科技发展与创新十分活跃的“科技革命时代”。大约150年的漫长岁月里,人类文明经历了和平与发展、战争与革命、前进与倒退的历史进程。
近50万字的巨著《科技革命与世界》涉及相关的历史与现实,内容十分丰富充实,堪称是一部藏龙卧虎的力作。笔者不揣冒昧,撷取以下八点对全书的内容作一简介。
一,在以1776年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基础上,世界上发生了四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了第一次,其主要标志是电气化与内燃机的发明;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第二次,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的利用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第三次,其主要标志是互联网从军用扩大到民用;从21世纪初开始的第四次,其主要标志是信息技术成为科技革命的核心。
二,1860年,英國人建立电磁理论体系,法国人制造出第一台内燃机,同年10月,中国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大肆洗劫和纵火焚烧,同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这四个历史事件聚首同一年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智慧与血腥交织的重要历史规律:由于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在世界各国发生和传播的时间有先有后,成效有大有小,导致“先进国”与“后进国”之间呈现出殖民与反殖民、侵略与反侵略、冷战与热战等纷繁复杂的世界景象。
三,本书不是一部系统全面的近代科技发展史,而是从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国际安全研究角度,截取迄今“科技革命时代”中值得关注的史实、案例和问题,勾勒“科技革命时代”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跌宕起伏的历程。鉴于日本是在迄今150年的“科技革命时代”对我国命运影响最大最深刻的邻国,也是中国人“最关注的外国”,因此,“日本问题”成为本书内容的一个重点。
四,在追赶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时代潮流中,日本是“迟到者”。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后来居上”。在亚洲,日本“幸运地”遇到了一个错失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机遇的“大而弱”的近邻中国。但由于抓机遇用力过猛,争强权性子太急,导致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一百多年间成为在胜利峰巅与失败谷底之间激烈浮沉、大起大落的国家的“典型”。
五,战后,日本通过经济高速增长和稳定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当今日本已进入“超高龄超少子化社会”。战前日本曾把“中国不发展”当作“机遇”,拼命抓住这个机遇走上了侵略中国的错误道路。如今,日本领导人如果能从内心对中国有一个正确认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中国发展”这两大机遇,日本或可能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六,当今,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人们可以发现历史上的规律仍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有助于能抓住和用好科技革命机遇的那些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军力增强及相对实力地位的提高,反之则会导致国家相对实力的下降,从而以“量变到质变”的渐进方式深刻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并可能重塑各个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引发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
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大国博弈正日益向着太空、极地、深海海底乃至网络空间扩展;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定向能、军事航天技术等正在引起的各种武器装备的创新与升级,其中有些新武器装备的研发和运用将可能改变未来战争的形态;有专家甚至认为“机器人将是战争的未来——而它的到来也许会比许多人预料的更快”。与此同时,科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核心技术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八,正当中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在众多科技领域取得迅速发展的时候,美国在2018年挑起一场“贸易战争”,实质是针对中国的“科技战争”。美国企图在核心技术上扼制中国,其战略目标就是干扰和阻挡中国抓住用好新科技革命机遇的前进步伐,妄图使中国再次沦为错失科技革命机遇的国家。然而,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的那个中国,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一定能够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新科技革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题目为本刊所加,文字略有删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