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史安斌
第102届普利策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今年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获奖结果首次由一位女性,同时也是首次由一位非白人来宣布,她是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新任行政总监达娜·卡内迪。由这位记者出身的非洲裔女性宣布评选结果是很“应景”的选择,过去一年,女性和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都是美国社会关注和新闻輿论界追踪的热点问题,因而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本届普利策奖关注的焦点。
不过,普利策奖越是突出这种变化,反而越是让人想到美国新闻界乃至美国主流社会难以改变的一些结构性“顽疾”。毋庸讳言,白人男性中心主义长期以来一直是欧美新闻业的隐形价值观,女性在媒体行业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成为无人敢于挑战的“惯
例”。就连因最先曝光韦恩斯坦性骚扰丑闻而获奖的《纽约时报》也承认,男性在他们的新闻采编部占据绝对优势。2017年这场声势浩大的“MeToo”运动,对新闻业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女性的话语和地位,它将会让整个行业进一步反思当前新闻业根深蒂固的结构失衡问题。调查显示,美国媒体的新闻采编部中白人比重高达84%,从主流大报的头版到广播电视频道的新闻主播台,有色人种——特别是有色人种女性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也不太可能出任媒体高管职务。
虽然今年的普利策奖展现出一些积极变化,但仍无法在短时间内撼动“白人男性中心主义”这一根深蒂固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具有百年历史的普利策奖能否彻底超越“美国中心”的定位和“白人男性中心主义”的藩篱,将是其能否真正成为“世界新闻行业标杆”的关键所在。
(摘自《环球时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