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饱满厚实的作文内容是这样打造出来的第二招:一波三折的描述,过程饱满

时间:2024-05-04

【名师简介】

李文镪,知名作文研究专家,知名语文专栏教师,福建省语文一线名师,多年命中中考作文原题。全国中小学作文大奖赛评委,福建省龙岩市某省级示范校语文老师,被华夏名师资源库收录为“语文学科专家”。先后受十余家知名作文刊物邀请,开设有“作文新思维”“阅卷人说”“李老师讲作文”等作文教学专栏,主编、参编有“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补充教科书”、《作文课本》《作文课程》等作文类教辅书籍一百余部,发表作文研究、作文教学类作品计二百余万字,指导学生在各类中学生刊物发表作文千余篇。

李老师近几年命中中考作文原题部分展示:

2016年中考,《意林2016中考作文冲刺热点押题素材》第20页李老师撰写的《押题7:阅读》命中湖南邵阳卷:“阅读让我 ”;北京卷:“读书·实践·收获”;山西省卷:因为 ,我爱上读书。

2015年中考,《意林·作文素材》2015年第12期赠刊《中考冲刺最后10天必背范文》第23页李老师撰写的《热押主题十五:梦想》命中四川巴中卷原题。

作文君

用尽洪荒之力,考场写作文时还是大脑空白?倾尽全力构思,作文却仍然被批内容平淡、语言枯燥?也许,你和高分作文之间,只隔着一套跟着名师学作文之《满分作文我有招》的距离!11月初,意林打造的跟着名师学作文系列之《满分作文我有招·初中》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上市了!提醒热心的素粉们直接去新华书店和各大网店出手购买即可。本书是语文名师李文镪教学二十余年的经验总结,是他精心打造的高分作文破解之法,里面每一个技巧都好用,每一篇范文都是模板!

继上期节选书中一节,教你打造饱满厚实的作文内容之后,本期继续刊登第二节,与你分享行文中一波三折的构思!更新鲜和实用的方法,将在后面连续刊出,欢迎关注哦!

一人一事的记叙文由于事件单一,如果处理不好人和事之间的关系,往往会给人留下材料单薄的印象。因此,写一人一事的记叙文,要做到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行文时通过一波三折的事件描述,把事件写得波澜迭起,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使事件厚实,人物形象饱满。

【出招】

牛局长的电话

□阿 虎

自从牛德生当上局长后,就很少回家看望住在乡下的父母亲,二老也难得到县城儿子家住个十天半月。乡下离县城有七八十里地,平常联系也不方便,有急事还得跑到五六里远的小镇打电话。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八点多钟,牛局长刚到办公室坐下,女秘书就接到一个电话:“请找牛娃接电话!”电话是牛局长父亲从家乡小镇的电话亭打来的,老伴昨夜去世,他一大早赶五六里路跑到镇上打电话通知儿子,结果儿子家没人接电话,只好打到儿子办公室来。“牛娃”是牛局长的乳名,女秘书自然不知道。“我们这里没这个人!”女秘书“啪”的一声将电话挂上了。

牛局长父亲不禁纳闷:自己的儿子不是一局之长吗?怎么会没这个人?老伴因病去世,做儿子的不知道怎么行?牛局长父亲急得团团转,不由得摸起后脑勺,突然急中生智:单位里不都兴称官职吗?不妨找“牛局长”试试。于是又提起电话拨了一次,接电话的仍是刚才的女声:“喂,请问找哪位?”“请问牛局长在不在?”“等一下,我看看。”女秘书放下电话,去给牛局长传电话。牛局长一听是找“牛局长”的,以为又是哪个单位的事要协调,于是对女秘书说:“就说在开会,等会儿再打。”女秘书拿起电话,回了句“牛局长在开会,等会儿再打”,就把电话挂断了。

牛局长父亲不知道儿子为何不接电话,只好等了一会儿又将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仍是那个女的:“请找牛德生接电话!”这回牛局长父亲换了一种口吻,相信这下儿子该接电话了吧。女秘书听了这种口气,知道这人肯定和局长关系不一般,赶紧过去传话。牛局长一听是找“牛德生”,认为不是同学就是亲戚求他帮忙,只是将手一摆:“就说我不在!”女秘书照局长的意思回复过去后,就挂机了。

牛局长父亲一听肺都要气炸了:刚才明明还在,怎么一会儿又说不在?狗日的还给老子玩花样!他憋着性子,分析着如何让儿子接电话,忽然他想起一次,看见儿子接电话毕恭毕敬的情景,不觉计上心头,重新将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还是那个女同志:“喂,请叫小牛接电话。”女秘书一听语气,认为是哪位首长,不敢怠慢地去请局长接电话。牛局长一听是找“小牛”,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电话旁,恭恭敬敬地拿起话筒:“喂,请问是哪位领导……” 话没讲完,话筒那边就传来老父嘶哑的吼声:“领导个屁!龟儿子,我是你老子,你妈昨晚死了!”

牛局长一听,立马瘫倒在地。

【核招】

一个乡下父亲给城里当局长的儿子打电话的故事,本来极其平常,却因为父亲在电话那头对牛局长的称谓的变化,把这一简单的故事演绎成了一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新官场现形记”。这就是“一波三折”的力量。我们在写叙事作文时,要有波折意识,努力把事件叙述得曲折有致,让事件制造出波澜来。

具体地说,作者在制造“电话事件”的波澜时,成功地运用了误会法,让“牛局长”随着听到电话那头对自己的不同称呼,而在心里产生了不同的误会。当牛局长听说电话是找“牛局长”时,心里认为是哪个单位的事要协调,因此不接电话;当他听说是找牛德生时,心里想是同学亲戚求他帮忙的,因此不接电话;当听说电话那头是找“小牛”的时候,心里误以为是领导的电话,赶忙毕恭毕敬地接电话。

运用误会法构建文章的波澜时,除了运用心理误会之外,主要还有“语音误会”和“语义误会”。请看下面示例:

①有一次,学校刚开展完为贫困学生捐款助学的活动,班里就趁热打铁举行起主题班会来。我的同桌是第一个上台发言的。她走上台开篇第一句就是:“马瓜,马瓜,我爱你!”全班同学听后先是一片愕然,然后微抬下巴,转起眼珠惊讶起来,接着全体回头,目光唰地一齐朝向了坐在最后一排的帅哥李马瓜同学。李马瓜脸上顿时挂不住了,红一阵白一阵,嘴里反复嘟囔着:“我……我……我和她没关系!”全班同学随即哄堂大笑。作为主持人的我,听得也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紧跑到她身边,看看她讲稿里究竟写的是什么。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原来,她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前来了个抒情,只是普通话不标准,把“玫瑰”读成了“马瓜”。

②一位护士看到病人在病房里喝酒,就走过去小声叮嘱他:“小心肝!”病人听到后乐开了花,赶紧微笑着回答道:“小宝贝!”

片段①中,“我”的同桌因为普通话不标准,把“玫瑰”读成了“马瓜”,诱导了全班同学对后排李马瓜同学的联想,这就是语音误会。片段②的病人把护士“小心肝”的善意提醒误解为是对自己的昵称,这就属于语义上的误会。

运用误会法构思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时,一般有两条情节线: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写作时要集中笔墨刻画明线,将暗线的前半部分隐藏起来,越是充分地描写明线,越是严实地隐藏暗线,明暗两条线的错位、反差就越大,误会法产生的艺术效果就越好。当然,在进行明线描述的时候,要强化误会心理的描写,例文中写牛局长一次次的心理误会,就是明线。例文集中笔墨刻画牛局长的误会心理,目的是诱使读者走进牛局长的内心,认同他的情感和思想,竭力将读者引向与暗线相反的方向,等待最后谜底的揭开。

要构筑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除了可以运用心理误会、语音误会和语义误会等误会法外,还可以通过制造巧合、设计扬抑、构建冲突和设置悬念等方法来实现。

【支招】

运用误会、巧合、悬念、扬抑、冲突等构筑一波三折的情节,对相关情节中的细节做绘声绘色的描述,可以让内容饱满厚实。

【用招】

电话风波

□李清明

三下两下地扒下晚饭,我抹了抹嘴,飞快地向宿舍奔去……

两天了!两天都没能打到热水来洗澡,在这秋末冬初的时节,冷水洗澡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当我胡乱地拿好衣裤,抄起水桶正准备赶到澡堂的时候,宿舍的电话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听着这“零零零”的催命铃声,我顿时犹豫了,是接还是不接?接嘛,等会儿或许又没有热水来洗澡了。天!难道要洗第三天的冷水澡?不接?可能也不行,每回这个时候,爸爸都会打来电话的。略作思量后,我还是拿起了电话。

电话果然是爸爸打来的。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可能是工作太紧张的缘故吧。我心里这么想着时,电话机那头传来一声问候:“儿子,你明天什么时候回家呀?”听到这问话,我心里有团火苗开始聚集,心想:老爸,就为了问这个,你耽误我洗热水澡了!于是我没好气地应付了一声:“跟过去一样!”电话机那头传来“哦哦”两声后,接着说:“那我明天下午五点半开车来接你。”

其实,每回回家你不都是这个点来接我吗?我压制住心里的怒火,“哦哦”地回应了两声。正欲挂了电话,那头又传来爸爸沙哑的声音:“儿子,你没事吧?”这回我内心的怒火真的被点燃了,如电梯从一楼到十二楼一般,“噌噌噌”地往脑门直闯,我对着电话吼:“有事,怎能没事?再迟一会儿,我又要洗冷水澡了!”

我正想挂机,突然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对呀,我爸爸不会开车啊!难道……我赶忙又抓起电话,低下头,放轻语气,小心翼翼地问:“请问……那个……你是……”“啊?”对方好像也愣住了。突然间,旁边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大笑,一转身,只见几个舍友夸张地张开嘴,瞪起眼珠瞧着我,有的捂着肚子,有的弯着腰,都笑得龇牙咧嘴的,更有几位,居然敲着水桶故意唱起歌来,一路往澡堂小跑而去。

半晌过后,电话那头轻轻传来一声回答:“我是沙小净爸爸。”

呜呼,我的热水澡呀!

技法运用:一个电话,演绎了一段跌宕起伏、波澜迭起的故事。这得益于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法。巧合法的运用,使故事情节有起有伏,同时更好地展现了作者在不同阶段的内心世界。

巧合法就是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使矛盾骤起或突然得到解决,从而产生文势跌宕起伏的一种构思曲折情节的方法。你看:在“我”终于利用缩短吃饭时间赢来洗热水澡的机会时,宿舍的电话恰巧就响了,恰巧就响在“我”爸爸打来电话的这个时间段里。电话里传来的声音,恰巧和“我”爸爸那沙哑的声音一样,这让“我”误会了电话那头就是“我”的爸爸。电话那头告诉“我”周末接“我”的五点半的时间,恰巧就是平时周末爸爸来接“我”的时间……在这一连串的巧合中,一个简单的故事,演绎起来就波折丛生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