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云晓
【观点引路·找到真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找到你自己的路。”晓松的母亲在他年幼时告诉他的这句话,影响了他一辈子。二十年前在小镇长大的晓松,最终寻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用各种借口让自己安于现状的人,一定会在未来某天,听到内心发出的从未真正活过的叹息声。
【适用话题】理想生活;谋生之道;家教
蟠曲村是大理苍山脚下一座“空心村”,老房子闲置荒废,还守在村里的,除了当地最穷困的白族人家,就是村里唯一的外国人晓松了。
晓松,法国人,自由作家,在大理一处老院子开了家私房菜馆。早晨5点起床,他会背上竹篓去古城里的市集买新鲜的食材,用带着法国腔的中文和当地菜农讨价还价,以及切磋食材的做法。他做菜创意十足,会在传统法国菜里加入四川的花椒,用叶子包裹着传统白族小食,乳扇。在大理的生活所需靠做私房菜的饭钱便够了。做完菜,每天还有很多时间,泡上茶,坐在老竹编椅上看书,听虫鸣鸟叫,或是打理小菜地种的蔬菜香草。日子过得惬意自在。
晓松的人生中,对他影响至深的,是生命的头20年。一岁时,父母带他从法国第七大城市斯特拉斯堡搬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小镇格勒诺布尔,他在那里生活了20年。那是一个由外来移民组成的村子,生活着很多不会说法语的难民,以及很大一部分想要过不一样生活的法国中产阶级。晓松的母亲来自德国南部的上层阶层,却和像民工一样的晓松爸爸相爱了。妈妈曾对年幼的晓松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找到你自己的路,要用你的一生去追你的梦,去做你想做的事。这才是你出生的意义。”
1991年,晓松大学毕业,去了巴勒斯坦、土耳其、黎巴嫩、约旦、叙利亚。从那时开始写作,写亚洲文化,过上了他小时候梦想的生活,深入地探寻这个世界。1996年,他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来云南丽江探访东巴文化。当地人带晓松坐一只很小的船去找东巴人,一叶扁舟漂在碧蓝无波的湖面上,当地人一路唱着山歌,在泸沽湖上轻慢地划了三小时,晓松说:“美好得像是要去世界的尽头了。”
2005年,晓松在甘孜色达佛学院认识了一个刚毕业的喇嘛医生,想要开诊所帮家乡的村民治病,但是太穷了开不起。晓松于是拿出所有的积蓄,加上从一些法国朋友那里筹来的资金,给这个喇嘛医生买了一处房子做诊所。
“如果你真的走出去,去感受过生命,去体会过生命的力量,听到过垂危之人发出微弱的求生聲音,在尸横遍野的战场,看着那些幸存的人无助惊恐又渴望生存的眼睛,抑或是,你曾彻底将自己放于自然,体会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感动,你就不会再问,为了真正想做却看不到现实利益的事情,去放弃舒适与熟悉的现状,是否值得。人生最大的灾难,不是去追求自己的路然后失败了,而是因为怕失败,从未尝试过。”
晓松说:“生命于我是一场实验,我不知道五年十年后会发生什么。但现在我在大理的院子里写作、做菜,我非常喜欢。如果有一天实验结束,我会继续向前,全然去投入下一场实验。”很多人习惯说,要先赚够钱才能过喜欢的生活。其实过着理想生活的人,都是在喜欢的生活里生出谋生之道的,这是通往理想生活的唯一路途。
(特约教师 张亦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