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董祥忠
看过名侦探柯南或是福尔摩斯的读者,一定对侦探们心细如发、闻声辨人的功力印象深刻,这也从侧面说明人物的语言会让人物所想所思无所遁形。
正如,我国西汉时期著名思想家扬雄在《法言·问神》所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也就是今天人们归结出来的“言为心声”一语,这里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言语是人们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我们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如果在作品中需要刻画某一些人物形象,就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加以描写。
相信,凡是读过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同学应该对此都有着深刻的体验,林黛玉刚刚进贾府与贾母等人以礼相见时,只听见后院飘然而至,传来了一声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紧接着一个“丽人”的闪亮登场:只见她“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原来她就是“凤辣子”——王熙凤。这里对王熙凤的描写,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因此,我们可以顺着侦探们探案的思路,通过人物语言对人物形象身份、品性、性格个性的“暴露”,来开启“闻声见人”的鮮活写作之旅吧!下面揭秘五条神奇的侦探法则:
侦探法则一:人物语言暴露身份。
俗话说得好:“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人说什么话。”也就是说,人物语言的呈现一定要写得真实自然,符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语言一般要体现出不同人物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决不能张冠李戴。出自识字不多的老人之口的,大多是方言或者是通俗的话语,如果说出来的话让人们听着像某些专家,那就是与其身份完全不合,也失去了应有的表现力。要真正做到引用人物的“原话”,不要人为地改动,以达到写谁像谁,突出人物特点的目的。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写道:“前面也是
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里的两句话是“我”和母亲在前面走,“我”的妻子和儿子在后面走的时候,儿子的发现和表白,现实地表现出了一个年龄不大的孩子当时的惊喜,话语中写满了儿子的天真、纯洁。
又如2015年潍坊市中考满分作文《嫌弃+抱怨=得不偿失》一文中,用倒叙开头写张A时,这样说:“哼!都是你的错!”再现了比赛失利后,“我”的搭档张A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激情绪,对“我”恼羞成怒地发火的情形,其“怨气”一并迸发。写“我”的语言有这样几句:“反正我就选那些,你看着办!”虽然仅仅是简洁的文字,却充分地表现出“我”的傲气、独霸,读者不难体会到“我”的性格特征:凡事以“我”为中心,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侦探法则二:人物语言暴露人品。
众所周知,要想了解某个人物,一般要由日常生活中人物的言谈举止入手做起,而人物的语言又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诸如我们看过的话剧,主要就是通过人物的话语加以表现。这样看来,在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就不能随意为之了,而是要费一番脑筋,要注意抓住那些能够体现人物品性的话语。写作时,只有大家这样去做了,才能写好人物语言。而走好了这一步,才得以形象地展现作品中人物的风貌,从而有力地彰显人物的思想品质。当然,这并不一定就是说语言描写越多越好,同样还要注意“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的道理。
例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在描写闻一多的语言时,只有文章开篇精短的两句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不多的语言,却能让读者由此充分地体会到闻一多先生所具有的崇高的思想品质。
又如2015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中写妈妈对“我”说的几句话:“女儿啊!你想想,他们学画画都几年了,你从没有拿过画笔……从小,你上的补习班不是学英语,就是学奥数,从来就没报过什么艺术班!”妈妈并没有长篇大论,却能够表现出妈妈的别样风范,了解“我”、知“我”心,这就是一个懂得对孩子进行鼓励的称职妈妈。
侦探法则三:个性化的语言鲜明暴露人物特征。
常言说道:千人千模样,万人万脾气。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人,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直来直去,而有的人却是委婉含蓄的;有的人快言快语,而有的人却是慢声慢语的;有的人感情浓厚,而有的人说的话却是通俗易懂的;有的人少言寡语,而有的人却是滔滔不绝的……可以说,不一而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描写人物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征来写。因为,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有助于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性。
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写孔乙己说话时
的文字:“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语言中的咬文嚼字以及“之乎者也”等,让人自然体会到这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落魄的读书人的形象。
又如2015年济南市中考满分作文《那声音常在我心田》中写学姐说的几句话:“你总该为梦想做点什么。”“如果不为梦想付出行动,那么梦想永远只是梦想。”语不多赘,淡而有味,写出了学姐对“我”的影响。由此可见这位学姐的个性:心中有梦,懂得追逐梦想需要付出行动。也正是因为学姐体现出来的这一特性,才深深地影响了“我”,而“常在我心田”。
侦探法则四:人物语言越短越真实。
这是对人物语言描写的另一个要求:话语要精练。虽然我们主张采用人物的“原话”,但是,这并不是说要原文照录人物所说过的一切话语。因为并非人物的所有语言,都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大家在写作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就要学会对人物的话语进行反复筛选,做到去粗取精,然后选择其中重点的话语加以描写。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地拿来就写,泛泛而谈,不光有些啰唆的意味,还会叫人觉得不太痛快。因此,语言不宜长。
例如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当写到母亲想要推着“我”去北海公园看花时,“我”是这样回答的:“不,我不去!”只有四个字,却是恰如其分的,因为这正符合“我”当时的心情和烦躁的心态。不难想到,双腿瘫痪的“我”,怎么可能有耐心说出太多话呢?
又如2015年福州市中考满分作文《让》中写小男孩的语言,都是简约的:“水!”“啊哦,好玩,好玩。”“让我玩吧。”形象而又贴切地表现出了男孩踩水时的欢快心情,非常符合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的现实。自然,如果这里的话语冗长了,那就是在代替小男孩说话了。
当然,成人的语言也不宜长。一篇作文里如果都是长篇大论的话语,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侦探法则五:人物语言的神情、姿态隐暴露真相。
一个人说话时,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总要带有相应的表情与动作等。此时此刻,如果将这一切都选择性地描写出来,就可以大大地增强表达效果。因为当你在听到人物说话时,还看到人物说这些话时的神情、姿态等,当然要感到比单纯地说话直观、形象而新颖了。有时,为了使描写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在表达的形式上还可以穿插灵活的提示语,可以在前面,可以在后面,也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例如阿累的《一面》中,當鲁迅问“你要买这本书”的时候,还描写了他那“正直而慈祥的眼光”。发自肺腑的问候语言,再加上“正直而慈祥”的神情来辅助着进行刻画,不光内容丰富,而且更能够表现出鲁迅先生的品质:平易近人而又热情好客,特别关注进步青年。
又如2015年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想想别人》中有这样几句:“我走上前去,接过爸爸手里的碗,说:‘我来吧,爸。”在精要的话语中,掺杂着“我走上前去,接过”的动作描写,有力地刻画出了“我”因愧疚也想为爸爸做点事的言行。随后的几句:“他一愣,有些诧异我的懂事:‘小心点,别烫到了,那我去给你做饭。”写爸爸关心“我”的语言,加之以“一愣”“诧异”的神情,活画出爸爸针对“我”突如其来的“懂事”表现出来的别样。
总的来说,对于“闻其声,见其人”的写法,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技巧外,大家还要善于琢磨、开发出新途径,并且不断完善,从而真正达到“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目的。
【佳作展台】
对 话
□佚 名
做完作业已是周日上午十点,太阳早就爬得老高了,我揉揉眼睛,走出房间。
村子里空荡荡的,大人们都把自己交给田地,村子里只剩几位老人,伴着蜂鸣和鸟叫。我走在竹林小径上,陡然看见前方的傅伯伯,心里咯噔一下。都说傅伯伯是怪人,一个农村老头整天捧着本书,与谁都不愿意讲话,并且脾气暴躁,先后与两任妻子离了婚。是继续往前走,还是掉头走人?我想改变行进方向,又觉不妥,只得硬着头皮走过去。
我嗫嚅了下,终于从嘴里小声地挤出“傅伯伯”几个字。“哎,小伙子,你好啊!”傅伯伯扬起眉毛,像见了老朋友似的跟我打招呼。不知是因为不习惯他的热情,还是意外,我呆呆的,几乎说不出任何话。
“来,到我家坐坐嘛。”傅伯伯的手轻轻落在我肩上,语气里满是温和。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跟着他的脚步走。
傅伯伯给我倒了一杯茶,所有的话语随着泡开的茶叶而升腾。“小伙子,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很怪,觉得我特孤僻?”这话好像一块石头,不偏不倚堵住我的喉头。
他呷了口茶说:“其实我并不孤僻,只是找不到投缘的人,我觉得你身上有种安静的气质,而且你这人爱思考,很好。”我端茶杯的手一抖,似乎空气里满是我的紧张。
他说:“你经常一个人站在门口的梨树下发呆,我猜你是在思考。你喜欢一个人走路,我觉得这是思想者的特征。你还喜欢在有月亮的晚上在门口托着下巴望天,这也是一个思想者的行为。”这下子, 我彻底惊讶了。他怎么对我的行为这么清楚?
“因为我也是一个喜欢发呆的人。”他说。
我对他的看法突然有了改变,或许他并不是真正的怪人。
那天,他谈了他的青春,他的爱情,他的奋斗,还有他读的书和他的落寞。
临走时,傅伯伯转送给我一句他非常喜欢的村上春树的话: “哪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是啊,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也许就是人心,因为隔着肚皮。但世界上能让心和心相连的,不就是沟通和交流吗?而对话,恰恰是达到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方式。
以前的我总是羞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怕出错,怕同学嘲笑、老师看不起,但傅伯伯教给我的这一课,让我在语言与思想的碰撞中,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
【点评】这是一篇以“对话”为题的作文,文中也以 “我”和傅伯伯的对话为主要发展情节,形式与话题结合得恰如其分,是一篇佳作。在文中“我”的话不多,但挤出的“傅伯伯”三个字很符合“我”心底对傅伯伯的畏惧之情,简单而又符合人物心理,无形中也塑造了傅伯伯的怪人形象。相对于我的话,傅伯伯的话语较多,也很值得同学们借鉴。“来,到我家坐坐嘛。”话语中透着热情和家常的随意,符合一个好客、成熟的成年人身份,让傅伯伯“怪人形象”的面纱开始脱落。而傅伯伯说的其他话:“小伙子,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很怪,觉得我特孤僻?”“其实我并不孤僻,只是找不到投缘的人,我觉得你身上有种安静的气质,而且你这人爱思考,很好。”是对话中的重要内容,言为心声,傅伯伯的话语中不但显示了他读书的习惯,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从直接说出自己不是一个孤僻的人,从而使傅伯伯开朗、愿与人沟通的个性大胆地显露出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