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南亚次大陆的历史记忆(下)

时间:2024-04-23

吴孟克

在英国殖民者眼中,南亚次大陆像一座北方由一系列山脉拱卫的“堡垒”,其最主要的威胁来自海上。虽然北部山脉屏障很难逾越,但英国还是认为出于保卫印度的考虑,应该让“友好”的势力控制那些地区,具体来说就是沿着英属印度北部山地构建一系列“保护国体系”。通过这种方式,英印既免去了直接面临北方战略对手压力的风险,也获得了陆上安全保障,还节约了控制成本。

整个19世纪,英国在陆地方向地缘政治的注意力都为与俄国的“大博弈”所吸引。防止俄国自中亚方向对英印构成威胁成为了英印政府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英印政府力图在其边境建立一系列“保护国”作为“缓冲”,19世纪30年代末和19世纪70年代末对阿富汗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就是出于这一考虑。梳理这段时间的历史,对理解今日中印关系在喜马拉雅山边境地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印度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思考直接传承自当初的英国殖民统治者,只不过印度的主要战略对手从昔日的俄国换成了今天的中国。

建立喜马拉雅山的“保护国链条”

印度与几个喜马拉雅山国之间的关系直接继承自英印:尼泊尔处在印度强烈影响下;不丹的外交政策深受印度的“指导”;锡金1975年“加入”印度。这首先是由于三国在抵抗英印侵略时的不同表现造成的。

位于最西部的尼泊尔是三国中军事实力最强的一个。廓尔喀部族依靠武力征服最终于1769年统一了近代意义上的尼泊尔国家。在巩固了山谷地区的统治后,尼泊尔迅速开始向恒河流域的平原地带与青藏高原两个方向扩张。尼泊尔对青藏高原方向的扩张随着1792年清军攻入尼泊尔境内而被终结。高度军事化的文化和对财富的渴求使得尼泊尔不得不继续向南寻找扩张的可能,这就使其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迎头相撞了。1814年?1816年,英印对尼泊尔开战,并为胜利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通过这场战争,英国认识到了尼泊尔的军事实力。因而,英印奉行了一种对尼泊尔相对友好的政策,希望能以抽取尼泊尔国家兵源(所组成的就是今日仍在印度军队和英国军队有其编制的“廓尔喀团”)并缓和其对英国仇恨的方式把尼泊尔“改造”成一个对英国友好的国家。经过数次政策反复和内政变遷后,尼泊尔最终形成了对英国友好、维护自己国家独立但却闭关锁国的政策。在1857年?1858年的印度大起义期间,尼泊尔派军队协助了英国的镇压行动;1904年,尼泊尔又给英国侵略西藏的行动提供了协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尼泊尔还向英国军队提供了十几万廓尔喀兵。1923年,英国正式承认尼泊尔独立,并与尼泊尔签订了《永久和平友好条约》。

尼泊尔东边的不丹的实力比尼泊尔弱,其传统上信奉藏传佛教,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是属于藏族系的噶隆人。18世纪时,不丹也奉行向南部扩张的政策,并占据了今日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的部分领土。这使不丹与英印之间产生了矛盾。1864年?1865年,英国向不丹开战,不丹被彻底打败,与英国签订《辛楚拉条约》。1904年,不丹给英国对中国西藏的侵略行动提供了帮助。1910年,不丹与英印签订《普那卡条约》,条约保障了不丹的“独立”,但同时规定不丹的对外事务受英印“指导”,不丹沦为了英印的“保护国”。

锡金则是三个喜马拉雅山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锡金的统治民族是藏族系的菩提亚人,信奉藏传佛教,但其人口中的多数属于信奉印度教的尼泊尔系民族。当英国人在印度扩展其殖民势力时,锡金正陷于和尼泊尔、不丹的战争之中。尼泊尔夺走了原锡金王国的大部分领土,这些领土构成了今日尼泊尔的东部省份。锡金的领土还一度被不丹完全占据,直到锡金的“宗主”——西藏地方政府派出武装力量干涉才恢复了其国家政权。1826年,因为锡金国内族群发生械斗,英印派使团出使锡金调查情况。英国官员发现锡金的领土气候凉爽,特别适合避暑,于是就开启了英国割占锡金领地、建立风景旅游区的侵略进程。原属于锡金的大吉岭等领土在蚕食中逐渐被纳入英印。1861年,英国派军队侵入锡金,迫使锡金王室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锡金事实上成为了英印的“保护国”,统治范围仅限其首都甘托克附近。锡金国王每年在首都甘托克和中国西藏轮流居住,并试图在西藏地方政府的帮助下组织抵抗。1886年,出于开展与中国西藏贸易的目的,英国向锡金发动了一次短暂的军事行动。随后,西藏地方武装进入锡金,并在隆吐山一带修筑防卫工事。1888年,英国对锡金境内的西藏地方武装发动攻击,西藏地方武装大败。英印军队占领了锡金首都甘托克,并俘虏了锡金国王。1890年,清廷与英国签订了边境条约,从此锡金正式完全被纳入了英印统治之下,锡金王国名存实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喜马拉雅山国都曾有过试图倚仗北方的中国来抗衡英印扩张的意图和实践。尼泊尔一直坚持向清王朝“进贡”,但也并不是真心“臣服于”中国,而是为了利用其抵制英国的影响。1865年被英国彻底打败后,不丹还对中国清王朝有某种幻想,直到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签订后,不丹的幻想才彻底破灭并倒向了英印。

印度在独立后,立即和三个喜马拉雅山国分别签订了新的条约,这些条约和这三个山国与英印签署的条约高度雷同。1975年,印度还借锡金内部纷争的机会一举将锡金吞并。

对中国西藏的侵略与渗透

中国西藏也是英印政府建立“缓冲国”的目标之一。向喜马拉雅山国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国家可以充当英印进一步侵略西藏的跳板。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西藏地方政府处理对外对内事务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长期以来,由于宗教、民族上的关系,西藏地方政府在包括锡金、不丹等的山国中享有某种精神领袖和“宗主”的地位,经常介入到这些国家间的争端和内部事务之中。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走向衰弱,这给英国加强在西藏的影响力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俄国在中亚和波斯(伊朗)方向大举扩张,与英国的“大博弈”加剧,进一步推动了英印在中国西藏的扩张。

1900年,有传俄国在中国西藏设立了代表处(事后证明此乃谣传),因而英印政府向西藏地方政府要求同样的权利,遭到拒绝。1903年,英印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战争。1904年,拉萨被攻陷,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内地。西藏地方政府被迫与英印签署《拉萨条约》。西藏地方政府被迫开放亚东、江孜、噶大克(今西藏阿里地区噶尔)作为通商商埠,承认中国与英印的锡金段边境,并同意不与英国以外其他大国建立关系。该条约虽然没有生效,但其主要内容均被1906年清政府和英国签订的《中英续订印藏条约》所继承,英国宣布承认清廷对西藏的“管理”,同时清廷承诺不让其他大国“干涉”西藏的领土完整和内部事务。

英印对西藏的侵略战争使其获得了一定利益,但其对西藏人的血腥屠杀引发了国际谴责,同时其在西藏影响力的扩张也引发了俄国和日本的强烈反应。在国际压力下,英国政府不得不强制英印政府改变其赤裸裸的侵略政策。但事实上,英印一直没有停止通过一系列方式扩大在西藏的影响力,包括:培养亲英势力;挑拨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国中央政府的关系;拉拢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向西藏地方政府提供武器弹药;文化渗透;等等。英印总督还数次与十三世达赖喇嘛会面。1911年~1912年,以防止“中国革命扩散”为借口,英印出兵占领了中国藏南地区。1914年,英印政府又在西姆拉会议上炮制了所谓“麦克马洪线”。

从英印对西藏的侵略与渗透活动也可以看出,虽然英印政府受制于英国中央政府,采取重大行动需获得后者首肯,但英印对周边地区的侵略扩张政策基本是由自己制定、规划和执行的。1904年的侵藏战争中,英印军队就主要由征募自南亚次大陆的廓尔喀人、帕坦普什图人和锡克人组成。1947年印度独立后基本“继承”了英印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直到1959年解放军进藏平叛后才被废止。然而,印度一直对原先英印所拥有的“特权”非常迷恋,可以说,印度政府对英印对外政策的“继承”造成了诸多消极影响,无疑也构成了今天中国和印度发展友好关系的重大阻碍之一。

(作者为《世界知识》杂志编辑、记者)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