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海知道

时间:2024-05-04

第一次看海是在东山岛,二十多年前的夜晚。海洋与苍穹的浩瀚无缝连接,人类有限的视线无法完全囊括这海天一色。一轮大圆月贴在天空。我从来没见过在海面上的月亮,没见过它如此明亮而且硕大浑圆,这样的月陌生且惊艳。“海上生明月”的作者张九龄一千多年前是不是也站在这样的夜晚,看着这样的海和天空才有了那千古绝唱。浪涛一波一波,一环一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一只渔船像是从海里长出来一样,越来越大,船上的渔火也越来越近。那一幕回想起依然清晰心动。站在东山海边,无数激情和灵感涌动,每个人都是诗人。

但海不是东山的全部。谷文昌把人们的目光从海洋与天空带回沙滩陆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谷文昌在担任东山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岛上干部群众种植木麻黄,制服了肆虐的沙魔,把一座荒岛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继而才有东山后面的发展与故事。

了解一件事或一个人有很多途径,目睹的听闻的,纸质的口述的,每个侧面都能慢慢丰满整体。第一次了解谷文昌是从他的夫人、福建省“十大公益老人”史英萍老人那儿。采访那年,史英萍老人已88岁。她回忆当年的东山岛说,“一上岛,没有树,只有沙,风很大,要把人刮跑一样。有时台风来了,人走着走着就得蹲下来,蜷成一团,不然真要被卷走了。”

1949年,史英萍与谷文昌双双南下福建,分配在东山县,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无遮无挡的东山岛。岛上土地荒凉,人烟稀少。无数个流动沙丘随风泛滥,步步紧逼,吞噬村庄、房屋、耕地……幸好,它迎来了谷文昌这位共产党人。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踏上了治沙的漫漫征程。要治沙就得种树。在东山风风雨雨十几年,史英萍见证了谷文昌在岛上的艰难治沙历程。谷文昌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史英萍也吃不好睡不好,她多希望能替丈夫分忧解难。试验了十多个树种,几十万株苗木,屡战屡败。作为带头人的谷文昌并不气馁,虽屡败,却再战,他不断将信心传递给人们。终于,其中的木麻黄活了,一棵两棵,成排成片,东山岛终于绿了。树实现了树的价值,人实现了人的梦想。东山岛化身一只彩蝶翩翩于世。一座荒岛变得生机勃发,饱含多少像木麻黄一样在困境里坚守的东山人一代又一代的不懈耕作。

穿过木麻黄,我们行走在海浪的一呼一吸中,我们如海鸥在环岛路上尽情飞奔。进入“寡妇村展览馆”时,历史蓦地沉静下来,脚步缓而沉重。我从这里又一次了解谷文昌。

展览馆里被抓壮丁图片里,有一位“黄文卿”,我与之同名同姓。他脸庞瘦矍,穿西装戴领带,旁边还有一张他家属的合照,上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照片显示的年纪与穿戴说明他应该是被抓壮丁中有幸回到家乡的一员。

“寡妇村”指铜钵村。1950年,国民党军队溃退台湾时在东山大抓壮丁,抓走的4000多名壮丁中,铜钵村仅有的200多个男丁就被掳走147名,其中已婚者91人。一夜间,痛苦的泪溢出大海,铜钵村也被称为“寡妇村”。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之后,“黄文卿”回家了。不知道当他再次踏上故土细腻的沙滩,看到满目青翠,见到乡人涌来,那是怎样的一种恍若隔世。30多年的日升月沉对个体是怎样的漫长。被迫离开时,青壮有力,归来时,两鬓白白。海浪涌起的声音和自己的心律那么合拍地跳动着,与台湾海峡那边听到的不一样,那边听到的浪涛似乎是亲人不断的呼唤,澎湃起伏,肝肠寸断。日子从光阴的缝隙中汹涌流逝,相见不久的亲人相继去世,团圆的时日那么少而急促。生命的最后十年,“黄文卿”在家乡铜陵静静生活,即使垂垂老矣,借助拐杖他也要在村里行走,看看“拉山网”回來的乡亲,看着日子越来越好。夕阳西下或风掠过白发时,我想他有时也许会像深水沉默吧,也许他会默默听潮的循环,默默想海深处不愿再触及的伤。他是历史的,魂兮归来,归于历史。

看着“黄文卿”的照片,虽没有什么关联,却突然有种强烈的代入感,脑里涌入了那些望海而立的身影,那些夜夜流泪的哭泣,那些悲情凄婉的歌册,不觉更为嘘吁。潮水猛烈地撞击礁石,大海愤怒又悲伤。谷文昌当年冒着政治风险提出将这些被抓壮丁的家庭定为“兵灾家属”,政治上不受歧视,生活上给予帮济。这与种植木麻黄一样,造福无数,影响久远。木麻黄是从外部改造,“兵灾家属”的定性却是一个抚慰内心的举动,温暖了岁月。

让我们的思绪回到海上。东山这片富庶的海,藏着无数宝藏和秘密。这片海知道东山岛所有的故事和情感,也许从一万年前,从东山岛印上人类第一个足迹开始。人们与海抗争,与海和解。漫长的海岸线像琴弦不断被弹奏。我们再次来到东山岛时正遇上开渔归来,收获满舱的笑声在风中荡漾。我仿佛又看到二十多年前的那船渔火,若星辰落海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