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熟未必能生巧

时间:2024-05-04

张勇

“熟”能生什么?谁都能脱口而出,“熟”能生“巧”呗。这话当然没错,小学生也知道,可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

曾经有一个理论被广泛传播,说只要在某个领域坚持够一万个小时的练习,便可成为该行业的专家。这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推广的理论,现在正受到一项新研究的质疑。一项由五所大学的心理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就拆了格拉德威尔的台。在一组棋手与音乐家的对照实验中,作者发现不同的熟悉程度只占影响表现水平变量的三分之一,他说道:“最主要的水平差异没有得到解释,而这些差异很有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换言之,练习是很重要的!但光练习并不能让你成为另一个马友友。成功还与性格、年龄、智力等因素有关。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针对猕猴行为的最新研究表明,由于大脑活动不稳定,“熟”不一定能生“巧”,不停练习投篮或高尔夫挥杆技术可能只是在白白浪费时间。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在研究中,研究人员让猕猴以不同速度伸手触碰彩色光点,同时对猕猴大脑中负责动作协调的区域进行监控,并记录猕猴每次伸手的速度。结果发现,在上千次试验中,猕猴极少能以相同的速度伸手,它们伸手速度的细微变化与它们伸手前大脑活动多少相对应。

其实,“熟能生巧”,这是过去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产物,无论是农民种地还是工人做工,确实是“熟”能生巧。越是熟练,越能够提高效率,越能够做得准确。可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强调创新的时代,一味求熟练,一味重复过去的做法,就会导致出现一些相反的效果。知识经济要求创新,不能因循守旧,而过去的“熟能生巧”的观念则使得创新受到阻碍,因为人们习惯于以往的思维,不愿意作出突破。

伦敦的的士司机与公交司机同样开车多年,但只有的士司机负责记忆空间位置的大脑海马区变大。公交司机每日开同一条路线,固然驾轻就熟,大脑却未得到足够挑战。而的士司机需要时时掌握伦敦的最新路况,思考如何最快最顺地将乘客送达,大脑遂得充分发展。一个拉《梁祝》的人,重复练五年后可能拉得不费吹灰之力,对曲子的控制力与表现力却不曾精进半分——没准还不如刚学会时。顶级医院里,老医生是一流人才,因其持续面对疑难杂症,不断突破自我。在无甚挑战的小医院,年资高的医生有时反而知识陈旧落后,还不如毕业没多久的年轻医生。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熟,在一些时候,更容易让人陷入无意识的简单重复,习以为常,甚至习非胜是,不但于人的创造力没有任何帮助,还常常受到限制,生巧的门儿都没有。

如果人们只顾埋头苦干,力求熟练,却不去找窍门和捷径,只遵循客观规律,不去打破陈规陋习,即使拥有再熟练的技艺,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被淘汰。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使用古老而又繁琐的织布机去织布料,为织得更多更好的布料,去苦练织布技能,而不去改进和创新织布机,最终也不能如愿以偿。

可怕的是,有些老师也坚信熟能生巧。在某一方法的长期训练中,學生的确能熟练、牢固地掌握这一方法,形成习惯。可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接受别的方法,即使是更好、更优的方法,他们也懒得去接受。试想一个连好方法都懒得接受的学生,我们又怎么能奢望他能生“巧”,能选择更好、更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熟,不一定生巧,有时候,更容易生锈。

【原载《江苏科技报》,本刊标题有改动】

●陕西宝鸡 朱权利荐

插图 / 创新发明 / 佚 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