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东北雪乡变形记

时间:2024-05-04

张从志+黄子懿+王春鳖

近日,东北雪乡又流出了当地导游逼迫游客买高价票的视频:视频一开始,女导游就直言“雪鄉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然后她试图在逻辑上论证雪乡宰客的经济基础,因为在这三个月里,雪乡得“把一年的钱赚回来”。最后,她恐吓不租雪服的下场:“男的被冻到高位截瘫,女的不孕不育。”

而在雪乡刚刚爆出的另一个视频中,因为游客不肯通过导游买雪地摩托的票,游客直接被导游扇了几巴掌。还被质问“这钱能让我挣你为什么要让别人挣?”

在前段时间,雪乡临时加价宰客的事情,已经引发舆论哗然。2017年12月底,有网友发文控诉,自己提前预定好了雪乡旅馆“赵家大院”的房间,到达后却被要求强行补差价,二百七十六元预定的房间,被要求补价到一千多元。其实,一个地区的宰客之风,并非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伙违法犯罪那么简单,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环境因素。

苦寒之地,点雪成金

官方称谓里,这里是黑龙江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境内的双峰林场,这里每年有七个月积雪,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1986年3月,摄影师王福春来到双峰林场采风。他将其中一张雪景作品命名为《雪乡》投稿,随即入选上海第一届国际影展。《雪乡》一炮而响。

据早年去过雪乡的网友回忆,那会儿的雪乡居民“纯朴得你都不好意思”:住一晚十块,吃饭一天一人十元,菜有酸菜白肉、超山珍、大棒骨等等,自酿的小酒免费喝。但到了2004至2005 年雪季期间,雪乡每个家庭旅馆能挣三万至五万元,2011年户人家户均年收入就超过十万元。而过往当地百姓多为伐木工,平均每年只能挣三千元左右。

得益于2013至2014年间《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智取威虎山》等影视作品在此取景拍摄的传播效应。2014年,“雪乡游客人数呈几何式增长”。但涌入的不仅是外来的游客,也有商人,许多本地居民开始撤出。

“商人唯利,雪乡自然物价超高。”本地人李婷说,也就在这个冬天,房间临时加价、打车漫天要价、天价食物就已成了雪乡旅游被舆论指责的焦点。

一日宰客,日日宰客

然而,这些丑闻尽管遭到舆论批判,却很难改变当地的宰客现实。因为雪乡的黑导游和黑旅行社笃定了一点,雪乡,没有回头客。在黑龙江本地,哈尔滨人去太阳岛,牡丹江人去镜泊湖,而雪乡接待的游客大多来自南方。千里迢迢,只是来看个雪景,南方人来了一次,未必会来第二次。所以不宰你宰谁呢?不多宰点我就亏了!

再加上如导游所说,一年只有三个月的赚钱“档期”,三个月要挣够一年的钱,那就要宰客。不止雪乡如此,在内蒙古著名胡杨林景点额济纳旗,也是因为一年只有十几天落叶可看、一次就要挣够一年钱而疯狂宰客。

国内其他“坑爹”的景点也各有千秋。有网友在安徽黄山景区一家饭馆里的菜单上看到了一道名为“黄山一绝”的菜。老板一再表示此菜绝佳,吃了不虚此行。他问老板:这菜到底是啥?老板神秘地说:你吃了就知道。这位网友看了一眼菜单上不菲的价格,又看了下菜名“黄山一绝”,终于点了这道菜。在等菜的过程中,他充满期待。可过了一会,老板端上来一盘蕨菜。

以旅游业为生的地方可能坑更多

人们总以为,越是新出现的旅游景点,越是远离现代都市的偏远地方,民风越是淳朴,对外来的游客也就越友好、热情。很可惜,现实和人们的美好愿望恰恰相反。越是这样的地方,一旦开发之后,当地经济对旅游业的依赖就越大,而一个地方的旅游业占GDP比重越高,说明这个地方越缺乏其他产业,经济条件落后,当地人只能紧紧抓住这个新饭碗,开始狼吞虎咽,杀鸡取卵。

【原载《报刊文摘》】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