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高路
几天前,微信圈里有一篇题为《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地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讨伐中国教育的“檄文”,短时间里就形成了“十万+”的点击量。
只是这“十万+”不过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了把盐,沾着别人的痛苦来成就自己一夜爆红的快感。一群孩子被描述成冷血动物,眼看着自己的老师呻吟挣扎却无动于衷,这种事,以简单的常识来判断就很难站住脚。一两个学生冷漠也许可能,但一个班都这样,难道不应该追问一下可信度?老师病死考场,学生看在眼里却无人施救,难道现在的师生关系已然这么紧张了?这么大的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还能平静地做完试卷走人,只怕这种“平静”本身就值得怀疑。哪怕是陌生人,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种违背了人性的事发生,何况是一群与老师朝夕相处、涉世未深、对人生充满期待的孩子?不可否认,现在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确实给孩子灌输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比如金钱观、竞争观,但人们从本质上说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一点善良,哪怕出于保护自己孩子的心态出发,也不希望他们过早地沾染恶习,对社会和成长之路心生惧意。不管是家庭社会还是教育本身,都不会支持这样一种行为,何来冷血的教育之说?
事实证明,不是常识出了错,更不是孩子被教育带坏了,而是某些人持有色眼镜对待中国教育问题。新华社记者的调查表明,事实真相不但跟微信文章描述的有较大出入,而且一些基本事实和关键细节也缺失了。孩子发现后不仅没有旁观,反而积极主动地营救老师,老师去世后学生都很悲痛,为失去了一名好老师感到伤心不已。发生在江苏课堂上的这一幕其实充满着人性的温暖和教育的张力。
真相都没搞清楚,就把剑拔了出来。这种预设前提、居高临下的审判,与真相很远,与炒作很近;与教育很远,与诋毁很近;与责任很远,与名利很近。他们之所以炮制这样一份东西,不是冲着要为教育摇旗呐喊去的,而是冲微信圈里一鸣惊人去的。没有比炒作一群孩子的冷血更能激起社会强烈反弹的事了。而其后发生的事也证明,容易被情绪冲昏了理智的人,也容易成为炒作的牺牲品。
我们不希望有人拿人性炒作,更不希望教育问题成为某些人谋求点击量、炒作自身的工具。“十万+”的诱惑力不会比良知更大,没有责任感的“十万+”点击量再高也只不过是增加大家厌恶的频率,没有任何意义。当始作俑者在后台为自己飞升的点击量、转发量沾沾自喜时,他们也应该听听外界批评质疑的声音,得了“十万+”又如何,正义的力量不会容许非正义拿正义开涮,短暂“辉煌”之后将是长久的唾弃。
在这起事件中,一个明显带有炒作意图的公众号,为了博取眼球孤注一掷也许并不让人意外,但那么多人相信,且不假思索地转发评论,才是真正让大家担心的事。对于一件事情既缺少思考的自觉,也缺少求证的主动,只是一味地让自己被情绪淹没。很多剧情反转的新闻中都有类似的身影。易怒、轻信又缺少理性,用偏执的眼光看问题,用情绪代替理性,用盲从表达不满。
诚然,中国的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很尖锐,但并不能因这些问题而否定中国教育的大方向。相反,中国教育培养了一群乐观向上、积极有为的人,我们都是这种教育的受益者。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基本的认知,就很容易在人为制造的假象中迷失方向。
【原载2016年01月20日《解放日报·评论》】
插图 /女教师监考猝死 /美堂漫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