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乾荣
因长辈职业缘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少年时,住医院家属楼,对于医院颇为熟悉。其时医院大门两旁墙上,写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样的标语;医生护士,统统和蔼可亲,被老百姓赞为“白衣天使”。这境况,如今鲜见了。
现在的医院,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更像一个市场,医患打架现象,时有所闻——这个先不去管。
前几天去一家公立三甲医院就诊,发现这里设有所谓“特需病房”,不明所以;打问一下,方知是供某种人所住的高档病房,故有此名。住此病房之人,并非其病“特殊”,而是腰包“特殊”,即他可以掏出比一般病人多几十、几百倍的金钱,当然还兼有与医院关系“特殊”。所以这个“特需病房”,是一个不通的“说法”,更是一种滑稽兼暧昧的称谓,实则为“高价关系病房”,不过医院羞羞答答,犹抱琵琶,不好意思如此赤裸裸命名罢了。有的医院挺雅,叫“VIP病房”,老百姓不知啥VIP,以为是“临终关怀特护”。
我搜到《北京晚报》记者赵喜斌的报道,他说,“特需病房”里,冰箱、彩电、电话、电脑、席梦思、皮沙发、卫生间等等,应有尽有;二十四小时热水供应;医生护士“一对一”周到服务。住在这里的富人,与其说是治病,不如说是摆谱、养大爷。
这个“特需”,属于“新生事物”,或许是“平等”在某种意义上的一个“回归”?即是说,过去只供高干享受的医疗资源,今天一个平头百姓,只要趁钱,与医院关系铁,也可以获得。这个百姓和这个高干,在此一点上,算平等了。
然而对于芸芸众生,这乃是一种新添的、更大的不公和不平等。在医疗资源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一位富有患者占去一个单间或大套间,则其他患者四人一间的病房,就要变成五人甚至八人间了。有的病人没床位,在走廊搭个简易床的情况,人们并不陌生。
“特需病房”打着“适应医疗改革,满足社会各层次需求”的旗号,似乎无可厚非,老百姓也无力反对它,但它真的符合医改方向,真的合理吗?“需求”的,便是“合理”的吗?
您瞧贪官有着释放“力比多”的强烈需求,权力如春药嘛,他们包情人犹嫌不足,咱们要不要像东莞那样,给他们多开几座“天上人间”?
贪官的赌瘾,也随着贪墨的陡增而泛滥,大老远乘飞机跑到拉斯维加斯去赌一把,咱们不会为了他们的方便,为了免除他们旅途劳顿,在内地遍开赌场吧?
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秘密高档会所,更为官员和奸商勾结大办苟且之事之所需,还查不查、关不关呢?
有人喜欢,或者说需要淫秽读物,大概很少有人认为应尽量满足他们……
我举这些例子极端一些,只为明一个理,即医院不能拿“需求”来堵人民大众和患者的嘴。
其实,这乃是少数人的妄求,而非大众的渴求。把大众50%的需求抛一边,热衷于满足少数人200%的非分之求,叫什么公立医院?
它是医院对于全民财产的予取予求,而非一般患者的期求。只认金钱和关系,则人民的医院,岂不与唯利是图的奸商无异?至少,它是一个不把大众利益放在首位的势利眼,何谈为大众服务?
它不是诊疗的要求,而是一种歧视性的奢靡。“特需病房”,顾名思义,即可行特殊诊疗的病房。那边心肌梗死,或者恶性事故,命悬一线等着床位,您伤个风、流点清鼻涕,就舒舒服服霸占一个大间,拒人应急?
医改宗旨,乃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果一个举措只令少数人格外奢华而多数人无辜受损,这不叫改革,叫倒退。
【原载2014年6月1日《法制日报·茶楼》】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