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炮手”可贵并仅是可贵而已

时间:2024-05-04

刘洪波

去年媒体评过“两会”“炮手”,今年“两会”,“炮手”安在?我认为第一“炮手”应属钟南山。

钟南山在小组讨论中痛批会议模式化,“领导不在时,我们的发言很踊跃,而且讲得很深刻;但是只要有领导在,我们相当多的时间都是在歌功颂德!……每人发言十分钟,其中八分钟都是在歌功颂德,一分钟对自己歌功颂德,剩下最后一分钟,来不及讲问题了”。

在全国人大的会场上,钟南山去年首次与会,今年即以两次参加会议的经历,痛责会议歪风。奇怪的是,与会代表对他的直言频频点头,大呼“痛快”,并送去掌声。

这大概可以说明把不正常的会议风气变成正常状态让人在内心里是多么厌恶。但我想,钟南山所批评的现象。不就存在于头频点、呼痛快、送掌声的人们身上么,颔首与掌声到底是因为自责而起,还是没把自己放进去呢?

我记起1988年的全国“两会”,黄顺兴代表在全体大会上当场发表反对意见,这是全国人大会议上首次出现不同的声音。那个场景,也是让人兴奋,满场掌声。我想,一个首次出现的场景,有人感到新鲜,有人发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欣赏,应是可以理解的。但二十一年过去,全体大会上当场请求发言表达不同意见的情况出现过几回呢,而且小组发言中仍然是一旦领导在场,就仿佛“面圣”一般地歌功颂德,以至于痛批这种现象仍然令人感到新鲜无比,岂不是令人感慨吗?

道理,其实已无须去讲。全国“两会”集中几千人在北京,如果目的在于交流各地的喜人形势,又何须召集这么多人专程前往呢,中国并不缺少将喜人形势上达下传的通道。“两会”是要议定国是,是要审议和讨论重大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现,难道“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体现成“八分钟歌功颂德,—分钟对自己歌功颂德,最后一分钟。来不及讲问题了”吗?其乐融融的气氛后面,是否有民意未能呈现的危机?

我甚至不能同意领导出席代表团会议是要了解各地情况的说法。固然,了解情况可以是一个内容,但更重要的还是接受人大代表对政府及司法机关工作的审议。然而,实际情况是重大事项的审议未知所踪,问题在会场上消失,功德在会场上被赞颂,人大代表在向领导表达敬意和爱戴。当歌功颂德的声音从代表的口中响起时,代表是否能够明确自己到底替哪些人代言并在转达他们的爱戴呢?

人大代表顾双燕与政府总理温家宝刚刚成就了一段佳话。顾双燕要讲农民的烦心事,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温家宝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这个佳话固然传递了开明的气息,但也表明人大代表尚未树立相应的履职信心。不过,从一些情况来看,哪怕顾双燕与其他代表一样难以明确具体的权利,至少她还了解一些农民的烦心事。而根据一些代表的说法,他们还很难得到来自民间的真实情况,调研之中会遇到政府的事前彩排,有来自企业的代表说,人大代表到企业调研《劳动合同法》执行情况时,有关部门安排了线路,彩排了三次,企业的情况汇报要有关部门审过后才可以使用,每一分钟都要被控制。这样的情况有多少,它是否会导致“两会”某种程度上在脱离实情与民众的水平上运行?

哪怕代表要表达真实意见,又能够说得了什么呢?有人在提议代表微服私访,有人在提议保护讲真话的代表。我想,与其搞到连人大代表都要微服私访,何如让代表直接来自于选民?如果代表需要负责于选民,那么讲真话就会成为选民对他的要求,选民的支持也足以成为他的保护。

歌功颂德成为常态,我想并非代表都有做热情歌手的倾向,而是有成套的规范使代表趋向于载歌载舞。求真求实,真实总是要去“求”,而且往往求之而不可得,正说明除非有制度上的变化,否则“炮手”永远只是例外,可贵并止于可贵,整体上颂声盈耳却必成惯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