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这种虫”式的专“家”于世何益?

时间:2024-05-04

米 兰

若问:当今是什么时代?

有说泛政治时代,有说网络时代,有说科技突飞猛进时代,也有说电子时代,有说证件时代,有说专家时代……

到医院,专家门诊、专家挂号、专家会诊、专家处方……目不暇接;到高校,专家授课、专家讲座、专家报告、专家评委……屡见不鲜;到文学艺术团体,著名作家、著名导演、著名编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如过江之鲫。到处都是专家,到处都是“名品”、“精品”、“极品”,还有专家和名品了吗?

专家泛滥,良莠难分,真假难辨。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专家寥若晨星,教授只称教授,作家只称作家,医生只称医生,演员只称演员。曾几何时,专家犹似雨后蘑菇。认识几个从地下挖掘出来的铜钱的,称考古专家;解释几个节日来历的,称民俗专家;胡诌几句股市走势的,称财经专家;论证鸡屁股能吃还是不能吃的,称养生专家……照目前的趋势,说不定三年五年之后,“院士”可能就随时随地冒出一个连队。

专家多了,不好吗?

好。然而,现在的许多专家都像现代杂文作家李广田先生的杂文《这种虫》里“现在的最古老的哲学家”,岂不是要误国误民吗?

杂文《这种虫》里的专家讲出什么社会的、哲学的、自然的、人生的道理了吗?

众人问:“这是一个什么虫呢?”

专家答:“是‘有这么一种虫。”

这种所问非所答不是误人子弟吗?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周围,有多少这样不懂装懂、人云亦云的专家。悲夫!

杂文《这种虫》的构思在现代杂文创作中很有代表性。

作品的开头部分引入一个悬疑问题:“一群人,围住了一个虫”,“大家都很惊讶。”悬念,可引人入胜。

接下来,作品详尽地描绘“这种虫”的形态,使读者犹见其状。然后,引出“一位老先生”,于是,像小说里的人物对话,也像舞台上的演出,一幅画面,一个镜头,饶有兴趣地展开。由于是“专家”,尽管其并未說出个所以然来,“大家”还是消逝了“心里的惊讶”。颇具匠心的是,作者犹或不尽兴致和作品的张力不足,于是又“拟”出一段问答,堪称妙语,将作品演绎到极致。

开头与结尾对一篇作品至关重要,如同演戏,开场锣鼓提不起观众的兴趣,将影响全剧效果。杂文《这种虫》开篇就是个不大不小的悬念,结尾则是全篇波澜不惊小故事的结论:凭了“他的老年”,“他曾作了一生的研究工作”,就谅解或相信他。这是民众的悲哀。而作为专家的他。也如此认知——“老年”、“一生研究工作”,于是心安理得地坦然说出“这个就是这个”,更是专家的悲哀。

照此延续与引申,便不止是“一群人”和“一位老先生”的悲哀了,而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悲哀。

作品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描写,绘声绘色;对话,幽默且有个性;结论,辛辣深刻,言简意赅。通篇精悍,一个伪专家形象跃然纸上,一个社会现象剖析开来,跃然纸上,一个既深刻又浅显的理念寓于故事中徐徐沁入读者的心中。

李广田(1906-1968)山东省邹平人。原姓王,因幼时家境贫穷过继给李姓舅父家,遂改李姓。1923年到济南入山东第一师范读书。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0年前后开始发表作品。1931年入北大外语系,1935年毕业。1936年与卞之琳、何其芳合著诗集《汉园集》出版。抗战爆发后,流亡于西南各地,创作出《西行记》。后到几所大学任教。1941年后,陆续出版散文集《回声》、《灌木集》及《诗的艺术》等,此后,曾创作杂文多篇。建国后,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务长,曾创作出版小说《引力》、散文集《日边随笔》及文学短评、随笔等。此外,曾整理长篇叙事诗《阿诗玛》等。1968年“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有《李广田文集》(1—5卷)行世。

2008年7月6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