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韩国“第一国宝”在中国烧出了什么

时间:2024-05-04

刘 敏

日前,韩国“第一国宝”崇礼门被人纵火焚毁,引发韩国举国震动,有人哭悼,有人反思,有人痛斥。最新进展是,犯罪嫌疑人被缉拿归案,首尔市长公开道歉,韩国文化遗产厅厅长递交辞呈。

这桩发生在外国的纵火案,在中国民间倒引起不小反响,新闻门户网站置该新闻于醒目位置,各大论坛跟帖,众多媒体置评。全世界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大大小小的火灾,为什么独独这一起让还处于过年期间、更有“艳照门”牵扯目光的国人震颤不已?

首先,也许是因为被焚毁的是崇礼门——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一直是韩国首都的象征。正如有人谈到世界濒临消失的语种所言:“一个语种的死亡和消失,等于永远失去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认知和理解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一件古文明遗迹,亦如一个语种,它的消失不仅是韩国人的悲痛,也是全人类的悲痛。我们的许多国人显然对古迹消失之痛感同身受,这其实也表明,我们的大多数人依然保持着对历史和先人遗产的敬畏与良知。

其次,韩国国内对这起纵火事件的态度以及处理,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的国人为之震颤的最重要原因。

据报道,事故发生后,不少首尔市民在变成废墟的崇礼门前失声痛哭,一些民众向崇礼门献花表达哀思,有的花篮缎带上写道:“没有保护好祖先的遗产,非常抱歉。”更有大量市民通过网络留言表达对当局管理疏漏的不满,比如有人就责问:“领取国民税金的公务员们到底在做什么?”

后续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首尔市长公开道歉,文化遗产厅厅长递交辞呈。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外国厅长的辞职理由,他说,崇礼门被烧毁一事必须有人来承担责任,他作为文化遗产厅厅长决定为此承担责任而辞职。

当然,事事都以国外为标杆并不妥当,毕竟各国都有各国的国情。比如,一个六百多年的崇礼门在韩国就是“第一国宝”了,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六百年以上的古迹比比皆是,烧掉几个、改头换面搞旅游开发,或者为商业楼盘腾出空间,余下的还多的是。

少有少的金贵,多有多的“好处”,“好处”之一便是问责处理不会那么大动干戈。近年来,我们的故居、古迹、古建筑破落、破坏的不少,印象中却鲜少听到有人为此公开道歉甚至主动提出辞职;“愧对人民群众”的话听得不少,“必须有人来承担责任”的决绝之词却闻得不多。有时候,责任已然昭彰,公意已然鲜明,或如黑龙江一起煤矿事故般久拖一年不见查处,或如进京拘拿记者的那个县委书记,一度稳坐钓鱼台,一度荣任人大代表……面对这些,我们惶惑,不知今夕何夕。

韩国崇礼门的这场大火,却猛然把我们拉回现实,原来直陈“领取国民税金的公务员们到底在干什么”是有效果的,原来政府官员是应公开道歉甚至引咎辞职的,原来所谓现代政治文明是这样的。发生在韩国的事,道出的却是普适的理。

最新报道显示,韩国准备拨付两千万美元修复崇礼门,若此则韩国国人的悲痛能稍获平复。那么,韩国“第一国宝”的这场冲天大火,能在中国“烧”出些什么,是烧出一些对现代文明的认同、普适价值的皈依,还是烧出视而不见的沉默,一如灰烬般消散?答案不在他们,而在我们。

【原载2008年2月14日《长江商报》】

插图 / 杨树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