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精英主义与草根主义

时间:2024-05-04

我最近写了一系列文章,称香港的大学理念高于内地的某些大学,引起一些网友的激烈反驳。这些反驳,事实上是否正确且另当别论,最成问题的,是其背后精英主义的教育理念,似乎大学就是把天下读书最好的人挑出来,施以最优异的教育,使之成为天之骄子。

这种精英主义的大学教育理念,并非我们独有。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去年曾在著名学府国家行政学院对毕业生致辞,强调给每一个人均等机会的社会理想。但是,他的听众构成则是对他的讲话的反证:一百零一位毕业生,没有一个黑人或阿拉伯裔,尽管这两个种族在法国人口中占了十分之一以上。

这是一所绝对精英的学校。从1945年至今,只培养了七千名毕业生,所有学生都要经过最激烈的入学考试竞争。一旦人学。就成为了政府雇员,开始领薪水。该校最早的毕业生,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才四十几岁,但至今该校已经培养了两位法国总统和五位总理。法国的顶尖企业、机构和团体,如法国航空公司、法国银行,乃至欧洲中央银行法国社会党等等,都是由这个学校的毕业生来领导。要说教养,该校塑造的领导人会让不少美国总统无地自容。

但是,也正是在这些精英的领导下,法国的公共债务达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6%,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危机深重。批评者指出,这所学校用严格的考试制度挑选学生,那些有资源为这样的考试进行长期准备的,往往是上层社会的学生。一项2003年的研究指出,该校毕业生的子女,只占历代法国人口的0.01%,但在2003年的毕业生中竟占4.4%,在前三十名的优等生中占28%。而这些学生毕业后,马上“空降”到一些重要岗位上。所以,一些批评家指出:这所大学给法国社会带来了极大伤害。

在日本,类似的情况也在出现。东京大学和早稻田的毕业生对政经界有垄断性的影响,能进这些学校的学生,常常经过了私立高考补习学校的严格训练。在那里,学生寄宿,黎明即起,强化文化课的学习,有专人给他们做饭洗衣服。这些学生成绩优异,但是说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则一点也不过分。

相对日本、法国而言,美国社会更有动力。比如,美国哪怕是最精英的大学,也强调各阶层和种族在学校中尽可能均衡的“代表性”,扶助弱势。学生打工不仅天经地义,而且受到鼓励。美国政府有特别的补贴,支付一部分打工学生的工资。这样,许多大学生就可以做最低端的、收入最低的工作。我曾雇过一个耶鲁的毕业班的学生看孩子,钱很低。但为了拿到这份工作,这个能唱能跳的女孩子,一口气讲了许多自己在幼儿园打工的经历,简直有些迫不及待。

打工出来的学生,更踏实,更谦卑,工作努力,珍惜机会。哪个雇主不喜欢这样的人?谁愿意花钱给自己雇一个趾高气扬的老板?我们还应该看到,美国的大学强调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的责任,鼓励学生进行社会服务,绝大部分大学生是打过义工的,知道底层社会是怎么回事。当志愿者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难怪,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看上去学术训练不严格,适应社会却很快,创新精神也很强。

香港最近几十年经济表现不俗,已经转化为一个国际一流的金融中心。自己大学里培养的人才,贡献不薄。香港的劳工素质,也是世界上有名的。看来,人家那些打工读完大学的,并非我们想像的无能。相反,我们的大学里有些关起门来只管读书的学生,却有高分低能之“誉”。去年著名国际咨询公司McKinsey报告就指出,中国的大学生难以适应跨国公司中高层白领的职务。现代社会是一个草根式的平民主义社会。只有扎根于草根社会,方能领导社会。象牙塔式的精英教育,可以休矣。

【原载2006年6月11日《新京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