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沈丁立
2016年3月18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美国能源部共同建设的核安保示范中心在北京市房山区投入运行。这个中心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保交流与培训中心,将有力促进中国与美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核安保领域的交流合作,也必将成为新时期中美合作精神的示范点。
全球核安全峰会的成果
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后不久,就开始积极推行自己的一套对外政策主张,包括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推动“零核世界”即无核武器世界,为此重启与俄罗斯的关系,实现双方继续深度核裁军;推动后《京都议定书》谈判,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等等。正是因为这些政策主张,奥巴马在执政第一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与“零核世界”主张相应,奥巴马政府担心核材料甚至核武器的扩散威胁美国本土安全。在他上台之时,伊朗核问题已经闹腾了六年之久,朝鲜也已进行过核试验。对于这些核扩散或疑似核扩散的挑战,奥巴马政府必须拿出不同于小布什政府的做法加以应对。同时,鉴于世界各地民用核能的复苏,以及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的教训,如何阻止恐怖分子向核领域伸手从而形成更加危险的核恐怖主义,也成为奥巴马任内的重大议程。
中国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全景沙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决定倡议举办全球核安全峰会,邀请有核能力国家的领导人到华盛顿聚会,提升各国对核安全的重视,共商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核反恐制度和能力建设事宜。这一峰会每两年举行一次,2010年从华盛顿峰会开始,经过2012年的首尔峰会、2014年的海牙峰会,于2016年回到华盛顿举行第四届。中国国家元首参加了迄今为止的全部四届峰会。***主席在第三届峰会上就核安全义务的公平性、核安全体系的完整性以及核安全发展的平衡性提出三点主张;在第四届峰会上强化了有关主张,为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国的核安全观被写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的公报。
作为当代国际最重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核恐怖主义不仅对美国,而且对一切有核能力的国家和无核国家都构成威胁。核材料一旦失控,可能流向世界任何地方,对当地政府和人民构成危害。如何妥善应对核安全挑战,保障核能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际安全稳定,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由美国倡议的核安全峰会得到了多数有核能力国家的积极呼应。
从合作共识到合作现实
2010年4月12日至13日,首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出席。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讲话,指出中国历来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致力于在地区性核安全合作方面发挥进一步作用。
在这届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决定在华联合建设核安保示范中心。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对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建立核安保示范中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2年3月在首尔举行的第二届核安全峰会上,中美双方商定要把该项目建成“技术交流和教育培训的地区中心”。2013年10月2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美国能源部在北京举行仪式,共同见证核安保示范中心的破土动工。
中方专门于2011年11月成立“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作为国家级的核安保技术管理支持单位,承担着国家核安保、核材料管制、核进出口管理的技术支持工作,并负责开展政府间相关核能交流合作,管理核安保示范中心。
参与中美这一重大合作的中方单位有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究院等部门;美方则包括美国能源部、国防部、桑迪亚实验室、橡树岭实验室、URS公司等。为促进我国国内的核安保质量以及对外合作,2013年以来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分别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广核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南华大学等单位签署了核安保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中美谅解备忘录,中方负责核安保示范中心的项目用地、建设以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美方负责提供主要技术设备。该中心实际提前一年建成开放。在过去两年的建设阶段,中美双方先后进行了28次磋商。
核安保示范中心是中美两国政府在核领域直接投资的最大合作项目。根据分摊协议,中方投资3.65亿元人民币,美方提供的专业设备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中方在北京房山长阳科技园即城区西南30公里处划出了5.3公顷的地块,面积相当于7.4个足球场。该中心承担着核安保、核材料管制、核进出口管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教育培训、测试认证以及技术展示研发,是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核安保交流、培训中心,对提升中国及亚太地区核安保水平、推动核安保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扩大中美关系积极面
中美共建核安保示范中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中美都是核能发展大国。美国是世界核能发展先驱,1942年建成人类第一座人工核反应堆。中国民用核能起步虽晚,但近年发展迅速。目前,中国运行着30座核发电机组,在建24座。这些设施全部建成后,中国运行的全部核电机组及核电能力将跃居世界第三或第四位,以最高标准培训中国自己的核能保安人员对中国的核保安事业至关重要,而这需要对我国从业人员进行政治、技术、心理等多方面的培训,以确保我国的核能安保体系万无一失。
美国对中国核保安事业的提升给予了技术、实物、经验分享等方面的支持。据中国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主任邓戈介绍,示范中心在满足我国自己的核保安人员培训需要的同时,其设计能力每年还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有发展核电意向的国家提供30多次国际交流合作,年培训规模可达两千人左右,有助于提高这些国家的核安保水平,也有助于减少国际社会对这些国家发展核电的疑虑,同时对推动中国国家核电“走出去”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核电已与高铁、钢铁、水泥一道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名片,我们不仅要乐见各国发展民用核能,还要发挥作用,帮助它们在核能发展过程中提高核反恐意识和能力,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确保其核设施、核材料以及放射性材料在制造、使用、储运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以实物共建的方式帮助中国建立核安保示范中心,也是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的。在示范中心的启动仪式上,美国能源部部长莫尼兹高度赞扬中美就此开展的合作。他说,“在核安保领域,美国、中国等国发挥着领导作用,在应对重大挑战时,美中合作是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合作正在气候变化、伊核问题、核安保以及网络安全等越来越多的领域开花结果。特别是在那些相对容易开展合作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中美合作日趋广泛、深入,共同引领世界前行。对于那些跨越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复杂问题,中美也在寻找减少矛盾的对策,在可以合作的部分设计并落实合作。人们可以从两国关系积极面的拓展中感受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已经在路上。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