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吕传彬
根据挖出的文物显示,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已经懂得使用针和线来缝制衣服了。然则,人类一直用手工缝制衣服的历史经历了许多个世纪之后,直到18世纪末叶缝纫机才隆重出现。1845年,美国人伊莱亚斯·豪设计制造了一台手摇式缝纫机。1859年,美国机械工人胜家兄弟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1928年,上海协昌缝纫机厂生产出第一台工业用缝纫机,上海胜美缝纫机厂生产出第一台家用缝纫机。
这世界上最难淘汰的,就是收藏,有人收藏老物件,有人收藏记忆,老缝纫机就这样被时光收藏下来,让曾经记忆它的人,再一次回味。
老物件,就有这样的好处,就有这样的魅力,好像它就是时光机器似的,让某些人很轻易地就回到过去那一段时光,再次年轻一样。
几天前,我信步在晨光中,在一条老街的一座老屋里,从木梯上到二楼,我赫然见到一台老式脚踏缝纫机,靠在老式玻璃窗下的红砖墙上,已成老岁月展示的一部分了。
它,让我感觉好像它原本就摆在那里,原本在等人似的,等人坐在它跟前,深吸一口清新的晨间空氣,然后用右手轻轻转动它一侧的圆形轮轴,脚底板前后上下踩动着,这老式脚踏式缝纫机就会很柔顺畅快地转动起来,针在指尖的移动中上下按照脚部使力的速度,忽快忽慢地穿梭,线也跟着飞快跳动,在设想或画了线的布料身上,缝纫出喜欢的样子。
它,会发出唧哩嘎拉的轻轻的声响,让早晨的空气中充满一种美满、幸福的声音。
我站在那台老式脚踏缝纫机后面,阳光由它紧靠的窗外,薄薄地、通透地、斜斜地洒进二楼,落在它身上,落在木质地板上,落在我脚前,阳光好像长了蝴蝶般轻薄的翅膀一样,就在我面前飞舞,把屋内晨光的光线扇得微微波动起来。
窗外,安安静静的,阳光似乎也显得慵懒,街道窄窄的,好像一用力呼吸,对街就能听到一样,几只麻雀好不热闹地聚在一株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已密密麻麻爬到转角那一家老屋三楼的藤蔓上,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我想,在这老街最辉煌的时代,许多住在老街上的人就是这样,在下午时分,也如此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聊个东家长西家短的吧。我站在窗边,想象着老式脚踏缝纫机唧哩嘎拉响的时代,那时,当这老式脚踏缝纫机唧哩嘎拉响的时候,应该也是全家最热闹最欢乐的时候吧。
这让我想起老家,那一模一样的老缝纫机。那时候,老缝纫机就摆在后院的老屋里,贴着我的小书桌一起靠着墙边,有时老妈会走进来用它缝纫衣物,我就在小书桌边做功课,她会一边转动老缝纫机的轮轴,一边问我的成绩如何。
老式脚踏缝纫机继续转动着,唧哩嘎拉响着,时光在那手动的转轴中,逐渐消逝。
有时,我也会坐在老缝纫机旁,空踩,去倾听那熟悉的唧哩嘎拉声。那也是祖母最爱的声音了,祖母在世时就喜欢用那老缝纫机缝这缝那,连家里用的抹布和我别在胸前带去小学的手帕都是祖母缝的。只要她踩响老缝纫机,我就会借机凑近,还因此能吃到凤梨心或芭乐心,水果的果肉是老爸留给祖母吃的。童年的岁月是甜蜜的。
我老妈比祖母更爱那缝纫机,家里许多该丢掉的老旧衣服,都是通过她的剪裁,在那缝纫机上再度呈现可利用的样子,包括她帮客人烫发洗发时披在身上的披布,和她自己身上的围裙等等,都是她亲手缝制的。祖母经常换洗的手巾,或夏季的短衫,也都来自老妈的双手,和家里老缝纫机的贡献。
后来,那老缝纫机的位置被换成了一台黑胶唱片留声机,老缝纫机被淘汰了,在我年少还未及过问之前,不知原因地消失了。许多童年的物件,都是这样消失的,大人觉得没必要或不需要时,它们就会被时代和时光淘汰,因为它们旧了,老了,不再如新的设计款式那样受到欢迎了。所有的老物件都不知去向,唧哩嘎拉的轻响也从老家后屋的一角消失了。不久,我也因转学去外地念书而离开了老家,从此,更没有任何老缝纫机的音讯了。
时光是微妙的,记忆也是神奇的,我在那老街的老屋二楼再见到几乎一模一样的老式脚踏缝纫机时,所有的时光和记忆也都一下子唧哩嘎拉地回到眼前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