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周云龙
高中毕业后一年,《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的电影上映了。这电影的片名,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高考:第一次走上高考考场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懵懵懂懂的,除了答题,什么都不懂。当然,题目有好多不懂。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高考都是先填志愿后出分数。现在,电视台每年都有志愿填报大直播,无论城里的,还是乡下的,考生报志愿,父母们都跃跃欲试,通关系,托熟人,找参谋。而在当年,我们农村考生,信息闭塞,资料缺乏,经验为零,何时填报、填报什么,都是一笔糊涂账。没有外援,父母不懂,老师也是象征性地指导一下,最后是“我的青春我做主”,真的自作主张了,那感觉并不好受,三个字可概括:蒙、懵、梦。
同桌的同学模成,填报志愿时,懒得去问,去查,去想,前半部分,干脆直接照抄我的志愿,后半部分,索性填的是邻座同学马兄的几所学校。我们都是青春不设防,根本不想他可能就是我的竞争对手。后来,模成和马兄果然是一所公安专科学校的同班同学,现在成了家乡公安战线的同事——这段不解的同学、同事情缘,完全是“抄”来的。
同龄的朋友张兄,城里人,他的高考有着另一种戏剧性。那时,他母亲在南京郊县农村中学教书,特意给他安排在南京市区一所本科达线率很低的中学念书,目的是让他学好英语,当时,英语是最拉分的一门课。结果,他英语没学好,其他成绩也不咋的。高考前夕,学校田径队在训练,他简单参与了一下,轻松越过了跳高横杆。老师看他有潜力,直接把他拉去参加市里的中学生铁人三项比赛,他居然拿到第三名。高考时,为了咬准自定的本科目标,在招办工作的父亲直接帮他报了体育系。那一年,他是学校考取本科的两名学生之一。刚入大学时,觉得很爽,天下还有天天踢球这等好的专业?可是兴头过后,他开始怀疑人生,一想到自己将在操场上奔跑一辈子,心里一阵阵发慌。
有人发誓一定要考本科,有人呢?只想读个大专。朋友清晓,在我们之前好多年入学,录取的是专科。后来教育部的一次会议决定改为本科,好多人都欢欣鼓舞。不过,这个好消息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听到,最后很多老三届学生,还是坚持向校方要求提前按专科学历毕业了,因为他们都成了家,家在农村的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清晓参加高考的时候,已是厂里的工人,关心他的邻居都劝他三思而行,因为上大学意味着至少要损失四年的工资。幸亏当年的他足够喜欢艺术,最终如愿考取理想的学校。另一个收获是,他终于搞清了本科、专科的概念。之前,他一直以为专科更高级,“又红又专”的“专”嘛。
50后、60后的高考故事,好多听起来是奇谈,说起来是笑话。今天的考生,早已不满足于“考得上”,更要“考得好”,所以他们在参加考试时,在志愿填报时,压力倍增。这压力不只来自自身,更多源于父母长辈。当年,我们尽管有应试时的焦虑、选择前的茫然和失误后的纠结,但基本上是“一个人在战斗”,不像现在的考生,首先面对的是父母没完没了的规划、研判、设计、建议。这一代父母,基本上都是久经考场的“斗士”,都有丰富的临场经验,并且大多是考场的失意者,所以,孩子们学业、心理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在父母的算计和掌控之中——一般地,外行领导内行,大都还算宽松、包容,而内行领导内行,被领导者那是要多加几分小心的。
另一方面,网络时代,资讯海量,现在的孩子注定了要比他们的父母更纠结、更痛苦,因为他们知道的东西更多、更细、更精准。我们那时候,哪知道不同类型考题的答题要领?哪知道多少分值的题目,对应的会有几个答题要点?哪知道试题每一步的扣分细则?——现在的高校有985、211、C9,有本一、本二、本三,选择之多,也是烦恼之源、压力之源。
家有考生,今天怎么做父母?我以为,最要紧的是,给孩子减压。减压不妨从尽早地放手开始,把选择权、决定权,交给已经成年的孩子,要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给自己的错误买单,不要时时刻刻都精细化管理,不要把孩子逼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何况,现在可供选择或修改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一次走偏或失误,前方还会有好多出口可以掉头或改道;何况,错过的路上,可能也有不错的风景。60后以及50后的高考故事,还不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