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东亚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互动——第十届东亚人文学论坛综述

时间:2024-05-04

李广欣

2018年12月14日至17日,第十届东亚人文学论坛在天津召开。本次国际性学术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来自韩国汉阳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台湾大学、中国清华大学和中国南开大学的三十多位学者相聚天津,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就人文学领域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在跨文化、跨学科的探讨中密切学术交往,开阔研究思路。

论坛开幕式于15日举行。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教授致欢迎辞;汉阳大学校人文科学大学院院长严翼相教授受邀做专题发言,全面回顾了东亚人文学论坛的十年发展历程,并对开展国际性人文学术交流的必要性予以充分肯定。

简短的开幕式后,围绕“东亚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互动”这一会议主题,论坛进行了五个场次的学术研讨。研讨采用报告人宣读论文并现场回答其他与会代表提问,所有与会者自由讨论,主持人(暨评议人)做总结性评价的组织方式。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副院长长谷川英则(Hidenori Jinno)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石教授、台湾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富昌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教授、汉阳大学校人文科学大学院院长严翼相(Ik-sang Eom)教授,先后担任各场次的主持人。

本次会议继承了东亚人文学论坛强调在跨文化交互中实现学术提升的一贯传统,并凸显出关注“广义文化”与人文社会现象之密切关联的倾向。与会代表提出的观点、方法等,为深化人文学领域的研究、创新思路提供了颇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资源。

一 在跨文化审视中探索人文学研究的“国际智慧”

论坛的学术报告与讨论很多带有跨文化考察的意图,其突出特点反映为:以东亚区域内的人文现象为范畴,基于本地域的文化视角考察异域文化下的产物,并侧重于从文化交流或跨文化影响上来得出或演绎结论。这种来自“异文化”的审视及其逻辑,往往具有启发之功,成为发掘研究主题、变换旧有视野、丰富阐释角度的重要契机。

早稻田大学知名学者李成市教授的报告“作为石刻文献的广开土大王碑”即很有代表性。作为日本学者,他考察的是5世纪初的高句丽石刻碑文。在报告中,李成市教授认为:广开土大王碑的“正文I”和“正文II”实际上是一体的,碑文中对高句丽历史传说和发展历程的记录与其后的守墓人制度乃一脉相承,且重在后者——这在历史语境下有建章立制并使之传承的作用。而且,他特别提出,高句丽的古碑文以汉字书写,又涉及日本列岛(“倭国”),体现了古代东北亚地区颇为密切的跨地域交往与文化汇融。而这种凝聚多地域元素的文化产物可成为历史研究、文学研究、传播研究的重要而有趣的切入点。

清华大学圣凯教授分享的成果也有类似的特点。在题为“地方性、世界性与资本主义——新加坡汉传佛教变迁的实践脉络”的报告中,他以丰富的资料和统计数据,展示了汉传佛教在新加坡地区一百二十年的传布过程,进而指出:汉传佛教在新加坡的发展脉络,反映的是其逐渐放弃农耕文明的“地方性”而再次返归“世界性”传播的趋势,而这一趋势也因应了现代文明的逻辑与旨趣。诚如评议人所指出的,研究者谈起汉传佛教时多不自觉地将思考范畴限定于中国之内,而圣凯教授视野的“跨出国界”,不仅面向客观实际,更为汉传佛教的传播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考维度。

跨文化审视还为解决人文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有力推动了研究的深入。例如汉阳大学知名学者吴秀卿教授的报告“基于新材料的《五伦全备记》创作和传播研究”,依托于奎章阁文献等韩藏资料,沿着《五伦全备记》在古代朝鲜作为语言教材与伦理教材这一线索发掘出了两个新的作品版本,并通过细致比对和全面分析,提出这一作品当创作于景泰元年庚午。她还考证了《五伦全备记》的流传、改编情况,并从适应舞台需要和观众心理等方面解释了其中原因。这种来自他国的材料和结论,为中国明初戏剧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源。

又如,南开大学刘越副教授的学术报告“《芥子园画传》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介绍了《芥子园画传》从1688年开始在日本一百五十多年的流传历程,及其与江户时代日本画家、画作和美术类图书出版之间的密切联系。报告的独特之处乃是通过图像、技法比较,发现了画传对日本地质学记录方法的重要影响。这种文艺与自然科学之间跨国关联性的揭示,可谓跨文化考察的学术价值及其拓展性效用的重要体现。

更多时候,跨文化审视的意义在于提供理解人文社会现象的新角度。如汉阳大学朴赞胜教授的报告“1930年以后朝鲜赴日留学生的思想及运动”,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朝鲜青年赴日留学这一“群体性流动过程”中,找到了二战期间乃至战后半岛地区民族主义、共产主义等思想分化现象的根源。台湾大学学者陈慧宏在报告“东亚文化交流中的‘欧洲’:从天主教圣母世界史角度的一个讨论”中,也是通过把握艺术元素———天主教“圣母”造像——的跨国流动,发现了东亚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联系,以及这种联系与世界其他地区(如拉美)宗教形象跨域传播效果的相似性。清华大学学者孙赛茵则在中国学生留日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探究鲁迅的在日留学生涯。其报告“鲁迅留日时期‘弃医从文’再探究”,同样以跨文化考证和对比的方法得出结论:鲁迅在日留学期间的从文选择是时代思潮作用的结果;后来与此相关的“戏剧性”记录(如“幻灯片事件”等),实际上只是民族主义倾向和国民性改造诉求的文学体现与有意改造。

台湾大学学者蔡祝青的跨文化审视角度更有意趣。其报告“‘国民文学’史观与‘国民性’的建构与反思:以日本汉学家的文学史相关论述为中心”,以中国视角考察和评价日本学界借助欧美方法论总结中国文学创作(宋代以降)的结论,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回环贯通型考察模式。可以说,正是“复式”跨文化审视的路径,促生了这一独特的研究角度及其认识。

从上述研究及其成果可见,跨国界、跨文化的考察分析为面向既有人文社会现象的思考注入了新活力,一定程度上也促生了创新性的视角或结论,显示了国际性学术交往所碰撞出的“智慧”对人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 在“大文化”视野下拓展文学艺术研究的思路

在注重以跨区域、跨文化的智慧思考人文社会现象的同时,本次论坛的研讨进一步彰显了文学艺术研究的文化视角,亦即依托“文学”与“文化”二者关联互动的基本思想对广义的文学艺术文本进行阐释性解读。

例如,台湾大学黄美娥教授的学术报告“新加坡与凤飞飞——《想入飞飞3688》电影的记忆叙事与声音感知”,即秉持了跨地域审视的基本思路,从新加坡社会“想象”和“利用”台湾地区音乐明星凤飞飞的角度出发,指出全球化语境下以歌星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流动(从台湾地区到新加坡)与跨界现象(从音乐到影视)成为在地之文化记忆建构的重要手段;同时,她更基于凤飞飞及其歌声与新加坡形成互文(intertextuality)关系的基本逻辑,通过细读电影文本指认了凤飞飞成为连接新加坡“新旧记忆”关键线索的原因:为新加坡普通民众所喜爱的歌手与歌曲的“陨落”,恰与“丽的呼声”电台(一度是传播凤飞飞歌声的主要渠道)因不敌网络电台的激烈竞争而关停、传统停车场的计费人员(他们因工作时戴帽子、着裤装,与凤飞飞“帽子歌后”的形象相似,而被当地人戏称为“凤飞飞”)被智能化收费系统取代等基层变化相“同步”……故而电影的叙事及其采录的歌声实为社会与文化变迁的共鸣。

相比之下,南开大学两位青年学者的报告,更典型地体现出在文化阐释中实现文学研究突破的诉求。林晨副教授的报告“转型时代的范文——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新论”,以历史的“后见之明”重新解读当代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其文本细读式研究的“底色”以及结论的落脚点都在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的改革文化。林晨认为,这部作品虽然沿循“革命历史小说”的精神逻辑,但已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文化转型的时代烙印,并在人物、情节、艺术手法等各方面隐约折射出改革开放以及与世界接轨的思想烙印,因而堪称当代文学从“十七年”走向“世界”的标志性经典。刘堃副教授提交的报告“女性、革命与知识分子的人格模拟——论陈映真小说《山路》”,则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台湾地区的左翼文化而对小说《山路》进行解码,并融入了女性主义思想元素。报告认为:“双生”的生命体验与对知识分子的灵魂洞察,乃是小说创作的原初构图;作品杂糅着基督教观念与左翼思想中的人道主义,以及台湾地区知识分子因“革命的挫折”而产生的精神创伤——这些因素经“性别转化”后,以女性形象重新编码,实现了对“男性历史”的重构。

从文化之维认识、解读、评价文学艺术和相关思想的思路,同样体现在日韩学者的研究中。

例如,早稻田大学和田琢磨副教授从日本历史上“地域社会”的文化心理出发,进一步认识物语这一文学形式。在报告“物语和日本前近代的地域社会——以架藏《太平记》画卷及其定位为考察对象”中,他考证了《太平记》“非史为文”的性质,并提出其内容、思想与日本14世纪的地域社会历史阶段密切相关——割据所造成的有关“他者”的“文化想象”与对立意识,铸就了《太平记》一边倒式的批判特色;同时,其中也有中国儒家文化崇尚的一统式“太平思想”的作用。另一位日本学者藤原满照,在题为“东山御物中的中国画之改造”的报告中提出,东山御物的藏品表现出两个显著特征——象征化的收藏和有意识的改造:一方面,足利将军极力收藏中国画艺术品,并试图将其符号化,作为自己掌握先进文化与文化话语权的象征;另一方面,藏品中存在目的复杂的改造现象——诸多画作或被重新装裱、或被裁剪拼接,以谋求特殊的“景观”效应。因而,东山御物中的中国画,其艺术特质的形成与日本幕府文化心理密切相关。

汉阳大学金兑勇副教授的报告“《墨子》的技术开发方向之考察”,则显示了基于文化视野的人文学研究所具有的现代指向性潜力。他认为,《墨子》中蕴含有以“功利”为核心的技术哲学思想——所谓“功利”乃是要求技术研发在解决民生问题、扶助弱者的过程中实现其价值,而这种古老智慧可以成为反思乃至医治当今东亚“工业4.0”时代社会症结的重要思想资源。在解读《墨子》技术研发思想中“兼相爱”等观念的基础上,他就工业化发展中的“身体解放”与“均衡发展”等问题做了阐发。

可以认为,对广义文化与文学艺术乃至更多人文问题之关联的重视、发挥,为讨论既有人文社会现象开拓了阐释空间,也引导着学者从更广阔的范畴中发掘有意义的研究对象,或是寻找研究结论、学术认识的更多有价值的“出路”。

三 在求新性思考中彰显人文学研究的勇气与敏感

推崇人文学领域前沿性研究成果的汇报交流,是东亚人文学论坛的一贯诉求。本届论坛的学术探讨同样也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学术意识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新颖性。

南开大学学者周才庶的报告,体现了以前沿性思考追踪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其报告“新时代中国网络文艺的文论话语建构”聚焦中国大陆网络文学的发展,认为:当前对新兴的、众声喧哗的网络文学开展的文学批评,似乎受批评对象同化,也显现出多样态、多维度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推动分散的网络文艺批评走向系统的网络文艺理论。她还提出,网络文艺的文论话语建构应当以文艺作品为本体,以审美特性为准则,以中国特色为指归,形成理论合力,提高文论话语的阐释力。这种谋求对纷纭复杂的网络文学予以统合与引导的观点,可谓具有非凡的勇气,也是文学研究“担当”精神的一种体现。

早稻田大学的饭山知保副教授则以少有人重视的先茔碑为研究对象,在报告“金元时期北方社会演变与‘先茔碑’的出现”中,通过详细考察“浑源孙氏”“稷山段氏”等先茔碑,他就先茔碑与北方社会保存家族系谱之传统的关系做了考证,并大胆提出:先茔碑与金元时代的从军群体关系密切,其兴盛与特色的形成当是由此发端。该研究也提示,先茔碑这种事物不仅具有资料意义,更蕴含着考察文化变迁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潜力。

在提出或新或僻的研究课题之外,论坛的研讨还体现出在方法论上求新的趋势。如台湾大学学者田世民敏感地发现,跨文化交往问题也是可以从纯粹的本地现象中来把握的,他的报告“近世日本游学思想史研究序说”提出,1600年至1867年的日本儒学者(包括兰学者)虽是在日本域内游历,但因大多前往当时的“开放口岸”长崎——这里汇聚了来自朝鲜半岛和中原地区的众多人士,故而其交游与习得具有国际性;这种游历所塑造的关系网络、思想共识,也成为近代日本经世思想与统一对外观念之形成的重要推动力。汉阳大学学者金世英的报告“韩—中—英三语种阅读的神经学机制问题”,基于实验数据(包括脑电波红外成像等),验证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语言距离影响韩、中、英三语阅读认知适应模式的假设,也展示了较为典型的基于实验、数据、统计等的实证式科学研究方法。

清华大学邓盾副教授的学术报告“上古汉语假设义语言片段中虚词‘所’的定性与分析”,可谓敢于提出新观点、新结论的代表之一。基于对《左传》中“誓词”的分析,报告提出:上古汉语中的“所”本身并没有假设义;这种意义的实际来源应是与“所”字词组共现的“者”,或者是整个片段所处的复句语境。其认为,这一结论不仅解决了清人王引之的解释造成的诸多尴尬,更具有理论上的简洁性价值。

另一位清华大学学者陈颖飞的报告“从林巳奈夫《殷周青铜器综览》第一卷中译本管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以分期的方法全面展示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青铜器的进展及其成果、问题。其以“他山之玉”启发、观照我国青铜器研究的借鉴和反思精神,体现了严谨而务实的宝贵学术意识。

论坛上,除了发言人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就此展开讨论外,与会学者还就当前人文学研究的环境与走向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大家认为,人文学研究须直面当前的“危机”,努力在“科技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会文化中确证自身的价值与重要性,进而再次树立人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与实际号召力。

为共谋人文学发展、重树人文学的影响,会议决定开启新一轮次的论坛(为期五年),以继续促进东亚地区人文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强化校际交往和研究者之间跨地域、跨学科的合作,将东亚人文学术推向深入。根据会议期间达成的共识,下届(第十一届)东亚人文学论坛将于2019年在汉阳大学举办,主题暂定为“东亚人文学的转型与象征”。早稻田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南开大学的代表也表示,将按论坛机制做好各自轮值会议的筹备与组织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