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
人民至上的情怀,中国精神的书写—五年来舞蹈艺术研究热点述略/李 超(4.1)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学理论的返本开新—以宗白华的意境论为例/杨家洁(4.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庄 德 蔡秋婷(4.11)
艺术理论
重思界限:从《拉奥孔》的诗画分界到艺术的跨媒介性/李 星(1.6)
朱光潜艺术作品论解析—兼谈艺术理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构/白艳霞 凌继尧(2.6)
试从现象学审美经验对“何为艺术”作再思考/尹桂平(3.6)
典故运用、艺术跨界与意义再生产—从寿山石雕《山旅晨晖》用典说起/管 宁(5.1)
图像与解释的互动—论诺曼·布列逊的图像解释理论/胡 深(6.1)
影视研究
论电影共同体美学的量变前提与质变结果/吴碧宇 张 莉 饶曙光(1.13)
虚浮的“山海宇宙”:《山海经之再见怪兽》论略/杜晓杰 岳凤雏(1.19)
“静的戏剧”与生活寓言—电影《太太万岁》对怀尔德《我们的小镇》的借鉴/陈秋池(1.23)
开局喜人的2023年春节档影片宏观分析/周 星 王小尚(2.11)
《流浪地球2》:东方科幻片的四个拓新“核”力/李昕婕(2.19)
影像审美、人物塑形与叙事锻造:简析程耳导演新作《无名》/任晟姝 庄丹娜(2.25)
《交换人生》:奇幻喜剧类型下的人格理论再现/张 萌(2.29)
《满江红》:类型融合与审美表达的探索/黄筱玥 周 星(3.13)
痕迹的烙印:《熊出没·伴我“熊芯”》的意义/刘丽珺(3.19)
电影《无名》的时空艺术创造/宋昕睿(3.24)
《深海》:技术美学建构下海洋叙事的创新与窠臼/林疆豫(3.29)
银色的安慰:由《影迷画报》看“孤岛”后期的影迷文化/柳文慧 侯 凯 (4.16)
双雄争锋·枭雄描摹·港味追忆—评《风再起时》的创作特征/周 粟 欧阳羽虹(4.22)
装置·场景·幻觉:论科幻电影中元宇宙城市的建构/吕弘彦 郑宜庸(4.27)
论中国电影精神生态的症候、变迁与超越/王雪璞 郑 爽(5.7)
中国地方电影的反类型特征与跨文化传播路径/陈 晓 凌敏洋(5.13)
如何构建电影版权期待权证券化的融资保障体系/黄 亮 陈 东(5.19)
对现实主义内蕴的深情叩问:《神女》与《偷自行车的人》/黄茜薇(5.26)
新主流战争片探索:全景史诗与家国情怀的微观表达/周 星 朱天成(6.6)
续集电影的“逻辑成因”与“经验复刻”—以《前任攻略》系列为例/任晟姝 林疆豫(6.12)
“彩练当空”的“暧昧”:《坚如磐石》的影像风格与类型创新/李昕婕 侯亚轩(6.17)
国产科幻片影迷的生成过程考察—兼谈《流浪地球》系列的影响与意义/张婉珠 侯 凯(6.23)
戏剧戏曲研究
幽兰馨香飘海外:昆剧百年海外演出史述(1919-2019)/陈威俊(1.28)
在循“真”蹈“实”和艺术创造之间—谈新编歌仔戏《陈嘉庚还乡记》/任奕洁(1.35)
突破与重塑:脚色塑造与“人”的归位—评梅林戏《贬官记》/张唯钰 曾 静(1.41)
海外粤剧传承团体的构建与适应—以美西八和会馆为例/倪诗云(2.34)
非语言表达与文学功用的解构—以三拓旗形体剧为例/倪 硕(2.41)
古代女性观剧空间考论/陈 芳(3.34)
京剧《兰陵王》中的过渡礼仪/洪金娜 杨惠玲(3.41)
推开通往伟大肃静地之门—论《小艾友夫》中的“灵魂推手”形象/曹 祎(3.45)
红色题材·原创故事·民族精神—壮剧《苍梧之约》创作探微/胡 媛(4.41)
解放的观众与平等的剧场—朗西埃剧场观演观探析/吴 赛(4.46)
共同体美学视野下的闽台歌仔戏传承发展研究/王 伟(5.32)
梅兰芳“移步不换形”风波的外溢—以武汉《戏剧新报》为考察对象/来小伟 杨惠玲(5.38)
情感、知识与革命的抵牾—论夏衍20世纪40年代戏剧创作的困境/ 张轩岚 林清华(6.42)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新编历史剧《贬官记》与《兰花赋》的音乐创作对比分析/张慧娟(6.47)
困境中的晦暗与微光—评新编梨园戏《促织记》/谭雪梅 庄清华(6.55)
从规范化到个性化:粤剧行当的嬗变/谢文艳(6.60)
美术与设计研究
基于“福”文化的城市形象标识设计探究—以“有福之州”城市形象标识为例/温 欣 林 胜 张 威(1.45)
社会学视野下明代绘画中“女性空间”色彩取向研究/吴钰睿 唐 然(1.50)
清水混凝土建筑设计的精神性体现—以安藤忠雄和路易斯·康为例/陈博希 陈 苏(1.60)
社区原生艺术治疗的成效与前瞻性探析/赵 澄 朱晓红(1.66)
明清墓室壁画的阶段特征与意义/汪小洋 王 玥(2.45)
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中“朱雀”色彩变迁研究/马 越 杨梦婉(2.51)
器物画与故事画—“源氏八景”视觉结构研究/蓝 岚(2.60)
社会等级理论下汉代与清代十二章纹五色观的比较研究/康 滢 江 扬(2.67)
城市理论视野下的桥梁色彩社会学论纲/肖 枫 杨梦婉 朱尔玉(3.65)
以物照见,静观时空—比较分析清供图中的“物”/李 星(3.70)
艺术策展实践中的在地性策略—以“交织关系”展览为例/纪明辉 薛 宁(3.78)
楚艺术美学特质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转化性表达/江 澜 王莉飞 金 波(4.55)
新时代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路径探究—以畲族题材为例/林锦春(4.61)
多模态隐喻视域下的闽南文创创建机制与意义表达/梁 晖(5.46)
《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中的职贡图像研究/茅含枫(5.55)
论极简主义雕塑的形式问题—以两种批评视域介入/黄海日 邱志军(5.61)
整体性建筑文化下天坛街区延续性空间特征探析/张 琳(6.30)
形式创意、系统思维与文化表达—论博物馆展览设计评论的三个维度/陈纯珍(6.37)
音乐与舞蹈研究
“陶身体剧场”圆运动技术中“圆”的当代身体语言阐释/ 郭超亿(1.71)
基于5W 理论的人工智能音乐传播模式及发展探析/岳春晓(1.78)
阿库·汉姆的“他者”创作视角—以当代舞蹈作品《零度复数》为例/黄 霄(2.72)
吉他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及其引导性探析/韩笑铮 马雪松(2.77)
新时代群众舞蹈助力社区文化建设的逻辑进路/张子兮 郑元凯(3.83)
中国传统音乐在合唱作品中的应用研究——以民歌、戏曲音乐为例/卢璐颖 邵 凌(3.88)
“有无本然”与“物我同然”:魏晋文人“自然”的音乐教育观/张业茂 应 乐(4.66)
日本舞踏的抽象美学—基于土方巽舞踏作品《少女》的研究/舒菲菲(4.7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儿童歌舞的艺术人类学景观与社会记忆—基于黎锦晖音乐创作与音乐民族志实践/熊晓辉(5.66)
从“季札观乐”看先秦诗、乐、舞批评的关系与特点/李 波(5.74)
新媒体艺术研究
从“看客”到“漫游者”—论虚拟现实艺术中的身体维度/孟凡生(3.50)
橱窗幻境:Vlog 的视觉想象与情感消费—以治愈向生活Vlog 为考察中心/张煦(3.60)
从自媒体主持人的形象设计看大众审美新趋向/吴允萱(5.81)
“福”文化研究
“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福建探索与进路构想/林洪婧(2.81)
闽南古厝福文化的多重内涵与多维传承—以晋江市为例/骆锦恋 张卫军 王雅露(6.79)
文化产业研究
新媒体矩阵赋能乡村红色旅游开发与传播研究/蓝 刚(6.67)
基于审美经济语境的国潮文创传播机制研究/魏旭燕(6.72)
非遗研究
地方品牌创新和媒介营销策略研究——以“洛三彩”为例/丁洁(1.83)
传统手工艺材料资源系统保护与高质量传承发展策略研究——以福建传统手工艺发展为例/唐 馨 刘文凯(1.90)
“集体记忆”理论视域下《非遗鄂尔多斯》的文化表达研究/杨亚楠 李永凤(1.94)
“两创”视角看南音/陈燕婷(2.87)
长三角滩簧戏文化基因解析与传承研究/庄丹华(2.92)
包头毯的传承与创新保护研究/张祺贻 刘 薇(2.98)
记忆、民俗与话语空间:民间美术类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思考/李朝霞 宗金月(3.93)
东山歌册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策略/胡奕斌 吴婧怡 高 博(3.98)
笔尖刀法下的文化传承—以南昌市白圩乡木板活字印谱为例/李梦莉 何朝银(4.76)
泰山皮影戏活态保护与传承研究/肖 昕 杨国伟 冯 菁(4.81)
文化生态视角下山西影戏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刘 霄(5.85)
现代语境下秀山花灯的民族性表达/张瑞萱 刘冰清(5.92)
漳州木版年画中线条的艺术特色探论/高炎丹(6.84)
湖南纺染织绣类传统工艺传承现状、价值及发展策略/杨颐珠(6.89)
建构文化记忆:梅山傩戏保护与传承/余坤秀 黄星妍(6.94)
新时代文秘工作如何服务非遗保护传承/郑永佳(6.100)
艺术教育研究
新时代书法美育的话语建构与实践探索/王 伟(1.99)
艺术教育视域下师德师能协同驱动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寇 创(1.103)
“工匠精神”融入艺术类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张灵健 张晓燕(1.108)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中国音乐史》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陈宗花(2.102)
《色彩设计社会学》思政新课程观的认识与实践/杨梦婉(2.107)
闽台区域音乐在闽台高校传承的价值与实践—以戏曲音乐为例/周景春(3.103)
学前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融合教学的策略探究/陈洪冰(3.108)
地方院校戏曲美育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性构想—以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地方戏曲”传承基地为个案/曾宪林(4.85)
福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庄能红(4.93)
BOPPPS 教学模式下的艺术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为例/陈 偲(4.97)
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徐伟洺 邓国琼 蒋睿杰(4.102)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思政“课程链”建设探索——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为例/郭栋靓(5.98)
新媒体场域下艺术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策略探究/张晓燕(5.103)
艺苑画廊
乔十光与中国当代漆艺—福建省美术馆馆藏漆画作品赏析(1.56)
三月花开—莆田青年女画家国画作品选登(2.56)
八闽传统文化的区域认同与艺术表现暨王毅霖书法篆刻作品赏析(3.56)
“一城春色半城花”全国美术名家厦门采风写生作品赏析(4.51)
仰望秋岳—中国山水画作品赏析(5.5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古厝新韵—福建省油画家写生作品选登(6.51)
封面
木板岩彩《傀儡戏系列10》/陈 铎(1)
工笔花鸟《花开红艳》/吴思冬(2)
工笔花鸟《融系列之共同体》/林任菁(3)
国画《物语心声系列六》(4)
国画《京西门头沟写生》/张秋桔(5)
国画《春妹》 /戴少龙(6)
封二
陈铎岩彩画作品选登(1)
吴思冬艺术作品选登(2)
林任菁工笔花鸟作品选登(3)
余福星国画作品选登(4)
张秋桔山水画作品选登(5)
戴少龙写意重彩画作品选登(6)
封三
卢清线描作品选登(1)
陈登油画、水彩画作品选登(2)
朱雁娴国画作品选登(3)
吴健东油画作品选登(4)
林昊油画作品选登(5)
陈国漆画、油画作品选登(6)
封底
线描《生命之河》/卢 清(1)
国画《东方已晓》/邓辛陶(2)
国画《莆阳十二月之五》/朱雁娴(3)
油画《小水塘》/吴健东(4)
国画《几度梦汀州》/檀文莉(5)
油画《红军园》/陈丽勇(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