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书写诗意的风景

时间:2024-05-04

何银杏

【摘要】 书写性是中国文化的活力,是绘画的表达方式,书写性重在“写”,是一种不拘小节、淋漓尽致的情绪表达,区别于“描”的小心谨慎。郭宁水彩画借鉴了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手法,将书写性的笔法带入水彩风景画的写生创作,形成了率意自然、轻快灵动、充满诗意的画面。

【关键词】 书写性;水彩画;诗意;写生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郭宁于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油画系,2001年毕业于北京首届水彩人物画高研班,2007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选派到法国学习交流并于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个展。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委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水彩画会会长,福建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泉州画院院长等等,郭宁是福建地区水彩画的代表性人物,是福建水彩画的带头人。作品三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专业展并多次获奖。2016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2018年被评为“福建文化名家”。他研习油画的同时热衷水彩画的创作,利用油画的造型和技法来滋养水彩画,被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誉为“水陆兼备的‘两栖画家”。

在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15位委员中,郭宁的水彩画特征是显著的,区别于制作型创作的细腻,他注重写意的意象美。他更注重水彩画的特性——水,画面注重水韵的呈现,色彩明快,水色之间的相互交融碰撞出现的火花总是活跃着一股鲜活的气息。郭宁擅长写生,长年的艺术实践造就了他水彩画书写性的艺术风格,他追求写意中的轻松与自然、蕴涵与张力。范迪安曾说:“他的画面呈现出一种富有饱满热情,同时也是充分发挥色彩表现力的一种艺术风格——抒情风格。”郭宁出生于东南沿海城市泉州,泉州美丽壮阔的大海风光形成闽南人宽阔的胸怀。正是郭宁率真直爽的性格导致他喜爱用“写”的方式来抒发心情,书写心中诗意的风景。正如范迪安所言:“郭宁有闽南人的豪爽,是激情型的画家。”

一、郭宁水彩风景画的艺术特征

(一)诗心体悟

郭宁在福建这个充满诗性浪漫的地方,通过表现人与自然的风景作品,运用书写性的艺术语言展现东方的诗意特征。王维新曾说到:“艺术之本质是被触动了的情,诗化了的意,是情感深化的属人们精神上的产物。”他的观点是站在艺术是“主观精神说”的本质论上的,他认为情是艺术的本质,诗意是情感化的产物。受到王维新的影响,郭宁一直坚持寓情于景的创作理念。这是在热爱写生、热爱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每到户外捕捉到心仪的景色,郭宁总是饱含激情、紧张地抓住那一触即发的灵感,一气呵成。诗具有凝练性、和谐性,能用短小的句子抒发情感引起共鸣,水彩画也一样。郭宁以绘画的语言来表达诗意,有诗意的情怀。《地中海阳光》中画面简洁,大面积的蓝色,水色交融,几个人慵懒的在沙滩上,物体都是快速的寥寥几笔,如此的放松,单纯,让人感到一股惬意。这就像“写”出来的诗意,像极了一首五言绝句,简练回味。《乌镇一隅》用单色调表现了夕阳余晖下的乌镇,是那么的纯粹,远离城市的喧嚣,安静,梦幻的诗意美。这样的意境恰可以用宋代诗人宋伯人的“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来阐述了。郭宁认为:“以心观物,万物自得;以诗心体物,物皆有诗意。”心中要有诗情画意才能画出有诗意的风景,例如风景画家柯罗、莫奈、列维坦等等,他们无不是心中有诗意,对客观景物进行提炼、概括,才能描绘出“景外之象”“画外之韵”。

(二)简而意至

写生的时效性使郭宁在紧张的现场作画中面对复杂的客观物象不拘泥于细节,而是进行关键要素的概括与提炼,运用书写的笔法去塑造形体,能够以形写神,简而意至。“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架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这句是宋朝沈括评巨然的画,用来评价郭宁的水彩是最适合不过了。如《普罗旺斯海滨之晨》中,须知千楼万楼,无一笔是楼;千云万云,无一笔是云;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 在画面中,追求一种“简而意至”的意。例如《柳风》中就是将复杂的景物进行取舍,突出表现柳树。其中柳叶以笔为叶,将风中飞舞的柳叶概括成几个姿态各异的笔触,其下笔有如疾风骤雨,毫不迟疑,水色纵恣,似无成法而法在其中。树干使用中锋用笔,一笔到位,充分体现树干与柳叶的生长关系。干湿浓淡尽在几笔之间产生,笔与笔之间相互交融形成的水跡别有一番趣味。就像郭宁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说中一物即不是。诗意的东西总是意味深长的。返璞归真,必须去掉表面的东西,真实的、难以言说的‘意才肯露面。”郭宁运用书写性的艺术语言将物象抽象简化,赋予物象精神,剩下的部分便通过留白的方式给与观者想象的空间,可谓“含不尽之意于笔外”。

(三)线性用笔

正是写生对于速度的要求使得郭宁在创作时富有激情,激动之情感染了用笔的果断。画到畅快深情之时,便从内心自然地流露出自身的性气,连贯的气就形成了流畅圆融的线贯穿整个画面。郭宁作品的流畅性就体现在了线性用笔上。郭宁作为泉州画院院长一直致力于保持泉州画家特有的本土化语言,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有许多美丽的港湾和渔村。大海是郭宁乐此不疲的表现题材,陈旧并富有历史沧桑感的木船是郭宁爱不释手的表达物象,海也是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象征,他创作了一系列的大海渔船作品,侧面反映了闽南人的艰苦奋斗。船的造型复杂、结构多样、细节繁缛,郭宁将其做了概括简化的处理。郭宁对船身上立有的多处船杆支柱和船绳的勾勒是他的一大特点。线性用笔于郭宁而言是一种激情与果断。如2009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闽海渔歌》中对船杆、旗杆的勾勒就是一笔到位,丝毫没有迟疑,线条具有虚实变化,气息到位,骨劲十足,具有力量感,这样的船杆才能立得起来。这样的线条不仅具有力量美而且支撑起了整个画面,使画面有不断向上延伸之感。倘若没有多年训练的功夫勾勒出来的线条容易软榻,没精神。正如石涛所言“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可见郭宁的线性用笔体现了一种从外而内的一致性。并且郭宁很注意这些线条的方向变化,避免了相互平行的呆板,并且做到疏密得当。这样扎实的线性用笔在同年的《造船厂》《夏日闽海》系列作品中都充分体现了。《阳光海岸》更是“逸笔草草”沙滩就用几条线条表现,该线条具有书法的提按变化关系,富有律动感,寥寥几笔的帆船和房屋,粗细线条的对比,两棵树慵懒的生长在最前方贯穿了整个画面,这样具有生命力的节奏感既像是一支舞蹈也像是一幅草书,画面虽无深入刻画细节,但却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阳光笼罩下的沙滩上的人们休闲惬意的氛围已让观者为之向往了。

(四)气韵生动

“书写性”是作品中笔触的运动感与连续性。郭宁水彩画注重一气呵成,气韵生动,画面中有气场的连贯性,流畅之气能贯通整个画面。一幅画的每一笔每一个色块都是有联系的,具有节奏感。用笔用色注重行笔的节奏感与气韵的连贯,这是郭宁画面比较注意的。有时为了笔的连贯,抑扬顿挫,笔跟笔之间的联系,气韵的连贯性,形会根据笔触的走向进行变形,而不是一味的遵照自然景物,也不是形象的直接再现。比如,看到的山是竖形的,画面需要横着的山,就可以把竖的山改为横的,经过左右的行笔,使左右的物体跟这个山形成一种连贯。这样的改形是在符合整个画面气韵的基础上形成的,不会为了一个写实的物象来破坏运笔的连贯性。郭宁画面中的云,不是你看到的云,而是意味上的云,如《多彩的午后》中的云是由笔触形成的,笔与笔之间的抑扬顿挫,点、横、撇在画面中看似云其实是一种运笔,一种笔触。郭宁说到,可能在右边是没有云朵的,但是为了呼应左边的云朵,让它们之间联系起来,就主观的加上了,所以画面中的气韵都是贯穿整幅画的。形体的节奏变化,与书法的起笔、行笔、手笔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中的每一个色块,每一个物体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客观物象缺少的节奏感都通过画家主观意识的补充来形成,这样的节奏是靠笔的走向、气息长短、笔与笔之间的交汇形成的,因此画面既有丰富的笔触形式,又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形成流动的气场。形成点线面的平衡,笔断而意连。

二、郭宁水彩画书写性的成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郭宁风景画具有书写性的特征,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郭宁水彩画书写性的特征?首先2001年参加的北京水彩人物画高研班,其导师王维新教授的线性艺术表达对郭宁艺术风格影响极深,从此更坚定了郭宁水彩画走向书写性的方向。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结合闽南的地域特色以及郭宁写生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传统书画的影响

郭宁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从小便对国画、书法耳濡目染,唐代唐寅《落霞孤鹜图》的悠远意境、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的豪放不羁、明代徐渭《墨葡萄图》以草书入画的酣畅淋漓,清代郑板桥画竹的秀劲绝伦都让他神往。作为泉州画院的院长,他也经常习国画,品书法,对毛笔的掌握熟练。工作中经常接触国画家、书法家,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对此便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对于绘画的书写性、写意性情有独钟。郭宁在水彩画的创作中也是有意识地在加强绘画的书写性语言。他水彩画用的画笔很简单,仅仅两支毛刷和三四支毛笔。水彩画与中国书画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以“水”为媒介进行创作,用毛笔来作画,毛笔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能产生丰富多样的笔触,水彩画中的拖笔、扫笔、干笔、湿笔,以及渴笔留空等都有国画的用笔相借鉴。国画的写意性表达、书法抑扬顿挫的笔法都让郭宁如痴如醉。他说:“我不是文化的保守主义者,但在艺术上我更认同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他坚持外出写生,师古人,师造化,借鉴中国写意画传统,运用书写性的笔法,一鼓作气完成一幅作品,形成了开阔的画面格局。

(二)闽南地域的影响

郭宁一方面受中国传统书画的影响,另一方面受闽南气候的影响极深。由于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水彩画风格也有所区别。气候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民俗风情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衣着打扮也不尽相同,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国的清新秀美、东北的广袤博大、江浙的通达灵秀、西北的博实浑厚等等,形成了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地方特色,这也正是各地水彩画家水彩创作的源泉和优势。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有山有水,其地理与人文资源极其丰富,培养了历代画家的山水情怀和对绘画写意风格的追求。郭宁所处的泉州是个沿海城市,气候宜人,山清水秀,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因此可以看到清晰的物体轮廓,清晰的线条,沿海地区能看到许多的渔港、渔船、桅杆、缆绳等等,而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线与线之间的联系,因此郭宁在画面中就自然而然的喜爱用线来书写。加上闽南红砖建筑的鲜艳色彩、四季如春的植被。比起北方水彩喜爱灰色调,郭宁更偏爱用纯度高的色彩以及灵动的线条来书写心中诗意的风景。

(三)写生的时效性

郭宁是写生型的画家,他区别于有些画家是拍摄素材回来整合制作的创作型画家。他认为,只有现场的感受才能激发表现的欲望。他用心地观察身边的风景,发现生活的美,多次策划组织泉州乃至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到泉州刺桐古城及周边渔港渔村进行写生,從而宣扬与保护闽南的传统文化。欣赏他的作品总能感受到画面的现场氛围,或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或绚烂多姿的异国风情、或海风吹拂下的古船渔港。这是郭宁对现场体验于心并内化成各种情绪,落笔可以说是快、准、狠又不失流畅。可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应物象形而后通过迅速的书写性表现手法将心中的风景表现出来,这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过程。写生的特点就是它受到时间的限制,光线的转移、环境变化、不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写生的时效性对画家的作画速度有很大的要求,短时间内需要画家对客观景物做出概括性的描绘,分主次,抓重点,这也就逼着画家使用最突出到位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所见之景。写生是“天人合一”的体现,将书写性的绘画语言带入水彩画的写生中是郭宁慧心的选择。

三、小结

水彩画作为外来画种引进中国三百年,呈现出从“水彩”到“中国水彩”的发展轨迹。在中国画、油画等“大画种”下应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水彩画向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对发展中国特色水彩画有重要的意义。郭宁借鉴了中国传统书画的笔墨精神,运用书写性的艺术语言将水彩画的诗意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于郭宁而言书写性的表达是一种直抒胸臆的畅快。坚持写生、向大自然吸取能量,力图透过客观物象,传达人类在自然中的生存境况与遭遇。作为福建水彩画会会长他有专业的冲锋精神和宣传闽南文化的责任担当,推广和保护闽南文化,用画笔记录下传统文化的美,引领着福建水彩画的发展。在当今艺术越来越当代化,架上绘画呈现某种萎缩迹象、电脑绘图,投影仪泛滥的使用之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郭宁面对生活直接写生创作的绘画方式是对艺术本真的一种坚守,是值得倡导的。

参考文献:

[1]滕悦.当代语境下水彩本土化语言——对书法艺术的借鉴[J].艺术教育,2012(9).

[2]黄文中.本真的回归——郭宁绘画赏析[J].艺苑,2006(1).

[3]郭蕾.艺术的“本色出演”——记画家郭宁在法国普罗旺斯的个人作品巡回展[J].艺苑,2009(6).

[4]党天才,尚尚.光映灵肉 水彩绘相——中国水彩艺术与教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7.

[5]刘云芳.书写性在油画中的应用[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