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设计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色彩研究表示法

时间:2024-05-04

王迪

【摘要】 本文以隋唐帔帛色彩表示法为例,通过构建与分析设计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色彩表现设计原则,重新审视研究中国古代传统色彩表示法的相关理念与方法;结合运用主角色彩和融合色彩的使用原则,重新呈现出区别于当下西方工业色彩表示法的隋唐帔帛色彩的表示法;把设计学视野中应该采用色彩表示方式、设计思维以及创新性构成与中国古代色彩表示法进行结合,尝试打开中国古代传统色彩表示在色彩应用与色彩传播中的新视窗。

【关键词】 帔帛;色彩表示;设计学;可视化;中国古代传统色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等文化交流事件备受人们的关注。帔帛的源流便是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女性特有的服饰配件。本文结合自己平时对服饰配件以及丝巾款式的兴趣爱好,把隋唐时期的帔帛色彩与现代设计中的色彩表示原则结合起来,更全面地归纳和加入了新的色彩表示方法和色彩提取方式。目前研究中国古代传统色彩的表示方法和提取方式都是使用的当下西方国家中推崇的工业色彩表示方法。许多研究人员在表示中国古代色彩的时候忽略了传统资料中的色彩是通过传统的染料或者天然的染料来呈现物品色彩的,而不是采用现代工业化的色彩提取方式来表示色彩。这就将中国古代传统色彩法表示陷入了一种误区。因此,本文的写作基于对隋唐帔帛色彩的深入了解,专注于隋唐帔帛色彩的表示方法研究,从隋唐帔帛的等级色彩中探寻帔帛色彩表示方法的重要性。本文从中国古代传统色彩的角度进行新的思考与挖掘,思考如何把中国古代传统色彩更好地与现代设计中的色彩表示方法和科学的色彩提取方式相结合,把握色彩表示方法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色彩表示文化,同时也把这种色彩体系应用于现代产品的色彩使用及推广之中。

一、隋唐帔帛在色彩可视化中的设计原则

(一)可视化设计中隋唐帔帛色彩的刺激机体反应行为原理

帔帛是隋唐时期颇为流行的一种衣饰,着装形式多样,可披可系;式样丰富,可单可夹;着装对象广泛,男女、僧道均可服用。《中华古今注》卷中有:“女人披帛。古无其制。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寻常宴参侍令,披画披帛,至今然矣。至端 午日,宫人相传谓之奉圣巾,亦曰续寿巾、续圣巾,盖非参见之服。”[1]33帔,实则一披挂于之物,通常覆于肩背处,与缠束或覆盖用的巾这一织物非常相似。帔帛的色彩提取始终是从观看古代绘画中的女人佩戴品和古文中的帔帛色彩描述来进行分析的。如何实现隋唐帔帛色彩可视化是古代色彩表示中的难题。在设计学的设计应用中,可视化的表现力是直接拉近色彩观看者和色彩表现概念的关键。很多当下的工业色彩表示方法在提取和表示古代色彩时并没有考虑古代色彩可视化的特征。而单纯的运用工业色彩提取表示法,会忽略色彩所在的社会环境、当时的色彩基本原理,也未考虑被可视化对象的特征。大部分提取古代色彩或是帔帛色彩都是按照直觉对色彩进行提取。缺乏呈现古代色彩表现特点的考虑,甚至会诱导观看者看到不准确的古代色彩,最后使观看者感到困惑或蒙蔽观看者对帔帛本来的色彩理解。因此,对帔帛色彩的表现研究主要是聚焦于人们的心理感受和视觉感受。色彩的心理学理解为人的行为在受到身体内部和身体外部的刺激后做出的一系列反应动作(图 1)。

隋唐的帔帛色彩表示基于资料显示中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样式及色彩的变化。隋朝时期的帔帛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其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色彩多用青、白色。而在唐朝的贞观之治背景下,帔帛色彩由青、白色发展成为石榴红、青、白等鲜艳的颜色。在唐朝的中后期,绚丽体系形成,红、紫、黄、绿等鲜亮的颜色争奇斗艳,尤以红帔帛为姣姣者。在表示帔帛色彩搭配变化中,表现者应该感知到帔帛色彩在整体色彩表现中的凸显地位、区别于其他色彩的特殊性以及使用观看者容易了解的色彩表示方法来呈现出帔帛的色彩面貌。观看者观看色彩的反映包括认知中反应表现(记忆、错觉或理解上的视觉感知处理)、情感反应表现和行为反应表现(在画面里有很多种色彩构成时寻找特定的色彩)。在表达帔帛色彩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帔帛色彩的特性及观看者个体差异对可视化帔帛色彩的应激反应差异(图2)。

(二)隋唐帔帛色彩符号的设计表现语境

隋唐帔帛的质地由隋朝时期的的材质厚重、双面异色变得材质极为轻薄,色彩也由显色程度較低提升到更加艳丽的程度。在表示隋唐帔帛色彩时,不能忽视隋唐社会崇尚自然染料为衣所用的特性,同时也不能抛弃当时制作帔帛的材料和工艺。隋唐时期使用的帔帛染料最典型的当属红花和石榴花。红花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素,其中黄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无染料价值;而红色素易溶解于碱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产生沉淀,形成鲜红的色淀。石榴花中提取的石榴红也是帔帛色彩中比较流行的色彩。帔帛染色崇尚自然因素的特性显而易见。在表示古代色彩时,符合社会性的色彩符号是“视觉感知”而后得到的现实体验所生成的色彩。其“所指”在不同的语境下又不尽相同。因为帔帛的色彩表现和当时的文化、政治背景有关系,这尤其是今天这种工业色彩表示法所不能展示的。当今以东、西方文化相互区分,中国古代的色彩文明就其产生时间、影响深度、覆盖范围来 说在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所以,帔帛色彩存在于现代我们所表示的色彩关系中,应该受到生产力水平,特别是受色彩染料的制作和布料染色技术所限制。这就决定了一定的阶层掌控了色彩符号的表示,以至于隋唐帔帛不适用于现代工业色彩表示法的涵义。构成隋唐帔帛色彩表示法的色彩符号没有固定的色彩组合原则。其色彩构成有相对的随机性,即帔帛的色彩表示可以是一种色彩,也可以是多种色彩的表现方式。色彩所占的面积比例也有一定的随机性。从设计学可视化的角度来说,表示帔帛色彩的搭配机制可以使观看者感受到某种色彩在整体色彩表示中的差异性、凸显性和易读性。在对帔帛本身进行色彩表示时应注意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的形状、面积以及色彩的搭配关系,也就是帔帛本身的属性。其色彩的变化造就了不同的色彩搭配机制(图3)。

我们在观看帔帛色彩的同时能否随着色彩展现语境的变化而改变我们心理的刺激反应,这取决于色彩表达者在创立色彩表示符号的时候,能否准确地理解色彩表示符号的象征性,同时也依赖于社会群体对既定物品色彩的心理暗示。

二、设计学视野下隋唐帔帛色彩表示的程序原则

(一)隋唐帔帛色彩设计表示的使用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帔帛色彩要采用区别于西方工业色彩表示法的另外一种色彩表示方法,如何将样本中的帔帛色彩表示為色彩二维示意图是这种色彩表示法的关键之处。在一定的环境中运用的帔帛色彩是有一个基本的意象概念。对于帔帛色彩的表示构成应用,需要帔帛色彩与所处的真实语境相呼应,要结合对语境的分析、概括、提炼,归纳出帔帛色彩的本质特征。在帔帛色彩的表示中要以色彩自身的韵律美为基础。特定语境下的帔帛色彩体现着不同的色彩节奏感,也体现着这个语境下特有的色彩表示效果。

1.主角色彩作为区域整体色彩中的重要色彩部分,有着独特的位置意义。主角色彩是色彩构成或识别中重要的视觉艺术造型语言和情感媒介,通过与过去的经验、记忆或知识相联系,结合物象形态特征,保证物象原型的最大化识别。就色彩面积而言,主角色彩所占的色彩面积对是最大的。主角色彩的色相面积决定着整个画面色调取向。因此我们在选取帔帛色彩的时候,应将不同时期的帔帛色彩在相应的色彩区域中提取。帔帛作为呈现色彩画面的主角,其特有的色彩在点集色域中呈现出色彩形状,依据色彩形状累加直方图作为帔帛色域的色彩特征(图4)。

这种特定区域的色彩图像分割法是基于点集色彩的表示的基础上深入提取。意在准确表达主角色彩的真实性与色彩来源的可靠性。相比于现代西方工业色彩的表示方法,这种方法的色彩选择更加深入和具体,在现代色彩表示中的可行性也有很高的实行度。主角色彩的归纳是站在科学提取的基础上细化提取,以确保物象色彩归属的本质特征。

2.隋唐帔帛色彩设计表示程序中融合角色的画面和谐设计原则

相比之下,融合角色在色彩表示的画面构成中稍显次要,但是在色彩表现领域仍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地位相当于整体色彩的调和剂,一般用来表现双面帔帛的色彩面貌。这种扮演着融合角色的色彩选取在主角色彩的基础上更为细致。绝大多数的融合角色色彩在色域中的色彩选择都比较多样,呈现出的色彩面貌也参差不齐。我们这里依据的融合角色的色彩提取方式,是以在色域点集中所占面积最大的融合色彩为主要提取目标(图5),其色彩表示方法与主角色彩相一致,以达到整体画面的色彩和谐。如果色彩表示方法不一致或者色彩提取方式不正确,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隋唐帔帛的色彩表示。

(二)隋唐帔帛色彩表示法的视觉艺术造型语言

1.肌理变化下的隋唐帔帛色彩表示韵律

相同的色彩,如果运用不同的肌理表示则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在表示隋唐帔帛色彩的时候,可以感受隋唐帔帛不同材质下同一色彩的呈现(图6)。

不改变帔帛的特有形状,在此基础上进行肌理效果的改变,如冬季的帔帛大多以锦织绣而成,质地厚实,幅面宽大,可以罩穿在襦的外面,既华丽美观又能起到御寒的作用。冬季女性佩戴的帔帛质地较厚,颜色依然呈灰暗。夏季或室内用轻薄、细长的帔帛,色彩靓丽华贵。宫女们在端午节等节日时,也要披较为华丽的披帛。在隋唐帔帛的地理景观应用中,体现出不同材质的帔帛在不同季节、不同节日中所呈现的材质上的区别,在色彩表示法中仍然要强调这一色彩变化。帔帛织物面料的变化和组织结构在计算机图像处理及古画中的表现相对来说比较清晰,但是帔帛所处的纺织产品的分类、织物密度和区别于纺织产品的其他产品在色彩表示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不同种类的色织物图像在摄入时也容易受到拍摄环境、拍摄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因此,区别不同织物的色彩在帔帛色彩表现方法中是存在着重要意义的。

2.隋唐帔帛等级色彩的归纳表示方法

帔帛色彩的等级尊卑性在隋唐时期显示得淋漓尽致。在社会等级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背景体现在女性服饰的材质和色彩中。唐代牛僧儒《玄怪录》卷三有:“俄使一小童捧箱,内有故青裙、白衫子、 绿帔子、绯罗縠绡素,皆非世人之所有。”[2]387初唐的贵族妇女秉承前朝的服饰遗风,下身搭配绿色的高腰长裙、红色的沙帛,女性的整体气质表现为清新自然又不失贵重,纱帛的面料较为轻盈透亮,一般采用较为轻薄柔软的沙罗为主要的缝制材料。在纱帛中画上彩绘或印制纹样和图案均被称为画帛。一种横幅的面积比较宽,但是长度比较短,多见于披在肩上,叫做“帔帛”,这种帔帛系在胸前;另外一种横幅较窄,但是长度一般在两米,多见于从肩部搭落于地面,叫做“帛巾”。贵族女性所使用的帔帛色彩一般是红色、紫色、黄色、白色、蓝色。在表示贵族女性使用的帔帛色彩中,除了色域提取的科学性和面料表现的真实性之外,也要考虑帔帛样式的区别(图7)。这样才能从表示方法中区别不同样式的帔帛在色彩表示中的差异性。宫女和贵族女性所佩戴帔帛相比,材质更加彰显高贵,一般使用的颜色为红色、黄色、粉色、橙色、白色、黑色、蓝色和绿色。以丝绸为面料的帔帛也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逐渐显露。丝绸区别于沙罗,色彩表示更显艳丽,更加彰显女性的社会地位(图7)。

隋唐时期的普通女子的帔帛面料与上层社会女性所佩戴的帔帛相比,显现色彩质量有所下降,一般颜色分为绿色、白色、红色和粉色,沙罗的质地较为粗糙,布料的孔隙相比于上层社会和宫女所用的沙罗较为粗大。因此在普通女子佩戴帔帛的色彩表示中,重点区分色彩在面料上的不同(图8)。

作为社会的最底层女性,妓女的社会地位明显低于普通女子的社会地位,更低于宫女和上层社会的女性,一般使用的颜色为蓝色、紫色、粉色和橘色。这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所佩戴帔帛的色彩都是次色,是不纯正的颜色。虽然妓女的帔帛色彩和样式都是效仿宫女们所佩戴的帔帛色彩,但是毕竟不是上好的面料,呈现出来的色彩面貌也比不上宫女们的帔帛所呈现出来的色彩醇厚性。因此在表示妓女的帔帛色彩时,应重点体现妓女的社会地位和色彩背后所呈现的社会属性。在面料和材质上也应当作出相对的区分,使帔帛的等级色彩表示的更为全面(图9)。

(三)形象化色彩面积语言在隋唐帔帛色彩表示中的体现

古代的色彩表示法就是要深入剖析色彩的本质。对载有地域文化的物品或是非物质的抽象元素,在形象化面积表达中可以从触觉、视觉等方向切入,来提炼帔帛色彩形象化的面积表示元素。主要的形象化色彩面积应该是造型简洁且有象征意义的具象物品,相对复杂的物品可以通过表示者对物品的感悟来提取和概括,在保证辨识度的基础上,降低图像的表示难度,这样既保证了形象的简洁性,也使形象化色彩面积语言能够充分地表达其色彩意涵。隋唐帔帛的形象相对比较简洁,在表示中不用使用过多的、较为繁琐的外形加工,只需保证帔帛的外形辨识度即可。但是在表示其他物象的色彩中,我们要秉承着概括形象色彩面积的原则,使设计色彩表示方法所体现的本来面目得以展示。

三、中国古代传统色彩构成映射下的传统色彩表示设计原则

(一)中国古代传统色彩的提取机制和设计学中的统筹管理方式

中国古代传统色彩与古代传统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色彩结构历经上万年的推进,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彰显中国传统色彩的色彩符号文化体系。这种色彩符号体系在中国传统色彩乃至东方色彩符号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在世界的色彩文化相互交往中,色彩表示方法作为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色彩的工具,其辨识度是色彩表示中很重要的表示因素。把具象的物象抽离、归纳,通过空间线条和造型比例来表现色彩的方式在帔帛的色彩表示中一直被加以运用(图10)。

在明确了被表示色彩的物象之后,我们要对物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设计,选择合适的形象,从色彩、形态、材质、面料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再从色域中提取色彩的特征。除了主角色彩和融合角色色彩的数字化色彩提取方式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手动的色卡和便携式的测色仪同时取样,确立一个和取样对象最接近的颜色,以此作为我们的标准色。通过对该物象进行合理有效的提取,保证设计流程的条理性,这样就可以保证古代传统色彩在色彩表示中的配置特征。为了确保提取色彩整体画面的色彩韵律,主角色彩的色彩表示一定要基于原本的色彩面貌。主角色彩的材质和肌理也要与之相对应,融合角色色彩与主角色彩相结合,两者互相影响又互相交融。体现出整体画面中的色彩趣味性。

中国古代传统色彩在现代设计原则这个载体下,色彩表示原则含有丰富的色调和强烈的对比关系,使现代设计中色彩表示方法的艺术效果更为独特。设计学科自发展以来就具有浓厚的科学性,这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对色彩的表示法有了革命性的认识。各种设计应用的软件、人性化的设计与安排、色彩的可视化程度和视觉效果评判机制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作为设计师,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应用数字化的色彩来获得最精准的色彩表现,并在视觉传达这个语境中重新理解出新色彩的内涵。鉴于色彩具有的心理、物理和行为效果与视觉传达领域的其他因素不同,色彩应用要极其准确的传达研究对象本身的内容。中国古代传统研究对象都离不开统筹色彩和管理色彩的表示方式。因为有了色彩表示方式的统筹战略,才有了研究对象的色彩对比效果分析,我们才能更直观地对帔帛乃至中国古代传统色彩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二)设计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色彩表示方法的创新构成

1.中国古代传统色彩表示方法的创新性表现

目前色彩的提取方法只停留在了西方工业色彩的表示方法,几乎没有考虑到色彩背后的社会环境和色彩所存在的载体形式。单纯的通过计算机对一块区域的色彩进行提取,是在现代信息化的色彩表示中,基于移动终端或电脑手动获取图像、即时提取其色彩的构成信息的一种模式。这种色彩提取方法过于简单,忽视了现代设计色彩表示方法的重要内涵。在隋唐帔帛的色彩中,不仅结合了现代设计中的客观性原则,也适当地加入了创新性,使隋唐帔帛在表示色彩的时候能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及纺织布料和印染机制的呈现。因此这种色彩表示法能够全方面多方位的剖析被表现物象的色彩面貌。中国古代色彩表示方法的创新性的建立应该主要区别于西方工业色彩色表示方法。这个色彩表示法的可能性在今天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这种色彩表示方法同样适用于表现中国古代的其他研究对象,其内在的结构体系是不会改变的,色彩表现的因素也不会因为被表达物象的改变而减少。应用在现代设计中,这种色彩表示法也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

2.通用设计思维模式对中国古代传统色彩表示的启发

每一件作品其实都蕴含着设计师的思维。思维是指内在认知活动历程,在此历程中,个人运用贮存在长期记忆中的信息重新予以组织整合,从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中获得新的理解与意义。[3]241在表示隋唐帔帛色彩或者中国古代传统色彩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一种色彩表示中。通用的设计思维就是提高设计的接收性和包容性,关键就在于把握设计思维的通用度。根据研究对象的类别不同,通用度应该分为不同的层次、领域或是类别,要求在对中国古代传统色彩进行表示时,综合考虑表示方法的全面性以及表示色彩背景的必要性。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弯路,直击主题。而且在发展通用设计思维的同时,还要延伸发展不同领域相应的设计原则。例如在隋唐帔帛的色彩表示中,不仅要对色彩进行展示,还要综合隋唐帔帛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材质的选择、女性阶级地位对帔帛的选择等等因素。只有通用设计思维和色彩表示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诠释中国古代传统色彩表示法的精髓。

3.设计学语境下中国古代色彩表示法的发展诉求

尽管设计学在社会中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但是它也被认为是一门典型的跨学科。作为设计色彩表示方法的设计人员,就要准确地了解研究对象在在某种特定语境中的色彩意义。除了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之外,还要将个人对色彩的感觉转化为公共的议题,从而更加深入地讨论研究对象的色彩属性。在研究色彩形成的基础时,设计学领域也从最初的模仿色彩、科学分析色彩上升到发展理解艺术色彩。这在科技发展的今天,研究人员能够认识到色彩与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属性之间的关系。相比于西方工业色彩表示法、HSL、HSV、CIEL*a*b*、CIEL*u*v*等都更加全面和具体。色彩的内容传达始终贯穿了可视化信息的全部过程。因此,对视觉感受的深入分析能夠确保设计者与观看者之间的交流体验是否良好。优化色彩的表示方式、整合色彩的传达要素、考虑观看者的色彩感知差异以及适当的调节设计思维是设计学的色彩表示所要求的。

参考文献:

[1](唐)马缟.中华古今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

[2]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