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毛姆“三部曲”创伤叙事中的创伤表征

时间:2024-05-04

徐海霞

本文将从创伤形成的表征这个方面对毛姆“三部曲”的创伤叙事进行进一步研究。“三部曲”中主人公所经历的创伤对他们的性格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卑敏感

《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普因为身体的残疾变得自卑敏感。刚到伯父家时,他坚持不需要保姆的帮忙,而是自己洗手、洗澡、换衣服。读书时,他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跛足缩到正常的脚后面以免被人看到。在医院实习时,有一段时间菲利普和其他几个学生在外科门诊部一个叫雅各布的外科助理医师手下实习。一天医院来了一个跛足男孩,雅各布医师在讲解了各种跛足的类型和不同畸形的解剖特征后突然提议菲利普脱下袜子让大家看看他的跛足。菲利普强忍内心的羞愧和屈辱,开始解鞋带。他的手指抖得厉害,一瞬间还担心自己永远也解不开这个扣了。雅各布医师开始讲解,学生们都盯着菲利普的跛足,而感觉受到巨大羞辱的菲利普则在内心诅咒他们下地狱。菲利普鞋上的扣也是他心里的结,他担心自己永远解不开的其实是跛足这个心结。

菲利普一直渴望治愈跛足,他曾经每天做祷告向上帝祈祷让自己的跛脚复原。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甚至坚持在大雪纷飞的寒冷冬夜脱掉睡衣跪在光秃秃的地板上祷告。然而祷告并未见效,这更加深了菲利普内心的自卑和绝望,因为很明显连上帝都对他的跛足无能为力。乔恩·艾伦认为,创伤的基线是压倒性的情感和彻底的无助。菲利普对治愈跛足的热切期待转化为对上帝的虔诚信任,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打破了他的幻想,将他抛进无助的深渊,使他愈发自卑敏感。

二、冷漠刻薄

菲利普性格中有冷漠刻薄的一面。路易莎伯母一直疼爱没有父母的菲利普,也渴望得到他的爱,然而菲利普初到伯父家时却对伯母的示好颇为抗拒甚至厌恶。对于伯母的好意,他总是板着小脸接受,让她下不来台。一次,伯父责怪菲利普不守规矩,伯母试图打圆场,菲利普却对她说:“你就不能不管我吗?”“我恨你们,想让你们去死。”在伦敦做会计学徒期满之际,菲利普决定离开事务所去巴黎学习绘画,临行前一个同事邀他有空回来看看,菲利普回答说:“我不想显得太粗鲁,但说句实话,我真是再也不想瞧见你们了。”在和伯父就自己的未来出路问题争论时,菲利普故意说了跟伯父怄气的话,于是伯父对他说:“你可能觉得自己很聪明吧。我倒觉得你这般牙尖嘴利实在是傻透了。”

菲利普看似刻薄的性格源于母爱和家庭温暖的缺失,而他的不动声色、淡定从容则是应对周遭讥讽嘲笑的铠甲。正如他在听到伯父的话后内心所感慨的那样:

这般轻率无礼、牙尖嘴利其实不失为一件好事。他已经意识到父母早逝对自己而言是一种怎样惨重的损失。之所以看事物的眼光总与别人不同,想来多少也要归咎于这件事吧。舐犊之情是这世上寥寥几种无私的情感之一。在一群陌生人照顾下长大的他,虽说也算成器,但终是没有享受过来自父母的耐心照顾和容忍关怀。他一度以富有自控力为傲,而这种能力正是在同伴的讥讽嘲笑下硬生生逼出来的。人们总是说他是个无情无义的冷血动物,但他心里清楚,自己只是善于控制情绪罢了。在学校的那些日子,他曾吃过的苦、受过的羞辱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的自己只要稍不留神就会惹来一片嘲笑,所以直到现在他做什么事都还格外小心,生怕出丑。

创伤性事件或创伤性经历具有一定的“事后性”,即创伤性事件或创伤性经历与精神创伤的形成常常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菲利普童年经历的创伤在他成年后以冷漠刻薄的一面在性格中体现。因此创伤事件一旦发生,就要及时进行积极干预,避免给受创者造成精神创伤。

《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离家后也表现出极度的冷漠刻薄。他从小就想成为一名画家,可是他的父亲却让他去做生意,因为他认为学艺术赚不了钱。结婚十多年后,思特里克兰德开始到一所夜校学习画画,每周上三四次课,可他却告诉妻子自己是在俱乐部玩桥牌。当思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独自一人去巴黎学习绘画时,妻子还以为他带着情妇私奔了。思特里克兰德之所以隐瞒妻子,是因为他清楚妻子不会理解自己。思太太虽好结交文艺界名流,但她只是附庸风雅,艺术作品于她而言只是装点门面彰显品位的道具。思太太眼里的丈夫只是一介武夫,根本不懂艺术为何物,更不懂欣赏艺术。然而思特里克兰德却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对画画有着近乎执拗的热情。对于思特里克兰德而言,画画是他的本能,创作的欲望深深地埋藏在他的灵魂中,并一直在膨胀壮大,直到控制住他,使得他毫无反抗能力,只能听从本心拿起画笔。当思特里克兰德最终决定追求艺术梦想后,他毫不犹豫地和家庭决裂,没有丝毫留恋,甚至称妻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他声称不再爱自己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我确实喜欢他们,可是现在他们都长大了,我对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了”。他也不愿为妻儿以后的生活承担责任,甚至不在意他们去讨饭,他说:“他们已经过了不少年舒服日子了,大多数孩子都没有享过这么大的福。”思特里克兰德对家人漠不关心,对亲朋的议论和指责不以为意,这种冷漠刻薄的表现实际上源于他在童年和婚姻生活中受到的创伤。童年的渴望一直被压抑,梦想一直不被认可,被迫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行业,婚姻中不被理解,跟妻子没有精神共鸣,就连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不理解自己。最终体内日益膨胀的创作欲望占了上风,思特里克兰德发现婚姻是束缚自己的牢笼,只有逃离家庭,与过去的一切划清界限,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毫无羁绊地追寻自己的梦想。思特里克兰德的冷漠刻薄,是他对过往生活的轻蔑不屑和无声反抗,在他眼中除了画画,一切都毫无意义;除了画画,一切都无法激起他的热情;除了画画,一切他都冷漠以对。

思特里克兰德的冷漠刻薄在他与戴尔克·施特略夫妇的交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戴尔克是一个待在巴黎的荷兰画家。身材矮胖,其貌不扬,但为人谦恭,乐善好施,重情重义。妻子勃朗什曾在罗马一贵族家任家庭教师,被少爷勾引却在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幸得戴尔克收留,与其成婚后来到巴黎。勃郎什身材高挑匀称,“只差一点就称得上是美人”。戴尔克对妻子极尽宠爱,勃朗什也克尽妻子本分,俩人相敬如宾。然而当思特里克兰德出现后这样的美好被撕碎了。戴尔克虽然画画一般,却对艺术有着极为敏锐的鉴赏力。他第一次看到思特里克兰德的画,便欣赏有加认定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尽管思特里克兰德对他这个伯乐报以讥诮讽刺,戴尔克不以为然,仍然笑脸相迎,断言百年后自己可能因为认识思特里克兰德而为后人所知。

圣诞夜前夕,戴尔克去探访思特里克兰德发现他已卧病在床多时,生命危在旦夕。戴尔克当即决定把思特里克兰德接到自己家里,勃朗什同意了丈夫的苦苦哀求并亲自日夜守护照料。为了让思特里克兰德早日康复,手头并不宽裕的戴尔克花大价钱买来时令已过的各种美味。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本应对戴尔克感恩戴德的思特里克兰德却恩将仇报。逐渐恢复健康后,他鸠占鹊巢,占用了戴尔克的画室,同时也夺走了勃朗什。原来在俩人朝夕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勃朗什爱上了思特里克兰德。戴尔克要求思特里克兰德离开自己的家,没想到勃朗什竟要求一起离开。深爱妻子的戴尔克担心她受苦,选择自己离开,将房子留给他俩,并给了他们一笔钱,然而他的内心一直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悲剧还是发生了,思特里克兰德和勃朗什发生了争吵,思特里克兰德离开了家,勃朗什自杀了。

戴尔克夫妇看似幸福的婚姻原来也是脆弱不堪的。戴尔克深爱妻子,且爱得卑微。他处处替妻子着想,甚至奉她若神明。他说真正的爱是不考虑自尊的,一旦考虑则表明最爱的是自己。戴尔克懂爱,却不懂女人。勃朗什嫁给戴尔克是出于感激而不是爱情。虽然勃朗什尽心料理家务,体贴丈夫,也经常表达对丈夫绘画作品的赞赏,但是他们之间没有爱情。戴尔克被迫离家后,勃朗什对戴尔克表现得极为冷淡,和之前的恩爱景象形成云泥之别。这种差异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爱情的排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勃朗什此时对戴尔克充满恨意。正如思特里克兰德指出的“女人可以原谅对她造成伤害的男人,但绝对不会原谅为她做出牺牲的男人”。勃朗什之所以会爱上思特里克兰德,正是因为他懂她,所以虽然思特里克兰德抛弃了她,她依然爱他;而戴尔克为她倾尽所有,她在临死前却连他的面也不肯见。从勃朗什的角度来看,戴尔克的爱带有施舍的意味,高高在上,他是她的救命恩人,她无以为报只好以身相许。她在婚姻中并不真正幸福,结婚后不久她流产了或许也能说明这一点。后来戴尔克的种种“牺牲”在勃朗什看来同样让她窒息。“牺牲”就意味着付出,而付出往往要求回报。付出越大,回报越大,久而久之“牺牲”就成了负担。所谓“升米恩,斗米仇”,爱是要以爱为回报的,这恰恰是勃朗什给不了的。

而思特里克兰德对勃朗什的冷漠刻薄则是他曾经经受的童年和婚姻创伤作祟。他追求精神的自由,希望不受外界干扰,却发现勃朗什和自己的妻子越来越像——“我发觉勃朗什一点一点地施展起我妻子的那些小把戏来。她以无限的耐心准备把我网罗住,捆住我的手脚。”思特里克兰德认为勃朗什想将他困住依附于她,把他拉到她的水平上,把他的灵魂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里。他要摆脱她,他曾经被囚禁,因此一旦逃出牢笼便决定不再回头,所以他离开。

三、精神崩塌

创伤形成的另一个表征就是精神世界的崩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金融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做股票生意成为很多人一夜暴富的捷径。伊莎贝尔的丈夫格雷开了一个证券公司,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很快实现了财富自由,并有望在不惑之年积累高达两千万美元的财富。彼时的格雷堪称人生赢家,家庭和睦美满,事业蒸蒸日上。格雷志得意满,一心要在金融市场大展拳脚,施展抱负。然而盛极必衰,1929 年10 月23 日,纽约的股市崩盘了,格雷因为过于自信,没有及时抛售持有的股票,结果他的证券公司破产了,夫妻俩只好变卖房产并拿出所有积蓄偿还债务。破产后的格雷试图找份工作从零开始,然而四处碰壁无人理会。事业的挫折和生活的压力使格雷的内心倍感屈辱和煎熬,最终他的精神世界崩塌了。格雷患上了严重的头痛症,发作起来头痛欲裂,疼痛过后又浑身绵软,毫无力气。

精神世界崩塌的还有莱雷。战争结束后,莱雷回到美国。未婚妻伊莎贝尔劝他找份工作,周围的人都期盼他在战后的生产建设浪潮里抓住机遇搏出一片天地。然而莱雷拒绝了,他不愿工作,也不愿读大学,甚至也不打算结婚。莱雷的表现让众人讶异,因为战前的他对生活充满巨大的热情。伊莎贝尔也说:“他心眼很活,十分快乐,和他在一起非常美妙;他那么温情脉脉又那么可笑。”而战后的莱雷胸无大志,无所事事,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样的人注定没有前途。莱雷身上体现的巨大差异恰恰是他原有的精神世界崩塌的表现。曾经的莱雷和众人一样,以为为国家做贡献是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努力工作挣钱追求物质的丰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战争改变了他,对他的心理造成创伤,也瓦解了他曾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睹战争残酷的莱雷感受到战争的荒谬、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虚无,物质享受在生命的消逝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他开始想要寻找一个答案: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曾经的莱雷似乎性格软弱,没有主见。伊莎贝尔想以“解除婚约”逼莱雷“就范”。她说:“我原以为一旦摊牌,他会屈服。因为我知道他性格软弱。”而且“他一向是我叫他和我一起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我能让他绕着我的小拇指转。我们在一起不管做什么事,都不是他领头。他只是跟着大家走”。经历战争洗礼的莱雷变得无比坚毅,他对金钱毫无兴趣,却为寻找答案甘愿牺牲一切。此时的莱雷已然放弃对物质的追求,转而寻求内心精神世界的丰富和解脱。这也是他和伊莎贝尔的感情注定没有结果的原因。两人的精神世界不再契合,“三观”也不一致。伊莎贝尔无法理解莱雷的追求,她本能地意识到钱的重要性。对她而言,钱意味着权力、影响和在社会上的地位;而男人应该挣钱,这是很自然很明显的事情。而莱雷则想引领伊莎贝尔走进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我真希望能让你了解,我给予你的生活有多么充实,也希望能让你体会,精神生活有多么美妙,体验有多么丰富,没人可以设限,这样的生活才幸福。对此时的莱雷而言,战争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心理的创伤,直接导致他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瓦解,同时他的精神世界也崩塌了,因此他急需找到关于生命意义的答案来重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结语

通过对创伤表征的分析,我们发现一切创伤的形成都是有迹可循的。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周围人包括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有上述自卑敏感、刻薄冷漠或者精神状态不佳的创伤表征时,要及时分析创伤成因并进行有效干预,力争将伤害减小至最低程度,这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良好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