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自觉的中国当代舞表达——以群舞《映山红》为例

时间:2024-05-04

汪詹薇

一、红色历史题材舞蹈的典型化——《映山红》

(一)革命历史文化赋予红色历史题材舞蹈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红色历史题材舞蹈(下文简称为红色舞蹈)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舞蹈,也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表现,它一般以革命历史人物、事件为素材,以传承革命精神为主旨而创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赋予了红色舞蹈以独特、深刻的内涵。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当代舞工作者把***总书记关于攀登艺术高峰的讲话牢记在心中,奋发向上、兢兢业业,坚定不移地投身于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之中,同时也创造出许许多多优秀的当代中国舞蹈作品,为中国舞蹈赢得了社会尊重和艺术尊严,令人感慨万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红色舞蹈文化起始于新民主主义时期,它的题材或运用一段真实发生的历史,或传承一种红色精神,因此红色题材的舞蹈创作有着其特殊的意义。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红色舞蹈题材大多数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所发生的故事为主,在此基础上将它们提炼、整理,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红色历史题材舞蹈的特点

1.注重现实题材

倘若把近十年来的舞蹈作品与之前的舞蹈作品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舞蹈艺术家在作品中对现实题材的运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作品《天路》作为青藏铁路修建工程的文华大奖剧目,编导从现实中的修路劳作故事中提炼出人物的内心矛盾,体现普通人的精神高峰;作品《到那时》选取的是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社会生活的沧桑巨变;《红旗》选取的是大工业题材中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岸和追求;著名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史诗性革命英雄主义的正剧,根据历史人物琼花从女奴到战士再到娘子军指导员的成长经历改编。

诸如此类,还有许多优秀舞蹈作品都在作品立意上指向了人们是怎样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难题,红色题材舞蹈通过对现实题材的把握和提炼,让舞蹈作品的色彩更加丰富;将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充分地用舞蹈来展现,将舞蹈的抒情与戏剧性的叙事有机结合到了一起。

2.塑造革命形象

如舞蹈作品《八女投江》,讲述东北抗日联军的八名女战士与日伪军展开的一场激烈的角逐战,最后一起投进了乌斯浑河,壮烈殉国,为我们展现了硝烟中的女儿情,让风华正茂的八位女子成了不屈不挠的女战士形象。再如塑造青年毛泽东形象的《恰同学少年》,表现我党第一支骑兵部队英雄形象的《骑兵》,表现抗日战争中我党地下工作者奉献和牺牲精神的《努力餐》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舞工作者一次次向建党百年历史上无数英烈们的致敬,向中国人民民族解放事业光辉历程表达的一份舞蹈赞美,诸如此类的优秀红色历史题材舞蹈作品还有许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尽自己最大努力将主旋律题材的艺术性、政治性、历史性尽可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作品的背后,我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无疑为红色舞蹈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由于红色舞蹈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在提升历史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在传承革命记忆、弘扬红色精神、创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经典红色舞蹈作品《映山红》为例,探寻作品中蕴含的红色基因,从舞蹈的角度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与红色精神,感受文化自觉的中国当代舞表达。

(三)红色历史题材舞蹈经典作品——《映山红》

群舞《映山红》的音乐选自著名的红色题材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歌曲《映山红》,这首歌的曲调优美,犹如一条涓涓细流,向我们源源不断地传递着红军的力量。看到这样具有别样意义的作品名,仿佛一下将我们拉回到了20世纪30年代红军抗击日寇的时期。电影《闪闪的红星》表现了一种深刻的革命精神,故事讲述的是红军转移当地的恶霸时,潘冬子的妈妈因革命而牺牲,他的爸爸因参军而未归,当红军回来之时,潘冬子已经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成长并收获了一枚“闪闪的红星”的故事。其中的歌曲《映山红》是在潘冬子与妈妈在山里盼望红军时以及妈妈英勇牺牲时所唱,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敬佩之情和对红军深深的期盼之情。

为了更好地贴合历史语境,将观众迅速带入怀旧的氛围,使观众体验到精神情感的共振,编导在创编过程中所运用到的舞蹈身体语言、情感结构的安排、演员服装设计、灯光和道具的运用等,都做了极其细腻的处理,提取了革命现实题材,塑造了经典的红色革命形象,将同名歌曲《映山红》所蕴含的革命崇高精神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

二、作品《映山红》中蕴含的“红色基因”

(一)舞蹈身体语言对革命形象的塑造

舞蹈是运用人的肢体动作来刻画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而舞蹈身体语言是舞蹈作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最基本的手段,也是展现舞蹈形象的基础。当代舞《映山红》在舞蹈身体语言方面,始终围绕“盼望”这一身体姿态,在此基础上改变力效构成因素即空间、时间、重力和流畅度,产生动作变化而贯穿始终。盼望的身体姿态即演员们身体重心位于前脚掌,上半身姿态为向远方盼望,双手收于胯上或胸前。这样重复出现的舞姿造型是为了将人物内心对红军胜利归来的急切等候之情通过外化的舞蹈身体语言进行具象化表现。

作品伊始,伴着婉转的笛声,只见在舞台的3区,站立着一位身着中式服装、系着红绸、手拿绿色扇子的领舞,她扭身望向3区延伸出去的方向,双手拿扇按于右胯,带着期待的眼神缓缓向前迈步。此时音乐悠扬宁静,灯光为静谧的蓝色,仿佛她身在寒冷的雪地里,静静地盼望着红军的归来,这无疑为作品奠定了一种悲凉却又充满希望的基调。领舞以“盼望”的舞姿站立在人群中,其他群舞跪地埋头在与领舞方向相反的位置上,伴随着笛声慢慢减弱,领舞改变了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即改变了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立刻转向了与群舞相同的方向,同时,三三两两的群舞演员以卡农的形式也相继“盼望”了起来,从跪地的舞姿上站起、抬头,呼应着领舞“盼望”的舞姿、动作。编导通过设计领舞与群舞舞姿上的呼应以及她们动作的重复,从一开始就将“盼望”这一重要的舞姿造型铺垫在了舞台上。此外,作品中即使有出现向后退的步伐,但演员身体仍然保持着对身体前方即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盼望”的舞姿,如在舞台的2区至9区之间以直线运动路线而进行的后退步伐,向舞台9区后退时演员也保持着对身体前方2区方向的“盼望”的状态,将演员内心对红军的期盼通过盼望的动作与舞姿延续了下去,将内心情感的表达放大化了。

以“盼望”的舞姿为主体贯穿于动作中,塑造了一种红色经典革命形象——正在家中等待红军归来的亲人。正如歌词中“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编导将音乐歌词中的“盼”转化为了舞蹈中肢体语言中的“盼望”。这种“盼望”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意象,它代表了广大人民对红军的满腔热情,也抒发了他们对革命英雄的崇高敬意。此外,作品中领舞与群舞在动作与舞姿上的呼应以及对同一动作的不断重复,加深了观众对演员所扮演的革命形象的记忆,又便于观众更直观地感受角色的内心活动;编导在作品中对演员的运动路线所设计的空间对比和点线对比都加强了舞台的流动性和层次感。舞蹈演员的动作变化、身体姿态、运动路线、面部表情等,都是编导特殊化的舞蹈身体语言的设计。合理运用与设计作品中的舞蹈身体语言无疑是编导塑造红色革命形象的有效手段,它让形象更直观化、鲜明化,也体现了舞蹈作为肢体语言的无穷魅力。

(二)“担忧—期待—欢喜—狂喜”的情感递进

在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现被视为其灵魂,舞者需要通过灵活的肢体动作传达出妙不可言的情感魅力,且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前面提到整个作品的舞蹈身体语言围绕“盼望”而展开,但在作品的发展中,她们的“盼望”也带着不同的情感色彩。

如第一部分的引子,故事主要表现破晓前的宁静,音乐给人以悠扬、宁静感,奠定了凄冷、压抑的基调;灯光为暗蓝色,营造了一种寒冷的氛围,呼应了这时候演员内心的担忧、害怕而又期待的心情;到了第二部分,演员以卡农的形式,三三两两整齐地做着上半身前后倾倒的动作,力效动作在时间、重力和流畅度上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演员围成圆圈的队形,不断地在圆的队形上踮脚转动仿佛也暗示了她们内心心绪的起伏,此时她们从担忧的心情转变为了渴望与期盼;第三部分为整部作品的小高潮,灯光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在这里领舞第一次解开了脖子上的红丝巾,手持丝巾向远方送去;群舞面带微笑地看着丝巾,感受到了红丝巾带来的精神力量,为之感到振奋,而后迅速在舞台中区聚拢成了一个紧缩的方块队形,此时是她们情感的凝聚点:近20双充满着希望的眼睛直直地望着前方,她们是多么期盼,期盼着红军回来。而后队形变化成了一个背向圆心的圆,她们以展开的手臂互相连接,做着夸张的上半身的上下起伏的动作,节奏上同样以卡农的方式进行,增加了这一舞段的层次感与急促感,改变了时间因素。可以感觉到她们的内心似乎也越来越渴望与期盼,此时情绪表现为快要到来的欢喜;第四部分中,音乐到了高潮,她们都解下了丝巾,整齐地挥舞着,做着欢快的提、压扇动律,呈甩、拧、旋的动态,营造了热闹非凡的场面,仿佛革命时期的庆祝场景再现在了舞台上,与之前抱扇的紧缩身体状态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动作由控制变为了放纵,将演员内心的狂喜展现在了舞台上;第五部分中,女孩们拿着扇子和绸子,在舞台上快速地旋转起来,仿佛舞台上也开遍了美丽的映山红,她们做着整齐的动律,在步伐中不断聚拢到了舞台的中区,最后音乐虽结束但演员们的动作一直在延续,她们的狂喜情绪也一直在延续。

整部作品演员的情绪在音乐、动作、调度、道具共同作用下,情感表现呈现为递进式的变化,由一开始的害怕、担忧,到中间的欣喜、欢喜,再到最后的狂喜,层层递进,情感张力十足,复杂的感情在演员的内心交织着,同时,舞蹈演员的运动路线大多在舞台的对角线上展开变化,编导利用对角线的调度来延续演员内心的情感,同时在观众的视觉上也加深了舞台的纵深感,使得演员的情感不断外化,被我们所感知。

(三)道具、服装与主题的统一

道具可以说是舞蹈作品中的点睛之笔,通过舞蹈道具的形态、材质,可以判断作品的地域、民族、时代、人物等属性,这也是道具所具备的认定作品背景及人物特征的基本功能。因此,舞蹈作品中道具的选择非常重要,它既要服务于舞蹈主题,也要与人物形象保持一致。

绿色的扇子与红色的绸子在色彩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演员手持绿色扇子,脖子上系红色绸子,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它呼应了作品的名称“映山红”,绿色的扇子就如茂盛的枝叶,而红色的绸子就如盛开的山花。同时,也呼应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这两件道具的使用,一下子将观众拉入了历史情境,有利于引起编导与观众的共鸣。此外,编导赋予了绿色扇子和红色绸子以情感、象征的寓意。绿色的扇子和红色的绸子是编导内心情感的外化,绿色的扇子又可以理解为希望、生机与胜利,是党、革命未来发展的方向,而红绸子象征着鲜血、牺牲、红军的精神与力量,在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中,坚定了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服装上,演员身着红军的服装,是一种军绿色、中式的设计,仿佛也呼应着土地革命时红军的形象,可见编导将人物塑造做到了极致,从服装、道具上,无时无刻在贴合着历史的语境,更容易让人们回到红色历史的语境之中。

(四)红色革命历史的舞台氛围

前面提到的背景音乐《映山红》的选用,编导对于舞蹈身体语言的设计,舞蹈演员的红军服装穿着及绿色扇子、红色绸子道具的使用,都营造了作品中红色革命历史的氛围,贴合了红军长征的历史题材。例如在作品的最后部分,每个演员双手抱扇,面带微笑地、有节奏地左右大幅度倾倒身体,将作品最后演员内心中的狂喜表现到了极致,这一幕仿佛将电影里欢庆的场景搬到了舞台上;以及在最后的一横排上,所有演员以流水的形式挥舞红绸这一小段,似乎暗喻着这样热烈的革命情怀与革命精神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人民的心中,连绵不断,就犹如映山红一般,一春又一春,虽时光流逝却依然鲜艳。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舞蹈的再现性,是蕴含着表现性的再现,它增强了现实场景的渲染,打造了红色革命历史的舞台氛围,有利于将观众代入作品所处的历史语境中。

三、结语

“舞蹈艺术鼓舞人、振奋人的作用是其他艺术所不能代替的。”红色历史题材舞蹈是我国红色历史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它以舞蹈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英勇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奋斗改革精神,具备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的外在形态和深刻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唤起了我们文化自觉的意识,提高了我们的历史素养。我们正站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对于中国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文化,我们可以期待更多优秀红色舞蹈作品的出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