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东地区汉代以前的舞蹈发展概况

时间:2024-05-04

张英英

一、山东地区汉代以前的舞蹈发展环境

(一)经济环境

山东,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的商人往往被称为“儒商”,他们能够把商品经济行为与儒家文化相结合,既发展了经济,又遵守了道德基础。从管仲到子贡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商业理念,如管仲独占盐利之故,使齐国一举成为诸侯国中的最强国,也让他自己的资本举世无比。

各诸侯也更加重视交通问题,如东周时期的山东交通路线主要环绕泰沂山,沿泰沂山脉的南北两侧建立了众多通道,在此交通线路上建立了诸多城邑,城市的交通属性日益突出,使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交流更加频繁。它改变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促使了春秋时期民间社会活动的繁荣,带动了春秋时期城市工商业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泰沂山脉的北侧与东侧分布着大量的市场,呈现着明显的交通线路分布特点。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朝,一开始是一个社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的国家,为了重现繁荣景象,推进发展生产,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经济上,刘邦轻徭薄赋,减免田赋,注重农业生产。文帝即位之初,提倡节约,扶持经济,政治上慎狱轻刑、废除连坐;文化上“无为而治”,奠定了立国的基础,“独尊儒术”造就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可见,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当前良好的经济背景。

(二)文化环境

早在八千多年以前,东夷人民已经在谱写山东的历史,研究表明,东夷人民在山东创造了众多文化,如古代中国的泰山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龙岩岳石龙山文化等,大汶口文化和龙岩岳石文化时期,山东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处于国家的领先地位;龙山文化时期,山东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并达到面向世界的文化顶峰,有大量的考古研究发掘证据可以表明,如山东省的考古队所发掘出的龙山文化时期的众多城址。相比同时期的良渚文化、燕山地区龙山时代诸文化在生产技术、制陶手工业等方面均有所领先,但盛极一时的龙山文化最终被岳石文化所替代,东夷国家建立的莱国,其实力在周代时期甚至可以与齐国相抗衡,直到春秋时期,莱国灭亡,东夷文化悄然落下帷幕,前后存在了5433 年之久。

齐、鲁两国的齐鲁文化兼收并蓄,不仅吸收了东夷文化,同时也创造和发展了自己本国文化,公元前567 年,齐灵公灭莱国,东夷人民迁到今龙口地区,这时的东夷文化完全融入齐鲁文化之中,齐国和鲁国的文化也在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强大的齐鲁文化。

到了汉代,基于汉代的社会结构、哲学思想等研究分析,汉代的文化有老庄思想的“天人合一”、儒家文化的“方正规矩”以及“寓情于物”的民俗文化等,这些文化内涵主要是对前代的传承与完善。如“天人合一”以道家文化为核心,人们从大自然中找寻为人处世的根据,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意愿,来达到“天人合一”。“方正规矩”就是要恪守行事,用礼乐来教化,无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都要有规矩。“寓情于景”要以具体的事物为媒介,沟通物与天、物与人,去亲身感受意象,塑造出气势恢宏的汉代大千世界。

二、山东地区汉代以前的乐舞发展

(一)汉代以前的乐舞概况

汉代作为乐舞发展第二个高峰是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的。史学家广泛认为,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时期,因为经济的逐渐发展、私有制度的出现,社会意识也慢慢发生着变化,舞蹈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加快了发展的步伐。根据《管子·轻重甲篇》的描述:“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可见夏朝的亡国之君桀拥有着庞大的女乐队伍,乐舞艺术达到了繁盛的水平,同时也体现出原始时期朴素的社会生活向艺术化的社会生活靠拢。

商代也是一个舞蹈发展繁荣的时代,与夏代乐舞相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商代乐舞主要有祭祀性乐舞、宴饮乐舞,这两类乐舞的代表作是六舞之一的《大濩》、求雨类的乐舞《桑林》,还有商纣王喜爱的“侈乐”和巫舞等。商朝统治阶级耽于享乐,迷恋“侈乐”,这推动了女乐队伍的发展,也促进了乐舞节目的增多,使乐舞发展日新月异。

到了西周时期,进入封建制国家之后,文化上需要完成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工作,于是,辅佐周武王的周公开始“制礼作乐”,用乐舞划分等级,从此,社会出现了一片祥和景象。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虽“礼崩乐坏”,但民间歌舞崛起。公元前333 年,苏秦到齐国境内,看到临淄的市民都在娱乐,比如“弹琴击筑、玩蹴鞠、鼓瑟等,人们个个趾高气扬”。根据苏秦的所见所闻,我们不难看出周代后期的民间舞给社会注入了新能量,体现了良好的社会风貌。

受到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汉代舞蹈继承着前代乐舞文化,如汉代雅乐继承了西周的《韶》《武》等,为西汉政权建立初期的拨乱反正提供了很好的礼仪制度,还有西周的散乐传至汉代,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俗乐百戏,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二)汉代以前的袖舞发展

袖舞的真正起源是在周代,也有人说在夏商时期就有,但文献没有明确记载,周代时期,长袖舞源于《六小舞》中的《人舞》,指人物手中不持道具,以手袖为威仪,是用来教诲古代国子的必修课。

到春秋战国时期,袖舞已非常活跃,备受士大夫青睐,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河南洛阳金村发掘了一座战国墓,从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的玉雕舞女配饰,两名舞女宽袖之中伸出短袖,裙摆飘逸,婀娜姿态,保持着一种亲密造型,由此可见,袖舞发展到这一时期,人们把欣赏现场的袖舞表演上升到了雕刻袖舞的境界。

继承了春秋战国“长袖善舞”的长袖舞,到了汉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无论宫廷或是民间,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都很喜欢这样的表演形式,长袖舞也多被运用在祭祀、节庆等场合。

宫廷中长袖舞的盛行大都跟统治者的爱好有关,生长在沛县的刘邦对楚舞情有独钟,在宫中,刘邦经常让戚夫人表演长袖细腰的楚舞,上层社会对此舞的喜爱极大地促进了长袖舞的发展。

长袖舞在民间也是极为兴盛的,民间角抵百戏的表演者也有善跳长袖舞的,如在“暮春之禊”的祈福活动中,长袖翩翩的舞蹈表演,歌舞情景是那么的动人。长袖舞的动作姿态主要有翘袖折腰、挽袖曲蹲。所谓翘袖折腰动作大致有舞者向旁折腰90°,同时扬袖;舞者出跨弯腰扬长袖;舞者撅臀榻腰,前后、上下扬袖;舞者含胸举袖。可以看出汉代典型的翘袖折腰动作,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达到,而非一日之功。挽袖曲蹲与翘袖折腰相似,但比翘袖折腰姿态含蓄,舞蹈较抒情。

长袖舞表演者不光是女子,男子同样可以舞袖,男子舞袖动作矫健,张扬有力,表现的是蓬勃的社会气象;女子舞袖在动作造型上有着鲜明的表现形式,腰和袖的走势是反向的,曲折委婉,像一条流动的线条,舞蹈服装简单大气,舞者亭亭玉立,形成了女子舞袖独特的魅力。

(三)雅俗共赏的舞蹈发展

汉代乐舞出现了雅俗共赏的新局面,汉高祖刚刚即位不久,就让叔孙通制定礼乐,唯其如此,新王朝的混乱局面才能被拨乱反正,虽然雅乐功能强大,但表演有一定的程式规范,相反,俗乐是比较流行的世俗之乐,所以大众会比较喜欢俗乐。具体的雅乐、俗乐共存的标志,主要是从国家正式确立俗乐的地位开始的,明确了两者是可以相互兼容、共同发展进步的。从社会发展的大形势看,雅乐、俗乐的发展对于促进汉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汉书·武帝纪》记载:“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这里的“角抵戏”是说汉武帝元封三年在长安举行的乐舞百戏表演,从“三百里内皆观”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观看乐舞百戏的观众众多,也反映了这场表演在民众心里的地位,汉武帝的发展观念“与民同乐”使得下层民众也欣赏到了高雅的乐舞艺术,大大提升了俗乐的发展空间,促进了雅乐、俗乐艺术的极大进步。

三、总结

山东地区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交通便利,物产丰富,适宜人类居住,经济方面与儒家文化相结合,遵守道德理论基础,为乐舞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文化方面,悠久的东夷文化和兼收并蓄的齐鲁文化形成了强大根基,深深地扎根在山东地区,由此可见,各种有利的环境因素对乐舞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古代的诗乐舞不分家,三者缺一不可,在乐和诗中探讨舞蹈的发展是研究汉代以前乐舞史的关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