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刘子玉:苦旅悟道中的沉静之美

时间:2024-05-04

凡戈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刘子玉的世界里,书画是无法割舍的部分;刘子玉的故事中,书画是难以回避的章节;刘子玉的人生过往中,书画是不竭的动力;刘子玉的生活目标中,书画是前进的方向。

刘子玉——一位具有艺术才华,在东北广袤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职业画家,以其独有的艺术视角、艺术思考、艺术表达和艺术追求,越来越多地受到美术界同行的关注。他独特的艺术气息、艺术情绪宣泄下的一幅幅充满高古、充满静穆、充满憨趣、充满幽默、充满禅意、充满意象的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人生思考,世间百态的隐喻画风,带着强烈的艺术张力和艺术冲击力,征服了普罗大众。

人的一生中,某种机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选择做一名苦行僧似的职业画家,义无反顾、持之以恒地辛苦付出和坚守,且能取得今天在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领域里令人欣喜的成就,对于刘子玉这个“70后”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的是,刘子玉的父亲在他13岁时就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13岁时,刘子玉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线描、素描和色彩,耳濡目染的家庭艺术熏陶加上父亲的耳提面命,刘子玉的绘画童子功练得很扎实。17岁时,他听从父亲的告诫,正式开始学习国画。必然的是,自打拿起画笔的那一刻起,刘子玉就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当一名好画家,从此他便开始了三十多年的画画生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中国画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线条、笔墨、色彩、构图、布局、章法,一点一画……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奥的儒家、道家思想;太极、《易经》、佛学、禅境的虚怀情节;唐诗、宋词、元曲、《诗经》、甲骨的文化内涵……故又被称为哲学的艺术!

这个学习的过程是异常孤独和艰辛的,领悟它、破解它的办法除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别无他法。这是一段苦练技法,研习古人,师从自然、师从造化,不断提升和积累绘画专业理论,提高艺术品位、艺术素养,全面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漫漫苦旅。积累丰富修养,修心、修性、修身、修为而成正果,则是苦旅跋涉的最终目标和最终目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三十多年的习画时光,对于刘子玉来说,就是一个读书、画画、思考,再读书、再画画、再思考,周而复始的学习过程。

为弥补自身中国传统文化底子薄的不足,他先后自学了《美学散步》《文心独白》《人间词话》《中国美术史论》《朱光潜美学文集》《齐白石文集》《丰子恺文集》《龙凤艺术》等一大批美术、美学专著和文集。从临摹《芥子园画谱》、徐渭、八大山人……到研习丰子恺、黄永玉等,从感受和体味敦煌壁画、摩崖石刻、西安碑林的上古唐风,到领略黄钟大吕、宫廷雅乐韵律中蕴含的高妙正大,刘子玉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瀚海中汲取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为他在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创作中无师自通、厚积薄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和大部分年轻画家一样,刘子玉也经历了绘画的临摹阶段、借鉴阶段、自我表现阶段和自由主义阶段。对于这每一个阶段,刘子玉都是非常珍惜的,因为他深刻地感悟到,这每一个阶段不仅是绘画技艺、技法的提高,还使他能拥有一个有别于“学院派画家”的创意人生,最终形成专属于自己的艺术见解、艺术思考、艺术诉求和水墨意象客观形成、主观表达的必由之路,从而达到“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的艺术境界。

欣赏刘子玉的画,是一种享受,一种思考,一种澄净,一种禅境。

“刘子玉的画具有浓厚的笔墨意趣与艺术感染力,尺幅中蕴含着一种飘逸,一种大度,一种贵格,更洋溢着一种文心。”(美术评论家李瑛)

刘子玉的画,师从古人,但不囿于古韵;师从传统,但不困于守旧,行笔得当,意境幽隽,书法灵动,画风苍古,拙朴积趣,自成一体。

刘子玉笔下的人物,无论是高僧、隐士,抑或是市井走卒、卖车引浆之徒,或是静穆禅心,或是憨态可掬,含蓄内敛中透着犀象神韵,意象浑然中夹着幽思逸境。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宗炳)刘子玉显然对大象无形、大道至简是有深刻感悟的,他的画简约古拙、率性空灵、水墨酣畅、憨趣盎然,画面中常常狂莽凝重,温婉中夹着虚静,这种独特画风的形成,源于劉子玉对家乡一往情深的挚爱,对人性、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与崇拜交织的复杂情愫,以及他在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对禅学佛理、梵音古韵的深层次理解与把握。

画面结构饱满,多重视觉元素既相互交织又浑然一体,表现手法千变万化,具有外延出画面的压迫感、参悟感和艺术渲染力,是刘子玉水墨写意人物画的又一大特点,在实际创作中,他刻意强化作品的主观创作命题和画面语言,进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视觉语言、绘画思想和图式处理手法,他的很多作品理性地过滤出自然和现实中丰富的感情色彩,代之以适度变形和夸张的笔墨所构成的单纯质朴的感情色彩,营造出浓郁的“漫画式”的隐喻效果,折射出大千世界、人世百态,从而增强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潜意识,从艺术层面承担起了寓教于乐的社会责任,嬉笑讥讽中折射出对人性的思考,佛理禅境中蕴含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作为一个职业画家,刘子玉在几十年水墨写意人物画的创作实践中,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灵活多样地选取了自己的艺术视觉切入点,他把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佛理、禅意、程朱理学的理解与主观、客观融为一体,将现象与理想、物象与意象、哲学与禅意有机结合,深入思考后得出的认识以或严肃、或轻松、或凝重、或轻快的主题,倾注在自己的人物画面中,从而使得所描绘的写意人物有血有肉、有棱有角,质感明显,形象丰富。

仔细品味刘子玉的作品,会发现他的水墨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技法与程式变化多端,且有许多突破。

刘子玉师古人高人之迹,以练手心相交,塑造较为完美的意象表达能力;师古人高人之心,以匡正己心己念,以达到日后举笔落墨刚而有柔、润而不枯,一图一景、一景一法、一法一情、法为我用的艺术境界。

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一直是刘子玉努力的方向,在吸收古今大家丰富的水墨写意人物画技法、笔法、墨法、章法,并巧妙融入自己作品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和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他又以笔墨的稳定性和层次感来保持画面意境、音韵、意象的平和静美,逐步形成了自己简括传神、主题含蓄、洒脱自然、格调清幽、趣雅拙朴的艺术风格。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在几十年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刘子玉又是冷静的,他常常告诫自己,面对大自然赐予的素材,自己必须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自己。为此,刘子玉在水墨写意人物画的创作方面,总是怀着一种敬畏、一份责任、一种情怀。他认为:一个好的画家首先要具有独立的艺术人格,绝不能有艺术人格的依赖,要有独立的审美取向与审美判断,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独立的艺术思想体系、艺术语言体系及独特的风格特征。当然,前提是这一切的“独立”和“独特”,绝不是画家一味地追求个性、标新立异、刚愎自用、随心所欲,应当也必须合乎民族文化的哲学观念和审美内核,张弛有度、恰到好处,才能避免乖戾的江湖画风和低俗媚俗之风在当今美术领域的盛行。

寻变,寻创新,寻突破,是每个画家都在思考和实践的课题,作为职业画家,谁都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这一课题完美地演绎和诠释好。刘子玉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努力,他认为画家用主观世界再现客观世界时,绘画艺术就如同童话,画家可以在这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找到古代中国书画的日常性和游戏性(包括修身养性),这本身就是古今每个画家都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画就是一个世界,画家通过他的笔把这个世界展示给人们,让人通过画明白画家的心声,这个过程对画家和观众来说都是一种体验和享受。只有具备高超的画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学养、独到的眼光、强烈的家国情怀、过人的绘画才情,以及敢为天下先、不随波逐流、不依附权势、不满足已得荣耀,且能耐得住寂寞和孤独,能沉下心的画家,在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寻变、寻突破、寻创新的绘画领域争得一方净土,取得一些成绩。否则,所有的想法和希望只能是梦想和失望。

为此,刘子玉在作画间隙除了继续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外,还经常走进自然、走进乡野,接触百姓,观察世情,解读民情,感悟当下,采风写生,浓缩万象。

随着深入生活的脚步的加快,刘子玉心无旁骛的创作也随之有了新的改变和提高,画风也日趋成熟,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日渐灵动和鲜活,主题思想愈发鲜明。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和他内心的澄净与平静,使他在寻变、寻创新、寻突破方面找到了新角度、新手法,具有了妙不可言的魅力。而刘子玉作品的妙处就在于其意境的绝净和沉静。绝净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世界的追求;沉静是一种形态、一种意韵、一种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感动,而这正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所追求的一种祥和之美。

“水墨写意人物画的诸多作品中,刘子玉虽是新人,但画作中,常常诗词品题随感而发,意境清远、妙趣横生,堪称意到便成、心神俱会。”(美术评论家刘曦林)

对于绘画领域取得的成绩,刘子玉总是保持着一种低调和谦和。刘子玉常常自嘲是草根,并且将这种自嘲自觉地转化为不断努力和不断进取的动力,他深知作为一名职业画家,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比常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他看来,画家必须学会脱离浮躁、浮夸和浮心,学会拒绝,学会感受,因为这是画家的职业特征和真实的内心需求,亦是画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书画艺术是一种智慧的结晶,离不开知识的增长和储备,离不开数十年持之以恒的心手练习和感悟,下苦功是艺术家一辈子的课题。在这个漫漫苦旅中有人退缩了,有人迷失了……而刘子玉则像一名不畏艰难的勇士,一路顶风冒雪,坚韧不拔地走了下来。

绘画,有人用手,有人用心;走路,有人前行,有人倒下。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层。”刘子玉踽踽独行,用心绘画,用心悟道,领略了风景,悟出了画理。

“破山贼易,破心中贼难。”在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的旅途上,还有很多未知的困难和坎坷在等着刘子玉……唯愿他能不断战胜“心中之贼”,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