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听听那秋声

时间:2024-05-04

梅一梵

画家徐钦同先生在《老塘秋色图》中说,由于气温持续走低,夏日里碧绿葱茏的荷叶因秋的来临,演化成一塘墨荷。

细细斟酌,但见画中三五枚荷叶有大有小,有薄有厚,有圆有扁,有抑有扬。低垂的莲蓬中,隐约可见乌溜溜的莲子,镶嵌在蜗居,骨子里透着圆满与安详。一朵来不及绽放的小小菡萏,抱紧暗香,孤孤而立。几只胖胖的麻鸭子,撅着屁股在塘间戏水,有的把嘴反转过来,梳理背部的羽毛,有的定在那里像是打坐,有的伸长脖颈,貌似远眺。

这幅画中,荷叶有荷叶蕴藏的磅礴气势,莲蓬有莲蓬饱孕的谦逊态度,菡萏有菡萏未开放却即将凋谢的惋怜。而麻鸭子才不管这些,它只顾趁一汪秋水尚有波澜,逮住最后的时机,扑棱棱畅游起来。

从这幅鲜活有趣的画作中,我们感受到秋天深了,秋水凉了,荷塘老了,荷花枯了。

然而,莲藕在淤泥里已经成熟,莲子在心中修成正果。

苕牡丹是我们常见的花卉,俗称大丽花,又叫大丽菊、天竺牡丹等,根茎粗壮直立,多分枝,躯干可达1.5米到2米。因属菊科,秋后开花最盛。墨西哥人其视为大方、富丽的象征,将它尊为国花。由此可见,这出入寻常百姓家的苕牡丹,原来是有背景和气场的。

这种气场,在徐钦同先生的《霜秋图》中表现得尤为卓越。

但见一列褐色山石,由低至高陡然而起,彰显着奇峭峻拔之势。傍石而生的一株苕牡丹,不,就叫大丽菊吧,吐着绚丽的火苗。茁壮的枝丫上,五朵红云争奇斗艳,一层层繁复翻卷的花瓣,怒放着秋天的精气神。一簇花骨朵,倒缀下来,如一串小小红灯笼,紧裹着胭脂色花苞。高耸的山石顶端,一只伶俐的鸟儿抖动羽毛,望着一团火红的秋天,发出脆亮的啼鸣。

整幅画叶繁花茂,奇石峥嵘,抑扬顿挫间,透着蓬勃向上之气。

然,颜里有色,画里有话。

然,色在画中,话在何出?

然,妙里生绝,绝里藏妙。

且看图中,上部花朵孜孜向上,中部花朵却掉过头来往下垂坠。左思右量,恍然大悟,嗬!原来这绚丽的秋天太繁华,太丰硕,太富丽堂皇,花枝上缀满了眉开的笑颜和喜庆的锣鼓声,它不得不沉甸甸垂下来,又铆足力气,呼的一下借助体内涌动的澎湃,扶摇而上。

中国古典艺术讲究意境美,追求说而不得,言而不尽,欲罢不能,欲说还休。

绘画亦是如此。

意境的构成离不开意象和物象,而雨作为一种自然物象,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思路,他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雨中,营造出诗情画意的唯美意境,营造出雨打芭蕉的凄怆和愁闷,以至于古往今来的诗詞、绘画和音乐等,在雨的润泽下,焕发出永恒的生命力。

徐钦同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书画大师,作为汉唐书画院院士,数年来他默默耕耘大写意花鸟画,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赛并获奖。他的画作,盈盈尺素,却意境深邃、趣意悠远、内蕴丰富,表现出一个画者跌宕回旋的匠心和洁雅朴素的情怀。我们从画作中的高低远近、明暗俯仰间可以读出古拙、飘逸、遒劲、生动、雄厚、淳朴、秀雅、超脱等特点。

他的《听雨声》就是一幅构图简洁、意境唯美、内涵充盈的画作。

由于雨的浸淫,荷叶低垂,荷花低垂,肥厚的花瓣愈发松散。一只鸭子在花下躲雨。确切地说,应该是听雨。

只见它双翅抱拢,头颅垂缀,从微微蜷缩的形态上判断,似乎在深思,在怅然,在低回。雨,沿着荷花滴落下来,有一点无一点,有一声无一声,不大不小,不疾不徐。虽然看不见雨落,然而从荷花、荷叶、鸭子的形态上,可以辨识出,雨还在下,一滴一滴,滴在花蕊中,叶面上,内心里。此时世界静谧,万物静谧,唯有这雨声,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如一阙委婉缠绵的古诗,如一首动人心弦的音律,撩拨着多情人的心扉。

于是在这样的一次避雨中,我听见往事凋零的声音。

于是在这样的一次避雨中,我听见自己滴落的声音。

听见“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听见“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听见“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中的惆怅和凄迷,听见“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疏朗空灵,听见“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寂寥和妥协,听见“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与释然。

古往今来,田园牧歌式的隐逸生活,一直为文人墨客所心动。

《藤壮瓜甜》中,七八片叶子正盛,三两只南瓜溜圆,粗壮的藤梗,似遒劲的书法,飞扬跋扈。红褐色南瓜显然熟透了,果体硕大,质地瓷实,有棱有槽,吃起来一定果肉肥厚,口感面甜。画中藤有老嫩,叶有疏密,色有深浅,墨有浓淡,散发着鲜润浓郁的田园气息。

《高秋图》中,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一树红叶艳丽多姿,颇显风韵。一只雀鸟落在旁逸而出的枝丫上,小脑袋歪向一侧,它在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迎着秋风飘过来。它在等“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的诗句,沿着相思飘过来。

想到黄花,却见一幅图中,黄花一朵两朵三朵,朵朵傲秋霜;秋霜一层一层一层,层层洗横石。从这幅画中,我看见“唯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看见“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但见菊花旁,一对咕咕叽叽的鸟儿,羽毛挨着羽毛,翅膀贴着翅膀,把自己站成晴空万里的艳阳天。

秋天来了,让我们看莲听雨,采菊摘瓜,在金色的阳光里,耐心等待自己成熟。

秋天来了,让我们走进广袤的田野,走进徐钦同先生的田园牧歌,听听那秋声。听听来自大地,来自泥土,来自自然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催人奋进的力量。

徐钦同简介:

徐钦同,1962年2月生。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汉唐书画院院士。师从于杨奠安、乐建文诸师,默默耕耘大写意花鸟画多年,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赛并获奖。1996年被文化部艺术研究院聘为书画艺术创研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