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建设研究

时间:2024-05-04

付雪梅

[关  键  词]高校;辅导员;稳定性

在我国高校中,辅导员在教育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服务学生的一线教师,因此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不容忽视、需长期坚持的工作。建设一支战斗力强、稳定性高、有较强的专业素养的辅导员队伍迫在眉睫。

一、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建设的因素

(一)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我国高校中,因为缺乏完善的人事制度和晋升体系,导致辅导员队伍整体稳定性较差。就目前来看,在同一地区的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却不同,有的有编制,有的没编制,做着同样的工作薪酬待遇却不同,这种情况下,只要有机会,辅导员就会选择考别的有编制的学校。除此以外,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也受到制约,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为辅导员制定专门的职称评审制度和晋升体系,辅导员既要坐班,还要与学生谈心谈话、上课、搞科研,在相同的职称评定标准下,与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职务晋升方面,辅导员除了晋升行政职务,没有别的选择,使得大部分辅导员终生只能困在辅导员岗位上,没有动力提升自我并追求进一步的发展。

(二)缺乏一致的职业认同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然而,大多数学生和教师认为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學校的保姆,没地方住找辅导员,没生活费找辅导员,学习成绩差找辅导员……所有事务性的工作都积压在辅导员身上,还要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有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长此以往,导致很多人对辅导员的职业认识不准确,很多学校的校、院、系三级机构都认为辅导员就是做事务性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学校的大环境都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轻视学生工作,这样就形成辅导员是整个教师队伍中一直被轻视的一类人。较低的职业认同导致辅导员对这个职业产生动摇,对这个职业失去热情,从而使很多人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个过渡性的工作,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二、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建议

(一)构建健全的激励机制

人们都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同时还希望获得个人名誉和荣誉。从需要层理论的角度来看,辅导员有低层次的需求,也有高层次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实现自身的巨大价值。这就需要我国各高校根据辅导员的实际需求健全激励制度,通过激励使辅导员的各种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我国高校的管理者需要合理地掌握辅导员工作付出和工作回报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加强对辅导员各方面的鼓励。一是健全人事制度,给符合要求且通过考试、考核的辅导员同等待遇,保证有事业编且同工同酬;二是建立健全职称评审和晋升制度,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审要“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同时积极推动辅导员的双线晋升机制,辅导员既可以选管理岗也可以选辅导员岗,辅导员岗根据职称、年限、所获荣誉称号等条件划分不同级别的辅导员,让辅导员有更多的选择,即使终生做辅导员,也是有晋升空间的。

(二)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

辅导员岗位职责的模糊,影响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从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着手,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同时明晰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分清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及义务,减少辅导员的事务性的工作,减轻辅导员的心理压力。从学校层面认同辅导员的工作,从而使辅导员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认同这个职业,认定辅导员岗是可以作为事业来奋斗终生的。学校要关注辅导员的自身发展,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给辅导员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能力。

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因此,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努力打造一支“稳定、专业、有战斗力”的辅导员队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思想政治领域把好关,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莉,李美清.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56-159.

[2]郭明坤.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2):67-68.

作者简介: 付雪梅(1987—),女,汉族,重庆丰都人,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重庆科技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心理学。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