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姜宏彪 刘晓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玉雕行当也是如此,当下就玉雕手工艺的技与艺的关系做粗浅论述 。
古人讲:“ 技进乎艺,艺进乎道 。”《庖丁解牛》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那什么是所说的技,所说的艺与道又是什么呢?就玉雕技法来说,技是遵照客观的法则使用合理的工具,量材取型,设计造型,并运用熟练的手法,雕琢成一件玉雕作品。此间一定是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的磨炼与纠错的,因为知识是通过学习与行动取得的,即使有聪明的天资,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也不能获得智慧。后天人为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变天资的自然差别。“艺”即艺术,是技法所要达到的美的效果,在达到艺术的道路上需要用精湛的技艺把高层次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趋雅避俗,这就对我们玉雕艺人的艺术修养提出了要求。
古人对于作学问讲求“格物致知”,“修其身、正其心、诚其意、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说明关键点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提倡做学问要深入研究事物真相,究其事物的本质特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殚精竭虑,坚韧不拔;忍天下难忍之苦,修天下难修之事,破天下难破之谜,悟天下难悟之理,证天下难证之果。由形向意,是提高艺术层次的必经之路;从实到虚,是提升艺术境界的必由之途。只有注重写生、师法自然,循道而行,充分对事物进行了解方能有效提高我们的造型能力。而造型能力正是提高技艺的桥梁。
提高作品的艺术含量还应该提高我们的艺术境界,如禅宗喻参禅有三层次之谓:第一层次,“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停留于理性思维,认识是概念化的,见其名而未见其实;第二层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突破概念的束缚,但未彻悟,处于特异思维,既不见其名又未见其实;第三层次,“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超越了意识与潜意识的分别,天人合一,了然真实,三境界之說,兼述求学之艰;三层次之谓,尽道证悟之难。学问确有境界高下,下者跟着材料走、跟着时髦走,上者跟着问题走、跟着兴趣走。
提高艺术修为应做到“知行合一 ”。伟大的哲学家王阳明提出了一个无比伟大的哲学名词——知行合一,必须得经过实践才能得到真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水是冷是热,不去喝一下,这叫无知无行。知道水是冷是热,不去亲自喝一下,叫有知无行。知道水是冷是热,亲自去喝了,这就是知行合一。知与行,知而后行是真知。只有笃信真理不疑,才能奉行不辍。玉雕艺术的创作没有理论作支撑是不行的,有了理论不去实践更出不来好作品,同时实践也在不断提升着理论,做到“知行合一”则艺术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玉雕工作者要深入认识技与道的辩证关系,从事的艺术创作就是玉道,技进于道 ——技术的归宿(技:手艺,才能,本领) (道:事物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技达到极致,可以无限接近道。技是道的前提,道是技的归宿;技是通向道的桥梁,道是技指向的目标。了解技是接近道的方式,研究技是认识道的方法,超越技是领悟道的途径。技与道不是各自孤立,而是相互融合;技与道分别属于不同的层次和领域;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技寓于道,道成于技,由技进道,技齐于道。技是道的低级层次,因此以技体道,以技明道,以技衍道;道是技的高级阶段,是技的灵魂,以道统领技,以道升华技。在更高层次上,技就是道,道就是技。由具体的技到抽象的道, 技完成了质的飞跃,研技之人也完成了自我超越——体悟了道的境界:心与物的对立消失了,手与心的距离消失了,物我交融,了无分别。悟道之人,潇洒、达观、不执不弃、不爱不恨、悠然享受生命的过程。技术至艺术的升华是不易的,要求我们以治学和修身的结合为第一要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有所谓“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治学态度。
玉雕工作者要做好正确定位,作学问有其特定的“时空观”:小境界为活在历史的瞬间,活在当下;而大境界则为活在历史的深处与永恒,活在人们心中并获得永生。境界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细致、艰难的过程。应来不期而至,未应强求反远。初窥堂奥者颇似蚂蚁搬家,渐入佳境者犹如蜜蜂采蜜;而唯有登峰造极者,却似蜘蛛织网。
作者简历:姜宏彪,男,1978年生, 毕业于平顶山师范学院。 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玉雕艺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工高级技师 。所创作品多次获奖。
刘晓生,男,1978年生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评为高级工艺师,作品多次获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