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学前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5-04

汤艳萍

[摘 要]学前教育是开发孩子潜能、塑造孩子心理、培养健全人格的奠基阶段。良好的学前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石。美术教育是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旨在以美术文化滋养孩子幼小的心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提升其审美与人文素养,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在充分认识到幼儿美术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更要懂得保护、引导幼儿的美术兴趣,创设艺术环境,科学实施学前美术教育的方法。

[关 键 词]学前美术教育;美术兴趣;美术教育活动;艺术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6-0074-01

如何做好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提升其审美与人文素养,是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共同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幼儿阶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科学引导孩子的美术创作表现活动,努力给幼儿创造美术活动的环境和氛围,将美术教育融于生活、寓教于乐。

一、尊重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的规律,保护孩子的天性

呵护幼儿艺术表现的天性,培养艺术表现的兴趣,是早期艺术教育的重点。家长和教师应更多地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在轻松愉快中发展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幼儿喜欢涂涂画画,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兴趣,通过美术感性地把握世界,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要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宽松自由的创作和想象空间,及时恰当地给予鼓励,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性。

二、丰富美术教育活动,激发、引导幼儿的美术兴趣

研究表明,幼儿很容易被美术活动所吸引,表现出喜爱和热情,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波动和受干扰,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并加以科学引导,通过适当的美术活动强化孩子的美术兴趣。

1.引导孩子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的美。引导孩子观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观其形、色,触其感,获取视觉及触觉感受,并用语言描述,再进一步尝试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有感而发,激发创作灵感,增强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从而创造美的意识。

2.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和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培养其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展示相关题材的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使幼儿得到某种启发、调动艺术创造欲望,来增强幼儿美术教学实践中的艺术体验。

3.引导儿童作画时要学会运用“联想”,联想方式有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因果联想等。孩子4~9岁是培养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家长和老师要学会在这一时期内运用联想给予孩子正确的美术引导。

4.将传统的诗歌、童谣、儿歌引入到美术教学中。将孩子的听觉和视觉调动起来,让孩子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对事物的造型与色彩的感受,创设融文学、声音、色彩、造型、创意融为一体的审美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5.设计游戏化的美术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艺术。

三、科学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

不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的美术作品,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在对儿童美术活动的评价方面,罗恩菲德认为,相对于作品本身而言,更应该重视创作的过程,重视美术作品对于创作者(儿童)自身成长的意义。在具体评价方法上,主张将儿童感情的成长、智慧的成长、生理的成长、知觉的成长、社会性的成长、美感的成长、创造性的成长七个方面作为主观评价标准;将发展的阶段、技巧和技术、作品的组织三方面作为客观评价标准,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评价儿童美术活动才有意义。

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思想体现了“通过美术的教育”,他的美术教育思想对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提供美术活动场所,创设艺术氛围

幼儿园要有专业美术教室,让孩子自己动手利用各种绘画工具、材料制作各种多样的工艺美术作品,按艺术美的不同要求精心布置教室内外,墙上贴上有学生自己画的各种风格的美术作品和照片,窗台上摆放花卉和绿植,为孩子们提供艺术美的学习环境。

提供更自由、开放的美术实践活动场所,比如在艺术活动的区域中,可以为孩子们设置一个“小画廊”区域,放置画板、纸、彩笔、黏土等多种多样的美术材料,定期开展绘画创作活动。

艺术领域的美术活动与其他领域教育结合,让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自由表达。

家庭方面,家長可以根据自己的住房情况给孩子设立专门的涂鸦墙,让孩子有规律、守秩序地在这块场所进行涂鸦活动(包括撕纸、黏贴等活动)。在为孩子提供涂鸦活动条件的同时,家长要与老师沟通,随时对孩子的美术活动进行跟踪性研究。

参考文献:

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