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高考背景下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4-05-04

丘怡?王楠楠

[摘 要]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意味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新高考赋予考生更大的考试科目选择权的同时也赋予了中学老师作为生涯规划导师来帮助学生进行选科规划。如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学科选择,从高校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角度,通过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来应对新的挑战。

[关 键 词]新高考;学习需求;生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6-0132-02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见》发布,实施意见里最大的变化是要求高考选择专业前置到高一,不分文理科。这就要求高中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加强人生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制订个人学业计划。福建省2018级高中生即将遇到学业“六选三”的决策问题。新高考改革代表着职业规划前移到高中。于是对即将成为中学老师高校师范生而言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和新的考验[1] [2]。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已经相当成熟,可以以此为平台提升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使得这些未来的中学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青少年学子们进行选科和学业规划。

一、新高考背景下师范生职业生涯指导能力提升是时代的需求

新高考带来的核心变化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计分方式的改变和选科要求[3]。从表面上来看,福建省的新高考改革是高中生从文理分科的2种选科选择变到了“6选3”,通过排列组合共有20种选择。实质上,新高考推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前移到了高中时期开始的学业规划,要求青少年们从高中时就开始对自我有足够的了解,对外部世界有探索。明晰一个职业倾向,明晰专业目标,这就要从个人的特质、成绩、能力、未来的职业选择、家庭的期望等一系列需要考虑的因素中去分析[4]。因此,新高考背景下需要高校师范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未来才能全面帮助高中生探索个人的兴趣、性格、价值观、优势等这些稳定的特质,指导中学生的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4]。在选科选考上就有更充足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在指导探索和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内驱力和适应能力,并且进一步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二、师范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需求分析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择把合适的人选送到合适的位置上。要创新创业,就需要有个性化的人才。一方面,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统一的试卷标准的答案,唯分数的考核选拔指标显然是不利于个性化人才培养,需要改革。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青少年们未来可能在一生中会经历多次的职业转换,需要培养应对和选择的能力。新高考改革通过改变考试方式,推动对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提前思考和学习如何选择。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老师的职业内涵有了进一步拓展,除了传授课业知识外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引导学生职业规划、学业规划和分科选择的责任。师范类专业大学生也关注到了这一变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的教育需求从了解自身、了解职业提升到能运用生涯规划的基本原理和相应技能帮助未来任教的中学生进行分科选择的指导。具体而言就是具备指导中学生通过指导分析自身的特点、学校家庭环境、社会需求,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属于自己的学科组合的能力。学会引导中学生将精力投入最优势的那个科目上,同时适当地减少另外三门课程的投入,将选择落实为具体学业上的生涯行动上。

三、针对师范生教育需求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师范类大学生的教育需求的提高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的建设要求上的体现就是,需要进一步改变课程授人以鱼的模式,而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培养师范类大学生通过课程掌握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指导中学生做好技能储备,具体来说,课程上对学生能力培养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测评提高到有初步解读测评报告的能力

要指导中学生进行学科选择,首先需要帮助他们了解自我的特质,并能够借由测评的方式开启对自我特质的探索。其中,自我特质中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这四个方面是与职业学业规划最为密切的四个特征。这些基本特征会对职业学业和选科构成影响。在探寻基本特质的同时,其实也就为生涯决策做好了基础准备。因此,对师范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要求就提高到能初步解读各种特质测评报告。

(二)从做好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到能帮助中学生完成初步职业规划的能力

中学的学习从学习阶段上看是为进入大学的专业学习做准备,而大学专业的学习则是为将来的职业做储备。帮助中学生对未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就会对大学选专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当我们对大学选专业学科有清晰的目标的时候,高中阶段科目的选择也就会变得更为容易,同时也能更坚定决策。帮助中学生做初步的定位和职业规划,要求师范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不但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所了解,还需要对整个职业世界、企业组织形式有一定的认知。

(三)从找到目标职位的职业要求提高到对职业和专业匹配规律的把握

大学的专业跟未来的职业是相挂钩的,但又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匹配,根据行业的不同、企业组织的职能不同有很多的匹配方式。可以是所选的大学专业跟某一职业所处的行业相关,也可以跟未来从事的职位具体工作类型相关,还可以通过技能迁移的方式跨行业匹配到其他领域去。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对大学生的要求是找到自身目标职位并进行职业要求探索,但针对需要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的师范生而言,就要求学习课程部分内容时能有更深入的把握,掌握职业的基本构成和职业与专业匹配的模式等相关知识。

(四) 在大学期间对不同大学专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索

新高考改革后,大学不同专业的报考有不同的选科要求。未来要选择从事哪一种职业,选择哪一个大学的专业,在中学选完学科后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中学生的学业选科指导需要初步了解大学生专业的情况,目前大学学科专业有506个,它分属于13个大类,92个一级学科。师范生在高校学习的时候,如果能对其中部分专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提升相应的选科指导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在大学的职业生涯课程教学上除了教会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方向外,还需要鼓励师范生对大学的其他专业做进一步的了解,主要包括对专业的学制、学科分类、大致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求职方向的信息探索。

新高考改革要求高中建立选科指导制度,加强人生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制订个人学业计划。福建省高中生2018年即将遇到学业“6选3”的决策问题。班主任、年轻教师与学生亲密接触,信赖度高,适合作为生涯规划导师,不但对高中各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大学专业及未来职业的联系情况较熟悉,更容易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规划, 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6选3”指导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是重要一环,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基础出发,通过对高校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改革,引导地方性本科高校师范生在学会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生涯规划教育知识,提升未来作为教师的生涯教育能力。在未来中学教学中更好地帮助中学生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习理智决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参考文献:

[1] 陈宛玉,叶一舵,杨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辅导的必要性、内容及实施途径[J]. 教育评论,2017(11).

[2] 樊丽芳,乔志宏.新高考改革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7(3).

[3] 李娜,高茜.浅析新高考改革[J]. 求知导刊,2016(8).

[4] 金晶.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2).

作者简介:丘怡,副研究员,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